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自然靈性的浪漫情懷
卡斯帕.大衛.菲特烈─新時代的藝術
漢堡美術館/2023年12月15日~2024年4月1日
漢堡美術館(Hamburger Kunsthalle)在2023年12月的冬日為紀念卡斯帕.大衛.菲特烈(Caspar David Friedrich)誕辰兩百五十週年,推出特展「新時代的藝術」並舉行了盛大的開幕儀式,展至今年4月1日開放參觀,回溯這位19世紀傑出浪漫主義畫家的藝術創作。
展覽主要以回顧菲特烈的創作脈絡為中心,集結了其六十多幅繪畫作品,包括眾多重要的標誌性作品和約一百幅素描,此外還有與菲特烈同時期其他優秀藝術家的精選之作同台展出。展覽核心主題聚焦於菲特烈在風景的描繪中呈現的一種全新的人與自然關係,在19世紀上半葉,他遂成為推動風景流派轉變為「新時代藝術」的關鍵人物。
在展覽第一展區菲特烈的風景畫中,呈現有別於文藝復興以來,以人物與事件為本位的構圖方式,而是以自然為主,在繪畫中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顛覆了自然在傳統繪畫中總是淪為背景的地位,這個新穎的構圖手法也成為菲特烈創作脈絡中的一大關鍵。在19世紀上半葉,他對自然與人類主題的表現便是轉變風景畫為「新時代藝術」的一個重要環節。這些作品散發出的深刻魅力歷久不衰,並為當代的氣候變遷問題帶來極大的啟示。菲特烈運用他的繪畫技巧來探索風景,顯示出他對於所處時代提出疑問的能力,挖掘如何在藝術創作中思辨人類與大自然關係的母題,並尋找另一種觀看的方式。在展覽中也能看出菲特烈屬於高產量藝術家,觀者能夠藉由創作的數量得知藝術家在自然的戶外環境中創作所投入的大量時間。呈現浪漫主義實踐者的顯著特徵也是菲特烈作品的核心,他的繪畫突破了傳統風景的表現方式,透過對自然非凡細緻的觀察和堅定的創作意志,融合了精確性與創造性。這樣的創作風格開啟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式,重新定義了個人主體與自然之間的相互關係,使我們意識到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並引發對自然的深度沉思。
展覽試圖透過菲特烈充滿氛圍且令人難以忘懷的畫作,為觀者指出對當時代可能的不同理解。正如同展覽的第二個獨立展區中匯集當代藝術家對菲特烈的回應,約廿位來自德國和歐美各地的藝術家跨足不同流派和媒材,深入探索人類在浪漫主義時代對自然的態度並回應菲特烈的藝術,作品涵蓋錄像、攝影和裝置等多種形式。
走過第二個獨立展區之後,最後的展區「KOSMOS CASPAR」位於美術館二樓,鼓勵觀者積極參與,運用所有感官更進一步地探勘展覽的主題。這裡設置了觸摸、嗅覺和繪畫等互動裝置,提供各年齡層的觀眾都能有所共鳴地融入菲特烈的世界,藉以遙想他如何與大自然連結。
紐倫堡德國國家博物館(Germanisches Nationalmuseum, Nürnberg)藏
拓荒者的藝術之路─菲特烈早期的實驗方法
在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Greifswalder Universität),菲特烈跟隨繪畫老師約翰.戈特弗里德.奎斯托普(Johann Gottfried Quistorp)的指導下正式展開他的藝術養成,並在1794至1798年期間於哥本哈根學院(Kopenhagener Akademie)深造。小品之作〈樹木研究─及下方石礫〉展示了他以周圍鄉村的造景為基礎,創作了多幅水彩畫,〈土地與眺望台〉呈現出他對英式景觀花園的獨特描繪方法,與其他藝術家不同,菲特烈將主題的重點描繪放在景觀花園之上而不是人造建築物本身。
菲特烈於1798年定居德勒斯登後,他將對自然的細緻研究納入創作實踐的核心。〈拉滕的樹木與岩石〉等畫作展現了他對樹葉、開花植物、樹木和岩石的深刻關注,同時將單一物體嵌入其自然環境中。此外,他創作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畫作:他七歲時亡母,十三歲時他的哥哥把他從溺水中救出,卻反倒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在他獨自觀察自然時,死亡、憂愁、孤獨,以及大自然可畏這些想法,讓他描繪了從悲傷、憂鬱到徹底絕望的各種情緒。
風景與意義─早期油畫的轉變
菲特烈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展現了超越傳統感知模式的自然描繪手法,從1802年開始,他對於如何設計風景圖象以激起個人反思表現出特別的興趣。為實現這一目標,他不僅減少了作品中對象物的數量,而且保留了對主題解釋的開放性,例如〈海邊的修道士〉以及〈呂根島的白堊懸崖〉。菲特烈選擇不描摹地形準確的風景或帶有敘事人物的理想化風景;相反,他發展了一種在細節上極其精確的繪畫形式,同時透過構圖和一些富有意義的圖形元素引人深思,例如〈海邊升起的月亮〉一作中菲特烈在描繪物件的運用上也展現創新。他畫中出現的人物時常不僅代表著更大的群體,或是身分模糊的個體人物譬如農民或牧羊人。
卡斯帕.大衛.菲特烈 海邊升起的月亮 1822 油彩畫布 55×71cm
柏林國家博物館舊國家藝廊藏
©bpk / Nationalgalerie, SMB / Jörg P. Anders
卡斯帕.大衛.菲特烈 格賴夫斯瓦爾德的草原 1822 油彩畫布 34.5×48.3cm
漢堡美術館藏(Photo: Elke Walford)
©SHK / Hamburger Kunsthalle / bpk
卡斯帕.大衛.菲特烈 海邊的修道士 1808-1810 油彩畫布 110×171.5cm
柏林國家博物館舊國家藝廊藏(Staatliche Museen zu Berlin, Alte Nationalgalerie)
©bpk / Nationalgalerie, SMB / Andreas Kilger
卡斯帕.大衛.菲特烈 霧海上的漫遊者 約1817 油彩畫布
漢堡藝術收藏基金會(Stiftung Hamburger Kunstsammlungen)永久寄藏於漢堡美術館
(Photo: Elke Walford)©SHK / Hamburger Kunsthalle / bpk
〈格賴夫斯瓦爾德的草原〉繪畫裡的人物轉身面對風景,成為自然的觀察者。從此菲特烈後期作品中開始出現一個主題:描繪人們思考自然,鼓勵觀者反思他們觀看的行為。在1810年前後,菲特烈的作品中出現愈來愈多人物,〈霧海上的漫遊者〉表明他不僅在描繪自然,還呈現了人與自然關係的多樣表現。例如透過畫作〈霧海上的漫遊者〉以及〈海邊的修道士〉兩者對於人物描繪的差異性:在前者主題中的人物較大,觀者能夠看得清楚其服裝細節,可以推斷出他的社會階級,他似乎在與大自然尋求一個平等對話的機會;而後者的構圖上,觀者幾乎看不見人物在圖象中的位置,並且海的顏色呈現黑藍色,展現出自然神祕未知的強大力量。(全文閱讀585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