工作、身分與自我意義
國立臺灣美術館「你正在工作嗎?」
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年度國際科技藝術大展於8月中旬開幕,今年主題「你正在工作嗎?」,邀集來自八個國家的十三位╱組藝術家的作品,共同討論在當代──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後──關於「工作」所輻射出的諸多議題和反思,探測並將「何謂工作?」或「工作為何?」這個每一個人都能切身有感的靈魂拷問拋向觀眾。展覽由曾任利物浦藝術及創意科技基金會(FACT)總監、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Liverpool John Moores University)媒體與策展學程教授的藝術家麥克.斯塔布斯(Mike Stubbs)與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專任副教授陳明惠共同策展,以三個子題:「從煤礦開採到數據挖掘」、「自我剝削」、「下班打卡」,鑽探19世紀工業革命以降,從個人身體勞動、資本經濟到大數據與數位媒體的「注意力經濟」之發展歷程中,人們的勞動、休息和娛樂三者之間更加難以相互區隔劃分之外,當代社會工作型態與生存方式也隨之發生不可逆的轉向,層層拆解工作的定義及其演化樣態。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左5)、策展人陳明惠(左4)、麥克.斯塔布斯(右4)及參展藝術家於展覽開幕式合影
麥克.斯塔布斯在展覽開幕式致詞時表示自己來自英國工薪階級,因此特別關注工業革命後的沿革;我們過去求學主要是為了覓得一份好工作然後過上好生活,人與工作產生連結、從工作中獲得認同感,這種傳統觀念非常關鍵與重要。他提醒:「如果抽掉工作以及透過科技與自動化帶來的便利性,我們還剩下什麼生存的意義?我們是否能找到以人類為中心的生存意義,而不被資本主義所吞噬?」陳明惠舉例關於「打卡」的動作從工作上下班打卡記錄出缺勤,現在也可以是用智慧型手機打卡標示自己的位置,除了顯示出生產技術、科技技術與生活型態的巨大改變,「當我們手機離不開身體,到哪都要打卡、拍照,這裡我們的肉體不僅是我們的身體,也跟科技環環相扣,這時我們要如何看待勞動這件事情?」邀請觀眾思考從過去、當下乃至未來勞動、工作的形式與意義變遷。而這也讓我們注意到一個弔詭的回返:如同瑟列斯特.赫莉(Celeste Headlee)著作《失控的努力文化:為什麼我們的社會讓人無法好好休息》所述,回顧19世紀歐洲和美國受到長工時壓榨的勞工們經過抗爭運動要求「八小時工作日」的訴求終於讓資方妥協,然而當新科技在各方面大幅提昇工作效率和生產力之後,卻沒有向如20世紀經濟學家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的預言「2030年人們一週將只須工作十五小時」靠攏,「工作」與「工作以外的生活」時間分配比例反而是更加懸殊的狀態。
如在第三子題中的哈倫.法洛基(Harun Farocki)〈工人離開工廠〉論文紀錄片,片名復刻自歷史上第一部(1895)公開放映的電影──盧米埃兄弟(Louis et Auguste Lumière)的「工人離開里昂的盧米埃工廠」(La Sortie de l'Usine Lumière à Lyon),其只保留下四十五秒的影像鏡頭拍攝對著工廠大門,近百名下班的工人們踏著匆忙的步履魚貫而出,無從得知他們離開工廠之後的活動和去向。「多數電影的敘事都是從工作結束之後開始」,在這部時長卅六分鐘的錄像作品中,法洛基擷取如卓別林的「摩登時代」、費立茲.朗(Fritz Lang)的「大都會」等多部經典電影、紀錄片、新聞影片關於在工廠門口發生的場景,讓我們得以閱讀在不同時代下,工人的工作與生活情境、言行舉止表現出的心理狀態、勞工與資方的權力不對等關係等,而他們似乎在離開了工作的集體環境之後,才有能力開始追求個體獨立的生活──此勞動樣態在科技領銜的時代推衍下終將逐漸淡出,直至消失。
回應到展覽開場的第一件作品,西蒙.丹尼(Simon Denny)「採煤」系列的〈久益環球半自主長壁採媒7LS8採煤機紙板展示〉大型裝置以厚紙板塑造挖礦重型機具雕塑,同一空間中與之兩相呼應的「元宇宙地景」系列則以傳統媒材的油彩繪畫形式呈現在原宇宙購買虛擬土地的沙盒(The Sandbox)遊戲場景,從非同質化代幣(NFT)、加密貨幣廿四小時挖礦和「幣圈」全球交易市場風靡於當代,人類「開採」的行為和相生的經濟結構也從實體空間到另一個世界尋求,產生新的階級關係,而需要付出的勞力則被機器取而代之。約翰.傑拉德(John Gerrard)的〈西部旗幟(紡錘頂油田,德州)〉以電腦建模和數位實時運算模擬影像呈現現實世界中已開採殆盡枯竭的紡錘頂油田盧卡斯噴油口(Lucas Gusher),再現曾經輝煌的世界第一大油井運作的景象,煉油產生黑煙徐徐飄散,影射人類對自然能源的極致消耗、工業化進程和高科技產業生產的需求造成難以忽視的環境變遷,也是策展人於此想在展覽中讓觀眾覺察的議題。(全文閱讀582期藝術家雜誌)
【11月專輯│生活與存在之義?藝術的探索賦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