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專業,靈活創新
專訪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
做為當前台灣唯一的國家級美術館,國立臺灣美術館(以下簡稱「國美館」)自1988年6月開館營運以來,致力於各項館務推展刻畫台灣藝術史脈絡的核心目標。在穩健朝向第卅六載邁進的今年7月1日,國美館迎來第十一任館長──由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教授兼美術學院院長陳貺怡執掌館務。
國立臺灣美術館外觀一景
(攝影:羅珮慈)
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陳貺怡接受《藝術家》雜誌專訪
(攝影:羅珮慈)
陳貺怡具備巴黎第十大學當代藝術史學博士身分的學識,以藝術史研究和策展工作活躍於當代藝壇,在各大藝文機構和競賽中均可見她提供專業見解的身影。事實上,在過往參與各式會議、講演及教學應用的機遇下,陳貺怡對國美館並不陌生,而這些往來互動更是讓她對國美館的專業印象與「穩健」、「成熟」劃上等號。然而陳貺怡在10月6日接受《藝術家》雜誌專訪時表示,走馬上任館長職務屆滿三個月的這段時間,從內部了解國美館整體運作情形的視角顛覆了過去從外部觀看的印象;她深刻認知「國美館做的事情非常多」,其博物館功能(典藏、展示、研究、教育)施展的範疇不僅止著墨台灣前輩藝術家,更投入新穎的當代藝術領域,譬如「漂浮島城-VR藝廊」是國內第一個以美術為主題的VR體驗與內容平台,5G沉浸式藝術實驗場域「U-108 SPACE」則是全台灣的美術館中唯一坐擁專業、高端沉浸式投影的空間,當然也不可忽視亞洲藝術雙年展、台灣美術雙年展等國際性展覽的籌辦。
一如當前的「2023國際科技藝術大展:你正在工作嗎?」藉由當代藝術創作,邀請觀眾重新省思工作的意義、本質與價值,陳貺怡與談間殷切表露國美館應進一步思考如何逐漸轉向更能夠服務公眾的美術館型態。「美術館與藝術史是不能分開的,美術館的歷史與藝術史的歷史是在一起的,而美術館的發展也一定跟藝術史研究的發展有關。」她援引後現代思潮下於1980年代以降陸續問世的藝術史/博物館終結論,說明終結論的出現意味著舊的美術館與藝術史的概念已經不敷使用,美術館的從業人員和藝術史學者需要採取新的思維來因應時代的新趨勢與需求,而這種情況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後更加明顯。
「Ladies:劉玗+吳思嶔」於U-108 SPACE展場一景
(攝影:ANPIS FOTO王世邦;圖版提供:國立臺灣美術館)
國美館過去較偏向「只做不說」的公務體系思維,導致其付出心力達就的許多重要且精采的事務不為外界知曉,未來應更積極加強行銷推廣方法。她認為:「一座公立的美術館,尤其國美館是直接由文化部管轄的國家級美術館,應該加強行銷推廣,有必要讓國人知道國美館做了什麼厲害的事情,進而明白它獲得國家支持下所肩負的使命。」為了翻轉國美館的形象、增加國美館與公眾之間的互動機會,陳貺怡將行銷推廣和公共關係的經營策略調整視為當務之急,有鑑於設置專責的組織編制並非一蹴可幾,現階段以臨時編組的方式擴充館內投入行銷業務的人力。
另一項就任以來從館內現況觀察衍生的規畫,是籌備贊助組織「國美之友」。陳貺怡說明,身為國家級美術館,國美館歷來均在政府經費的支持下推行國家文化政策交付的任務,責無旁貸;然而,預算編列制的政府資金限制了國美館在預算分配上的靈活性也是不爭的事實,如此這般的施展條件導致國美館舉辦的展覽類型重複性高,難以吸引多樣化的觀眾。國美館無疑每一年有固定的展覽檔期,例如隔年輪流上演的亞洲藝術雙年展和台灣美術雙年展、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版畫雙年展、版印年畫、全國美展,以及逐年推出的前輩藝術家、資深當代藝術家相關展覽,還有公開徵件的「U-108 SPACE展演創作計畫」與「藝術跨域創作案」等,陳貺怡坦言:「當我們把這些例行公事全部辦完了以後,基本上已經沒有空間與經費推出任何可以讓大家耳目一新,或是能夠吸引不一樣的觀眾層的不同型態展覽。」借鑑當代的博物館經營以會員、贊助制度來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同和資源支持,「國美之友」希冀借助支持國美館、與國美館有相同理念的藝術愛好者,凝聚民眾對國美館的愛好、支持與向心力,共同打造國美館美好的未來。
卡塔妮娜.艾菲卡(Catalina Africa) 向四方流轉的時間 2018 貝殼、各式小物件、尼龍、金屬、鏡子、電線、腕錶、氣球、LED蠟燭、橡皮手模 尺寸依場地而定 於「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展場一景
(攝影:羅珮慈)
如何吸引、增強公眾參與的思考,實則涉及美術館面向大眾的公共性。學者出身的陳貺怡清楚明白關在名為「學術」的象牙塔裡做高深的學術研究不是國美館的任務,她藉由美術館發展的歷史,點出美術館從文藝復興時期王公貴族精緻文化下的收藏行為演變而來,並在18世紀末期法國大革命之後成為向所有人開放的公共機構,直至今日,文化平權與文化近用始終是美術館經營重要的職志。(全文閱讀582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