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的建構與文化脈絡的複現
專訪龔卓軍談國際策展觀點的典範轉移與在地論述的系統建立
撰文│陳玟妤.圖版提供│龔卓軍(藝術收藏+設計 2024年2月197期)
從2013年誠品畫廊「我們是否工作過量?」、2014年鳳甲美術館「鬼魂的迴返:2014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開始,龔卓軍逐漸摸索出一套包括田野調查、編輯、出版,匯聚地方能量、構建起在地論述的策展方法。他對策展方法論的思考與實踐在「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Mattauw大地藝術季」等地方藝術節全面地展開,同時以藝術祭的視野開闢了當代藝術與民間能量交會的新路徑。《藝術收藏+設計》邀請龔卓軍從自身的經驗與觀察,談論國際與策展觀點的典範轉移與在地論述的系統建立。
龔卓軍
問:從策展行動發展成論述,展覽的能量是否還有進一步於在地生根、融入日常的可能?
答:當代藝術和民俗、民藝的連結應該有很多種形式。我的策略是在美學上繼續提升民間藝術實踐的藝術性及其對藝術實踐的想像。比如在後來的策展中,我們邀請宋江陣、舞獅陣等藝陣藝師透過4D Views技術記錄陣頭的身體動態表現、製成數位模型,再邀請動畫師重新寫腳本、製作動畫片,展現藝陣、土地、信仰結合的劇場。我也觀察到年輕世代已有許多在地的設計人才,能重新設計廟會海報、視覺等,但相較影像、設計的人才較多,剪黏、交趾陶等傳統工藝的人才培養則較為困難,而最關鍵的還是建築——除了流傳至今的廟宇,未來還是需要有新的廟宇建築才能將當代元素融入其中。我們的策展隱含倡議的性質,藝術的倡議本身是一種「誘惑」的行動,我們只能聚集起論述、目光,至於未來會如何,我們要等待,也要抱持信心。
「近未來的交陪:2017蕭壠國際當代藝術節」藝陣館展場。
攝影:劉森湧
「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Mattauw大地藝術季」展場照
【二月專輯│ Ways of Curating 不以美為限,當代策展的思與學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