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存在與科學的本質辨證
杉本博司:時間機器
倫敦海沃德美術館/2023年10月11日至2024年1月7日
杉本博司的照片雖是靜止的平面,但仔細打開耳朵,你似乎可以聽到風聲、雷聲、喃喃祝禱聲,還有歷史人物穿越時空的細微腳步聲,因此這個由倫敦海沃德美術館(Hayward Gallery)策畫的回顧展,命題為「時間機器」亦是直指杉本博司的創作核心。如同他在新聞稿中陳述:「相機可以捕捉的不僅僅是一個瞬間,它可以捕捉歷史、地理時間、永恆的概念和時間本身的本質。」該展完整呈現藝術家迄今最主要的幾個系列作品,也包含他在建築和雕塑上的探索,預計於2024年巡迴到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和雪梨澳洲當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Australia)展出。
杉本博司 「海景」系列 明膠銀鹽相紙 於「杉本博司:時間機器」展場一景
(Photo: Mark Blower)Courtesy the artist and the Hayward Gallery
虛實、存在和記憶
杉本博司的第一台相機是童年時父親贈予的。他並不像大部分人在家裡或街上隨意抓拍,而是進到電影院拍下螢幕上的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也許在小小的杉本博司心裡,已經開始對現實和虛幻之間的連結產生興趣?這種虛實交錯的概念出現在他的第一個系列作品「透視畫館」,這是杉本博司剛搬到紐約時的創作,場景以美國自然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陳列為主,透過設計好的燈光和取景角度,猿人、北極熊、狼群等動物標本像是被賦予新生命,從某個時空跨足而來。而觀者在看這些照片時則不斷在虛實之間猶疑不定,是真?是假?我們以為相機的功能是抓住真實,但這個「真實」的背後是博物館對自然生態的想像和模擬,再加疊攝影師的機械介入詮釋。我們不禁質疑自己以為的「真相」其實是虛無片段的組合。杉本博司追尋歷史的記憶,但記憶透過相機快門重生之後產生複數的角度。
杉本博司 北極熊 1976
©Hiroshi Sugimoto, courtesy of the artist
類似的概念也出現在「肖像」系列。他以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Madame Tussauds)裡頭的名人蠟像為主角,在閉館之後將蠟像移開原本的陳列情境,放置於黑色的背景前,沖印時亦刻意將主角放大20%。英王亨利八世、威爾斯王妃黛安娜、作家奧斯卡.王爾德、藝術家達利等知名人物,他們的每一個服飾細節和表情皺紋在攝影棚銳利的燈光下都無所遁形。蠟像是攝影技術出現前最能形塑人物相似度的技藝,是模擬過後的某種真實。在杉本博司營造的環境裡,我們對於眼前的主題產生不確定感,在自然與不自然之間徘徊和質疑。
出生於1948年戰後日本東京的杉本博司,先在東京立教大學修習政治學和哲學,之後赴洛杉磯藝術中心設計學院(Art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學習攝影,並在1974年畢業那年搬到紐約。為了謀生,他與妻子在蘇活區成立一間專營日本古文物的藝廊,同時繼續創作。他的作品深受杜象、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啟發。海沃德美術館館長、也是此展的策展人拉爾夫.魯戈夫(Ralph Rugoff)評論:「杉本博司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悖論視覺詩人,一位後現代博學者。他採用一絲不苟的老派工藝,創作出參考科學、數學、抽象藝術和文藝復興時期肖像畫精緻而不可思議的照片。他的照片巧妙地平衡了不同的時間概念,喚起從史前到文明終結的想像,重新調整我們對媒介的基本假設,並改變我們對歷史、時間和存在本身的感受。」
杉本博司 基諾沙劇院,基諾沙 2015
©Hiroshi Sugimoto, courtesy of the artist
「劇場」系列是杉本博司使用8×10蛇腹式大型相機和三角架,以電影螢幕為中心,將曝光時間設定為影片放映的長度,最終螢幕因為層層影像交疊呈現閃白,映照出戲院周遭的建築細節。每一張照片的取景和構圖都是精密計算後的平衡,顯示出一種細膩的幽靜。從紐約電影院開始,他的足跡包括雪梨、巴黎和東京,室內與戶外,螢幕上的人生故事都濃縮顯影在他的一張張照片上。「露天電影院」在長時間曝光期間捕捉了戶外螢幕後面的飛機和星星光跡;「歌劇院」描繪了有精雕的廊柱和華麗水晶燈的歐洲劇院,讓人憶起往日的光輝。較近期的「廢墟劇場」系列則揭露美國經典電影院緩慢消逝的命運,其中在拍攝印第安納州的皇宮劇院(Palace Theater)時發生一件小插曲,杉本博司與團隊在未經地方政府的允許下進入劇院,必須帶著自動發電機和暖氣才能在冷冽的冬日下工作,最後還動員警察將他們驅離。杉本博司說:「觀看一部兩小時的電影就是觀看十七萬兩千八百張照片的殘像。我想拍攝一部電影,以及它所有生命和動作的外觀,以便再次停止它。」(全文閱讀584期藝術家雜誌)
杉本博司 聯合市露天電影院,聯合市 1993
©Hiroshi Sugimoto, courtesy of the ar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