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處著眼,匯合擾動世界的能量
專訪第13屆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周安曼
對於一座城市而言,每兩年一度的雙年展總是一場備受矚目的藝術盛事,它匯聚的國際與本土資源、吸引的人潮與目光,成為承先啟後的藝術養分。臺北市立美術館主辦的第13屆台北雙年展由周安曼、穆柏安(Brian Kuan Wood)、莉姆.夏迪德(Reem Shadid)3位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策展人,以有機協作的方式共同策畫,以「小世界」為主題,匯集來自20多個城市共58位台灣及國際藝術家、音樂人的創作,在後疫時代暫別宏大論述,從微觀、感知出發,重新建立自我與世界間連結與秩序。在《藝術收藏+設計》與周安曼的對談中,周安曼從台北雙年展策展人的視角分享了她對國際性展覽趨勢的觀察,以及台北雙年展如何回應時代變遷與世界的脈動。
第13屆台北雙年展「小世界」策展人周安曼、穆柏安、莉姆.夏迪德
圖像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 對話策展人周安曼
問:這次策展特別強調「音樂」的面向。妳怎麼看待音樂在藝術場域可以發揮的效應?
答:我其實一直想將音樂——並非只是聲音藝術——與視覺藝術展覽結合在一起,但多數人告訴我這一定會失敗,因為音樂與視覺藝術確實是兩條很不同的道路。這次決定將音樂作為展覽的重要元素也是極大的挑戰,但似乎也有一定的成果,很多觀眾都告訴我們,在展場中感受到的是一種「旋律」——一個觀展的旋律。
我們和許多專業的音樂人討論,dj sniff就提供了我們很好的角度去思考音樂在展覽中扮演的角色。音樂在嘉年華式的大型展覽中通常是點綴、是一次性的表演,多數音樂人也接受、習慣了這樣的定位。因此,倘若要把音樂放進展覽,很重要的一點是它應該和展覽中其他的視覺藝術展件享有相同的地位與份量。
dj sniff,〈變形器〉,2023,複合媒材,尺寸依場地而定。
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
那麼,要如何讓音樂作品與其他作品合為一體?我認為有一些實行時的基本原則。首先是參展藝術家在名單上要是一起的,而不是把音樂藝術家歸於公共活動一類。我們也規畫了「Music Room」展區,並刻意將Music Room相關計畫與開幕活動分開。
這是一種新嘗試,但也不是前所未見。如同表演藝術在一開始被帶進展覽現場時也遭受許多質疑,因為一次性的表演在結束後就不再存在,機構要如何「收藏」這種表演性的作品也是許多人討論的話題。我相信音樂也是,它只是需要一些時間在當代藝術的展覽裡展現更多面貌,大家終究會找到一個能定位它的方式。在這次北雙展中,我們做到了至少讓音樂和展覽的其他部分並未一分為二。同時,音樂的加入也吸引不少原先不是美術館觀眾的群體進到美術館看展。
楊季涓,〈你的淚痕是我未來的眼淚〉,2023,聲響裝置、陶瓷、黏土、色粉、釉下彩、不鏽鋼、鍊條、動力設備、動力裝置,尺寸不一,20分鐘。
圖像由藝術家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2023台北雙年展委託製作。
尼基塔.蓋爾,〈私人舞者〉,2020,舞台照明桁架、LED頭燈,尺寸依場地而定。燈光與系統設計:王菩生。
圖像由藝術家、洛杉磯/墨西哥市Commonwealth and Council畫廊及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二月專輯│ Ways of Curating 不以美為限,當代策展的思與學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