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
淡水(三)La Nostalgie III
陳慧坤 金馬橋 油彩、畫布 38x45.5cm 1973
以藍、白色調描繪的遊艇占據畫面主要的位置,吸引所有的目光,也與岸邊的藍白小屋相呼應。在綠樹環繞的河堤邊,杳無人跡,僅承載著數艘小舟的河面水波起伏,彷彿在靜靜地演奏著,令人想駐足聆聽。橫亙於畫面中央的金馬橋,是巴黎市區塞納河上的拱橋,將畫面分為遠方的建築物與前景的河面與遊艇,且直立的船桅與遠方建築物的屋頂,恰與橫向的橋面與水波達到力量的均衡,形成穩定性的畫面結構。
●巴黎!巴黎!
塞納河畔樹梢上的綠葉,已悄悄地換上了金裝,在秋日豔陽的照射下,閃閃發亮,徐徐的秋風拂面而來,久藏內心的那份鄉愁,輕輕地被勾引出來,那是隱藏在心底半世紀之久的絲絲回憶。掛在我的鋼琴前,由陳慧坤教授所創作的這幅〈金馬橋〉(油畫 8F 1973),讓我時時徜徉在河畔,我真的愛極了巴黎……。
9月,來到巴黎的第3個週末,恰逢一年一度的「世界古蹟日」盛會,好友Marie早早已為我們一行人訂好參觀入場券,今年她為我選擇了法國國家銀行(La Banque de France),這是法銀第一次公開開放讓大眾入內參觀。法國中央銀行是主管法國金融政策,穩定國家金融,服務全國人民的機構,成立已有200年的歷史,它們並沒有特別收藏藝術品的策略,但它們視藝術品創作品為金庫中的金塊、金條,是流通的資金,可買賣、可運用的金流……。就因他們對藝術價值的準確投資,留下了金色長廊所有作品,以及首長辦公室的品牌家具、織毯、畫作、雕塑等珍貴資產,至目前為止,銀行仍繼續藝術品的投資方案。這現象令人不僅對素有文化大國之稱的「金粉法蘭西」更為了解,他們的美學、涵養及價值判斷是我們可以學習的範例;精神與物質,有形與無形的人文尊重,成就人民高品質高水準的人生經驗。
是日的參觀行程讓我想起當年我在擔任文建會主委之際,於2001年初來到巴黎參觀一系列的古蹟與文化資產,並與當時的法國文化部長Mme. Tasca簽訂了4項文化合作方案,其中一項是加入了由法國首創的「世界古蹟日」的國際行列,並於是年9月在台灣盛大舉辦,促成台灣打開總統府、監察院等各重要行政機關的大門與全民共享文化的光輝。
法國國家銀行金色長廊
法國國家銀行金條櫃
●世界古蹟日
1982年,法國政府頒布《地方文化分權法》這項重要的文化政策,法律明確指出,保護文化遺產的責任不僅僅歸於國家,各級政府、協會組織,甚至每個國民都有責任和義務去保護和珍愛自己的文化資產。1984年訂定每年9月第2個週日為「歷史建築開放日」,旨在鼓勵國人參與、認識自己的文化資產。在這一天,所有公立博物館都提供免費入場,私立博物館則降價,而平日難以進入的地方,如總統府、國民議會等重要國家機構也開放供民眾參觀,並在1992年將文化古蹟日從原本的1天擴展為2天,此後,世界各國紛紛參與促成「世界古蹟日」之誕生。
2000年,我接任了文建會主委之職,將2001年訂為「文化資產年」,致力於「文資法」的修訂,並與法國文化部合作,加入「世界古蹟日」的行列,參與世界性組織活動,與國際同步成長。法國每年會訂定主題,例如以「工業遺址」、「自然環境遺址」或「無形文化資產」、「口傳文化資產」、「宗教文化資產」……為主題,各國據此就能在單項主題做深入挖掘及宣傳,如此一年又一年的累積,可以逐步完成每一個國家完整的文化資產盤點和保存,又可以有其他國家的政策及成果為借鏡。跟隨著「世界古蹟日」讓台灣未來在文資保存修復及再利用方面,乘著「世界潮流」的翅膀,完成國家的文化巨大工程。
2001年世界古蹟日,文建會辦理「流浪到淡水 滬尾砲台古蹟日」活動,正式宣布2001年為「文化資產年」,自此籌畫各項相關計畫與活動。
●淡水古蹟博物館
認識淡水古蹟博物館,以其特殊的地形「五虎崗」來介紹,是較清晰的方式。
第一崙(崗):昔稱烏啾埔,即今淡水高爾夫球場所在地,涵蓋埔頂以北地區,範圍極大。清法戰爭後,第一位台灣巡撫劉銘傳在此建滬尾礮台(北門鎖鑰),它一直為軍防要地。雖然現在已經看不到大砲了,但由外牆及殘存的礟座仍能看出百年前的重要地位,位居第一崗之至高處。過去可直接遠眺淡水河口及關渡大橋,可惜今為樹林遮蔽,其北側則有雲門舞集淡水總部。
雲門舞集,是一個台灣現代舞蹈表演團體,創辦人林懷民在成立舞團45年間,在舞台上呈現160多齣舞作,包括古典文學、民間故事、台灣歷史、社會現象的衍化,創作觀念古典前衛兼具,從台北國家戲劇院、台中國家歌劇院、高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到各縣市文化中心、體育館、鄉鎮學校禮堂,陪伴台灣人民渡過快樂與困頓的時光,更遠赴歐美,已成為台灣的品牌。2008年因在八里的排練場地遭受祝融之災,遂邀請名建築師黃聲遠為舞團在淡水建起新居,繼續勇敢的向前行。
一滴水紀念館
圖片提供│新北市觀光旅遊局
一滴水紀念館又名水上宅,位於淡水第一崗和平公園內,是座連結日本阪神大地震及台灣921大地震的的紀念性建築,為在台灣的日本式建築的代表之一。1995年,日本關西發生阪神大地震,此宅幸運未遭毀壞,屋主為了讓受難災民能有可懷念當地共同回憶的地方,便把房屋捐出。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阪神災民感同身受,來台協助災區重建工程,為了鼓勵台灣人重生,遂提議捐贈此宅表達日本人對台灣的心意。移築工程龐大,拆解、運送到置地重建,其間所有工程由日本苦力群生力軍及台灣志工、淡江大學建築系學生,在神戶大學自然科學研究所博士邱明民及淡水鎮長蔡葉偉的奔波下完成,這讓我想起南投埔里桃米社區「紙教堂」移築工程的感人故事……。這兩例都是因滿滿的熱情堅毅之社區團結精神所孕育出來的事蹟,彰顯了普世價值中最珍貴的人性光輝。
該棟建築原建於日本福井縣大飯町古民家之木造建築,取名為一滴水,是承襲自日本滴水禪師的禪宗思想,崇尚珍惜萬物資源,就算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也當物盡其用,讓我想起了「滴水穿石」、「鐵杵磨成針」的諺語……。此名也恰可向參與移築過程所有出錢、出力、出智慧的人們致敬,讓人體會到堅韌,惜物、同理心與愛的深遠意義。
第二崙(崗):昔稱埔頂,又稱「砲台埔」,此山頭以洋樓、學校林立聞名,是過去西班牙人、荷蘭人、英國人等洋人聚集地,是台灣與國際接軌的所在,是北台灣教育、醫療的重要發源基地,也是馬偕博士的發祥地。
淡水海關碼頭
圖片提供│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由海關碼頭起步經得忌利士洋行到紅毛城小白宮,是外國人的政商路線。海關碼頭又稱滬尾海關碼頭,是淡水河的河口港,曾經為台灣三大商港之一,它的黃金時代在1865至1905年,清末時期此段洋行林立,得忌利士洋行(Douglas Lapraik & Co.)舊稱「烽火段」,除具備貿易功能外,主要經營航運業務,是清末台灣開港及北台灣航運發展的歷史見證。紅毛城又稱前英國駐台的台北領事館及官邸,西班牙時代稱為聖多明哥城,荷蘭人來台後重建並稱為安東尼堡。400年來它以朱紅色外牆屹立於第二崗上,園區內有荷西時代、清領、日治時代的建物,是台灣現存古老的建築之一,它包括了城堡式的主堡、洋樓式的領事官邸及清代城門的特色,兼具軍事防守、領事辦公及地牢不同的功能,在此眺望淡水河與觀音山,風景十分優美,是淡水八景中的「戍臺夕照」之址。
淡水關稅務司官邸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攝影│李秉樺
附近的小白宮是「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已有百年多的歷史,其外觀為歐式英國殖民風格設計,紅瓦白牆,加上延續的拱門十分優雅,被稱為「埔頂洋樓」,又被暱稱為「小白宮」。滬尾稅務洋關是台灣第一所管理外國貿易的稅務機構,隨後在安平(台南)、雞籠(基隆)、打狗(高雄)等設立的海關,都是以滬尾為本關,滬尾洋關在當時的外籍稅務司管理下,成為具有管理制度的國際港。早期建築被稱為「埔頂三塊厝」,清法戰爭時受損,日治時期重建時也有3處官邸,但如今只留下1棟,即是今日的「小白宮」。
第二崗真理街、馬偕街是教育與醫療的發展點,滬尾偕醫館是馬偕醫院的前身,附近更有日治時代擔任淡水街街長的多田榮吉故居,是座日式傳統建築,多田榮吉終身為社會公益努力,被認為是日治時期來台的企業家中少見以服務公共事務為樂者。牛津學堂目前已坐落在真理大學內,淡水高級中學和台灣第一所新式女學校──淡水女學堂合併成為一間從幼稚園、小學、國中至高中的完全中學,它是北台灣最早的私立中學,校園中的八角樓是學校的精神象徵。校園內有馬偕墓園,此墓園不僅被政府列為古蹟,也是台灣北部基督長老教會的聖地,憑弔追思者絡繹不絕。
鄰近的淡水國中是日治時代日人所設立的「滬尾尋常高等小學校」之舊址,現改為淡水國中,經過文化國小來到馬偕頭像,再一路往前便可走到位於河邊馬偕博士上岸之處所豎立馬偕藝術銅像……。歷經西班牙、荷蘭、英國、日本,這條由台灣與國際,以及百年前熱愛這塊土地的馬偕博士生平點滴,所構成的遺址之路,告訴我們北台灣的翻轉與蛻變。
第三崙(崗):昔稱崎仔頂,是漢人市街為主的發展地,即今清水街與重建街北段位置,崗頭是清水祖師廟,下方則是福佑宮。福佑宮正後方重建街古稱「九崁街」,是正港的淡水老街,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繁榮鼎盛,是名店匯聚、名宅落腳的地段。它是1條蜿蜒500至600公尺的歷史街道,依山勢而上的階梯,是引領遊客體驗淡水山城最好的一條街道,雖然遊客如織的淡水中正路一直是大眾認知的淡水老街,但重建街是發展約200多年歷史的第一條商業街。有別於中正路的喧鬧,重建街沉穩古樸的建築氣質,帶給你舊時代的氛圍。「淡水重建街14號街屋」具有歷史座標之意義。淡水崎仔頂是淡水最早形成街屋的地段,建物與街道有幾層高度落差。下面地坪未剷平,依地勢成三進,在屋內也有不同高層,進與進之間都有階梯。本屋左側南邊山牆的氣勢傳達出傳統「長條街屋」的樣態,見證老街的歷史痕跡。現今重建街已有新創文化入駐,是全台唯一的階梯市集,透過新的創意,恢復昔日老街風華。
第四崙(崗):昔稱大田寮,現今是淡江大學校地所在,兩側谷地則為淡水新興市區;淡水八景之一「黌岡遠眺」就是由此崗瞭望淡水、八里及五股一帶的觀音山與淡水河。位於校園內由雕塑家王秀杞所雕的「五虎碑雕塑」,詮釋5隻老虎互相追逐的趣味,靜靜地訴說著五虎崗的故事。
第五崙(崗):昔稱鼻頭崙,即今日聖本篤修道院、第一公墓、鼻頭街、殼牌倉庫和淡水水上機場等所在地。聖本篤修道院是歐洲義大利聖本篤天主教會(St. Benedict, 480-547)所創立,1950年代來到台灣在淡水設立修院,1962年落成遷入現址,成立聖本篤育嬰所,收容無家可歸的孩子,建立兒童圖書館,創辦學生宿舍協助弱勢學生,在台也順應民情,過年會舉行祭祖,入境隨俗。占地遼闊的院址宛若世外桃源,在煩囂中帶來清靜……。
殼牌倉庫早年是以茶葉外銷聞名的嘉士(Cass)洋行所購置,1897年英商殼牌公司買下嘉士洋行在廈門及淡水的產業,將台灣納入其在遠東煤油貿易銷售之一環,歷經百年的經營,留下了四座大倉庫、四座小倉庫及許多可貴的資料。他們擁有的倉庫區包含油輪碼頭及油庫儲倉,都是在淡水最風光的時期所建,深具歐美倉庫的建築風格。1995年政府為闢建淡水北側快速道路,先夫盧修一博士率眾抵制快速道路的興建,在行動聯盟搶救訴求表達後,殼牌公司以本身專業能力及「擁有不如分享」的考量下,在2001年和時任文建會主委的我,簽訂捐贈合約,將倉庫捐給淡水文化基金會,由在地人投入保存研究工作,讓今天所有人都能緬懷過去,見證淡水國際港百年風華的殼牌倉庫建築,並與空間再創未來。
捐贈儀式在殼牌倉庫前的百年大榕樹下舉行,微微的夏風吹拂著我的頭髮,看著先夫盧修一博士生前的期許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一步步地實現,心中不禁感慨萬千,腳下踏著的,是塊生態保育的濕地,許多小螃蟹在我雙腳四周自由自在悠閒恣意地橫行,耳畔響起,是王文德先生的作品〈我愛住遮〉,馬偕博士說:「這裡是我最後的住家」,殼牌也說:「這裡曾經有我們的努力」,而我會說:「這裡有我最多的愛和希望。」
位於淡江大學校園內、由藝術家王秀杞創作的「五虎崗碑」。
圖版提供│王秀杞
●品牌
6萬年來淡水地區歷史和地質戲劇性的翻轉和蛻變,1萬年前和5000年前台北湖的兩次出現與消失,近400年來東西文化的撞擊,生長在淡水區域的人民,如何看待生命與生活的轉折,在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文化資產園區的規畫的同時,所展現出來的是一種迎向未來、不屈不撓的「韌性」、「勇氣」和「創意」的人生態度……。這是一種強烈的生活態度和核心價值,從每一個角度深入探討,都具有很深刻且明確的「品牌」價值。山城海港的子民,正以一種無畏的精神,裝載著滿滿的能量邁向未來,迎接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