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騰宇宙,潛伏波濤
龍文化與藝術表現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歷四方,必知當世英雄。請試指言之?──《三國演義》
這段話是《三國演義》當中著名的「煮酒論英雄」,曹操與劉備兩人煮酒對飲,酒酣之際,隨從指著遠處天際烏雲片布,出現龍捲風,曹操與劉備憑欄遠望,曹操為了試探劉備的氣度,說了這段將英雄比喻為龍的有名言語。自古所謂「龍從雲,虎從風」,比喻物與類感,龍自古以來即為神聖之物。
龍的起源
去年是黑兔年,農曆甲辰年則是金龍年,大家歡欣企盼。在十二生肖裡面,龍年代表顯貴、吉祥、如意;十二生肖當中,婦人喜生龍子,希望日後為人中之龍。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成為華人形象的符號。但是,龍的形象並非出自於現實生活,而是融合了各種現實生活中的動物特徵而成。到底龍是怎麼形成呢?龍在我們人間到底演變過程如何?除此之外,同樣屬於中華文化圈影響所及的日本、韓國、越南、沖繩,龍也是一種不斷經過歷史發展演變而來的內容與形象,不只是宗教上的聖獸,也是文化裡的隱喻與表徵,富有深刻內容。
沒有人可以明確告訴我們龍的起源,向來龍與麒麟、鳳凰以及龜稱為四瑞獸,青龍、白虎、朱雀以及玄武則稱為四象,守護四方。根據考古,被視為最早出現的龍形圖騰是距離現在六千餘年仰韶文化出土墳墓,左青龍、右白虎的石頭堆疊,守護亡者,說明了龍出現在生命禮俗上的時間,到底龍出自於什麼東西所啟示呢?有學者根據龍的習性,認為龍應該出自於揚子鱷,然而,這並不能說明龍能興雲布雨,學者從甲骨文龍字呈現昂首翹尾的造形思考,固有學者認為龍出自於龍捲風的聯想,一萬年前大冰河時期後,經歷一溫暖階段,華北時常出現的龍捲風,學者認為出自於龍捲風的聯想。當然也有出現通過不斷戰爭將敵人圖騰持續納入而成為龍的形象。
龍的形象
最初神獸物的龍形,在早期玉器中已經出現許多龍紋,根據出土研究,翁牛特旗烏丹鎮新地村東拐棒溝紅山文化遺址群出土龍形玉器,確認了距今六千五百年到五千年前,這種玉器呈現出豬鼻、鹿眼、蛇身、馬鬃的造形,被稱為「中華第一龍」。商朝青銅器已經出現龍紋,到了西周龍紋樣更是成為青銅器的重要裝飾,紋樣有爬行龍、捲曲龍、花冠龍、雙體龍、雙頭龍,成為各種裝飾紋樣的表現手法。
《周易》:「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將龍與君子比擬,那麼《周易》的爻辭出自於何時呢?孔穎達說是周文王作易,周公寫爻辭。根據出土帛書,推斷可能出自於戰國時代。司馬遷《史記》:「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從這段記載可以知道,帝王尊貴之身,劉邦母親在湖泊旁斜坡休息,夢到遇見神人,雷雨交加天空晦暗,劉邦父親看到蛟龍在其妻子身上,不久有身孕,生下漢高祖劉邦。西漢劉向《新序.雜事五》提到葉公好龍的故事:「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葉公愛龍意味著徒好奇其名,卻不知其然。
《山海經.大荒東經》:「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夸父,不得復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這段文字明確地提到應龍,應龍幫助黃帝殺死蚩尤、夸父,因此不能回到天庭,以至於人間數次大旱。不得已人們裝扮成應龍舞蹈,或者塑像、畫像祭祀,終得以下雨。三國曹魏張揖編著《廣雅》對於龍的家族開始提出定義,「無角曰螭」,「有角曰虯龍」,「有鱗稱為蛟」。張揖在歷史悠久的字書《爾雅》之後,又編輯《廣雅》。顯然,到了三國時期,龍的形象已經逐漸明確。除此之外,如此不同種類的龍,到了南朝梁的任昉《述異記》提到,「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又千年為應龍」。東漢學者王符提出,龍具有兔眼、鹿角、牛嘴、駝頭、蜃腹、虎掌、鷹爪、魚鱗、蛇身等九種綜合體,龍的形象在東漢已經被清楚描繪出來。
佛教的龍信仰
佛教傳入中國的明確記載為東漢明帝。佛法傳入中國,龍的形象也隨之進入中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龍文化隨著佛教傳入中國更加顯得多元而複雜。佛教《法華經》當中提到八大龍王,龍王信仰正是跟隨佛教傳入中國。所謂龍王,在印度梵文當中稱為「那迦」,乃是棲息時潮濕、雨林地帶的蛇神之王(Nāgarāja),祂們聽聞佛法成為佛教的護法神。《法華經》當中有所謂八大龍王,分別為難陀龍王(Nanda)、跋難陀(Upananda)、娑伽羅(Sāgara)、和修吉(Vāsuki)、德叉伽(Takṣaka)、阿那婆達多(Anavatapta)、摩那斯(Manasvin)、優婆羅(Utpalaka),這些龍王信仰與中國北方旱澇地區龍信仰結合,逐漸與四方信仰合一,出現四海龍王的信仰。民間信仰根據《妙法蓮華經》〈提婆達多品〉提到娑伽羅龍王的八歲女兒深根成熟,得不退轉菩提心,故在民間信仰當中將善女龍王與善財童子視為觀世音菩薩的脅侍。成書於宋初李昉《太平御覽》〈梁四公記〉描述四海龍王故事。〈宋時大理國描工張勝溫畫梵像〉因為地處西南,大小乘皆具備,龍王形象保持印度形象。在元代山西〈永樂宮壁畫〉並未出現龍王形象,宋代武宗元〈朝元仙仗圖〉也未見龍王容貌,顯見龍王在道教內的位階屬於地方性神祇,位階不高,不足以拜謁元始天尊。中國民間宗教逐漸融會的明代以後,譬如《西遊記》裡面出現孫悟空入龍宮取定海神針為金箍棒的故事,四海龍王各有名字,早期龍王行雲布雨的信仰正確寫入小說。《封神榜》哪吒大鬧龍宮的故事也出自於印度神話影響。
龍的繪畫
〈馬王堆一號漢墓T形帛畫〉出土於中國大陸湖南省長沙,帛畫上面彩繪著接引馱侯夫人辛追前往冥府的畫面。畫面上現兩條龍騰飛天際,神人站立於龍身上,值得注意的是龍身有兩翼翅膀,這種龍稱為應龍。《楚辭》云:「應龍何畫?河海何歷?」根據《拾遺記》卷二指出:「禹盡力溝洫,導川夷岳,黃龍曳尾於前,玄龜負青泥於後。」意思是說,大禹竭力疏導川瀆,黃龍在前面擺動尾巴,玄龜則在後方搬運淤泥。
顧愷之〈洛神賦〉長卷多種版本都出現龍的形象,表現出那個時代的龍的普遍形象。「翩若驚鴻,婉若游龍」這個段落出現的群龍,最精采版本是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顧愷之〈洛神圖〉,我們可以看到洛神駕著六龍的鑾車,曹植指出:「騰文魚以警乘,鳴玉鑾以偕逝。六龍儼其齊首,載雲車之容裔。」洛水當中的玉鑾,六條龍齊轡奔騰,鑾車側面的龍騰躍多姿。
陳容 五龍圖(局部) 宋 水墨設色紙本 45.2×299.5cm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圖版來源:開放博物館, CC BY 4.0 International
有關龍畫具有跨文化影響力的是南宋陳容〈墨龍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五龍圖〉(東京國立博物館藏)、〈九龍圖〉(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藏),在台北故宮收藏有〈霖雨圖〉、〈神龍沛雨圖〉及收錄於《雲煙攬勝》中的〈雷雨升龍〉。陳容為南宋進士,善畫龍。陳容表現出龍的老少、形態以及天上、溪流、大海的變化多端的表現。大體表現出神龍見首,雲煙、水氣、浪濤遮掩下的身軀,綿延不已,極盡神祕之能事。(全文閱讀585期藝術家雜誌)
【2月專輯│龍──神獸與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