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構人類的獨特性
漢堡哈堡車站藝術協會「人性自然嗎?」
從古至今「人性」(Human nature)本身是一個深刻的議題。
人性是一個概念,用來描述人類基本的特徵和性情,包括思想、情感和行動能力,而這樣的能力,也被用來代指人類的本質或者暗示人類的獨特存在。然而,這種說法一直存在爭議,有關人性是否實際存在仍待商榷。
從中國哲學家遺留下來的著作中可以窺探古代中國對於人性的見解,例如:孟子和《三字經》認為人性本善,荀子則相信「人之性惡,其善偽也」的人性本惡之論;到了西漢,人文學家揚雄則謂人性既善又惡。縱觀所有古代觀點,人性應包括人所具備的積極品質,如慈愛、善良,以及所有正義價值觀中所涵蓋的人類特徵。這種觀點也強調尊重個體,無論是在國家體系還是社會資源分配,都應該尊重每個人,避免極端立場。
人性的概念通常還包括同情和同理心,這些都被視為屬於人性的一部分。但是,人性中的不受歡迎特質也應該被承認,儘管它們常常被忽略,這也表明人們普遍期望著良好向善的品質。
關於人性的問題一直是學術界爭論的焦點,至今尚無明確結論。儘管如此,大多數人相信人性的存在,認為它是人類的獨特標誌。現代社會學家則深信,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特別的生物――人類;因此,人性也是唯一的。西方科學透過對嬰兒的重複實驗,認為人性是進化的結果,是與生俱來的特質。這些特質源於我們祖先在極端困難環境中的求生需求,包括對生存的渴望、對勝利的追求、對與自己相似伴侶的渴望,以及對同類之間地位的關注。此外,現代人類還擁有史前人類的習慣和同情心,以及對幫助同類的衝動。不論是殺人犯或慈善家,他們都共享同一個最根本的人性。這樣的觀點為不同民族之間的交流和理解提供了關鍵前提。
在漢堡哈堡車站藝術協會(Kunstverein Harburger Bahnhof)的當期展覽「人性自然嗎?」中,關注當代對於「人性」的研究狀況:「尚不清楚是否有任何生命形式,在這個星球上能夠進行如此深入的自我反省。」做為主題(展期至11月19日)。人類歷史對於人如何探索自己的角色與行為有著密切的聯繫,這檔展覽展示了人性的問題以及人性特徵的不同觀點,也包含由三個相互關聯的部分組成;除了作品展示部分之外,每週四更換一次的電影播放日也是此次展覽的重點,由表演、演說及現場演奏搭配電影主題,藉由多層次與媒材的搭配,或許能夠緩緩道出解開人性之謎的方法。
性別與家庭的繫縛
家庭的含義是什麼?家庭是由什麼元素構成?當一位虛構的新成員融入時,家庭會經歷何種變化?若有成員跳出「傳統」框架,例如酷兒性別與性向,又會引發什麼影響?經典的家庭核心還能夠繼續存在嗎?而新興的家庭形式又有哪些?一個家庭又如何能成為一個社會的縮影?家庭的未來將何去何從?
莫里斯.克勞斯 安蒂.梅赫蒂爾德的紅色思想(她告訴我的一些事)(第一部分) 2023 素描筆、紅色紙(攝影:林于嫣)
莫里斯.克勞斯 對接 2022 彩色有聲單頻道錄像(攝影:林于嫣)
莫里斯.克勞斯(Moritz Krauth)展出三件不同媒材的作品,分別是塗鴉作品〈安蒂.梅赫蒂爾德的紅色思想(她告訴我的一些事)〉、數位拼貼作品〈侵略性〉以及數位影像作品〈對接〉。從這三件作品中,克勞斯以「家庭」做為提問。在〈對接〉中,由兩位年紀較大的演員以及藝術家本人做為開場,人物的設置與安排使觀者以慣性思考邏輯連接三位人物的關係:爸爸、媽媽、兒子,然而在影片最後,這樣的經典家庭關係被另一位加入合照的男子打破,引發思緒的新火花。片中在一場「家庭旅行」期間,「父母」扮演起西班牙鬥牛的場景,藉由人類去扮演動物的場景,諷刺在18世紀波旁王朝時期開始定型的鬥牛文化――一個實質上是虐待動物,卻令所有階級的人民為之瘋狂並賦予神聖性的一項活動。克勞斯用鬥牛譬喻家庭的神聖不可侵犯性,在當代社會的脈絡下,這樣的傳統價值觀開始受到挑戰。 克勞斯使用錄像、攝影、數位拼貼和繪畫等媒介,探索虛構紀錄片、私密肖像和神話生物,深入探討人類社會與社會化的本質。
從環形走道進入到展場中央,幾幅巨大的拼貼作品矗立在地上,這些由科杜拉.迪茨(Cordula Ditz)創作的作品研究性別角色和身分觀念的構建、重覆和鞏固,尤其是在媒體的影響下,它們如何塑造我們的意識和潛意識。 在作品〈對婦女的長期奴役〉以及〈你在為你妻子的死亡做計畫嗎〉中,能看出迪茨運用從網路、書籍、雜誌和電影中蒐集的材料,並將這些元素以拼貼或蒙太奇的方式融入她的繪畫作品,創造一個顯現自我幕後與表演性質的視覺世界,用以反思媒體對規範性話語的呈現與生產。
科杜拉.迪茨 對婦女的長期奴役(局部) 2018 壓克力、噴漆、蠟筆、鉛筆、印刷旗幟布料(攝影:林于嫣)
迪茨的繪畫作品呈現歷史上和當代女性經歷暴力壓迫的瞬間,以及她們的反抗和恢復能力;同時,這些作品反覆探討人類在形而上空間中對意義的追尋。迪茨從大眾傳播媒體和集體記憶中精選出各種表現形式,並將它們互相排列,營造出一種劍拔弩張的氣氛,試圖引起觀者對歧視和排斥的莫名情緒複雜湧現的關注。
身體與精神的綑綁
如同考古學家一般,馬修.羅查.彼塔(Matheus Rocha Pitta)透過攝影、錄像與雕塑作品呈現尚未完全被埋沒,卻難以發現但又活躍於世間的某些事件與狀態。他的核心研究領域包括手勢的考察,這是種身體和語言表達的方式,具有深刻的倫理和政治意義。
馬修.羅查.彼塔〈哭泣的誡命〉局部(攝影:林于嫣)
馬修.羅查.彼塔 哭泣的誡命 2022 混凝土、報紙、墨水(攝影:林于嫣)
複合媒材作品〈哭泣的誡命〉是由羅查.彼塔多年來精心蒐集、關注的剪報數據庫中挑選出來的素材,這些剪報根據描繪的手勢和出版地點進行分類。他將這些圖象製成混凝土澆注板,呈現多種尺寸和形狀,然後在其表面將報紙材料排列成多層次的構圖。
〈哭泣的誡命〉將哀悼視為一種集體文化實踐,用以應對「當下危機」,即死亡所帶來的困境。羅查.彼塔引用義大利民族學家埃內斯托.德.馬蒂諾(Ernesto de Martino)的觀點,他認為,人是少數會哭泣的動物,在人類的日常活動中,哭泣也算是為身體抒發情緒而勞動的一種形式;儀式性的哭泣能夠調節痛苦和麻木,同時也有助於治癒生者,並在記憶中為逝者留下一席之地。展場中放眼望去,在這件作品對面的相對位置放置了一件冰冷的金屬作品,由金屬支架所環繞的空間讓人不寒而慄。
馬可西姆.夏巴爾(Maxime Chabal)的這件裝置作品〈雙重曝光〉探究了醫學、科學以及文化知識是如何塑造一種獨特的人類身體概念。「雙重曝光」名稱來源於一種攝影技術,此攝影技術需要將膠片曝光兩次,以產生圖象疊加的效果。夏巴爾將這一攝影技術運用於鋼材和鉛材之上。透過強化拋光過程,他消除了鋼材表面的鍍鋅保護層,使材料變得脆弱。同時,鋼材表面成為周圍物體的一種反射鏡面,夏巴爾將這些物體投影為剪影。裝置中還包括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946年的畫作〈繪畫〉的X光圖象,以紫外線印刷方式呈現在拋光鋼材上,鉛製的醫用防護口罩以及下水道的封閉元素進一步突顯作品中的雙重形象。夏巴爾的創作構建一個旨在展示一開放卻又隱藏的空間,模糊了內部和外部的界線。透過對人體的比擬和抽象表現,以及透過曝光手法來探索人體的不確定性、矛盾性和脆弱性,這件作品從多個角度審視身體概念,將觀者引導至深刻的反思與討論。(全文閱讀582期藝術家雜誌)
【11月專輯│生活與存在之義?藝術的探索賦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