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世界」尋找落地與連結
2023台北雙年展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由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主辦的第十三屆台北雙年展順延至2023年舉辦,以「小世界」(Small World)為題,由旅居香港的台灣獨立策展人周安曼(Freya Chou)、紐約資深作家與編輯穆柏安(Brian Kuan Wood)和貝魯特當代藝術中心(Beirut Art Center)總監及策展人莉姆.夏迪德(Reem Shadid)共同策畫。對比前幾屆台北雙年展,如2018年的「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和2020年的「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上」,以宏觀論述討論生態議題、地球「臨界區」(Critical Zone)上人類與非人物種的關係和折衝及協商,這次「小世界」並非從先提出一套理論架構展開,策展團隊思辨的是:我們如何因應疫情為生活帶來的劇變──從封城到國境封閉、隔離政策、生死離別⋯⋯,對空間的認知也產生變化,因身體受限而回到自我照護與內在觀照,同時游離在虛擬的線上網絡,在面臨既緊密又抽離的矛盾處境,乃至後疫情時代的集體經驗中,重新看見並校準自己與自我和周遭環境、與世界的關係?
在這樣的脈絡下,此次策展團隊挑戰了有別於以往台北雙年展的另一種策展路徑,從三位策展人之間的密集討論以及與藝術家的對談有機地發展而成,並有意避免給出關鍵字,以無設定展覽子題或章節框架的開放性面向觀眾。如此,「『小世界』的所指為何?」或許成為許多觀眾穿梭於作品之間時縈繞於心的疑問,同時展覽也導引觀者將注意力專注在藝術家與作品本身。此次匯聚近六十位藝術家的一百廿餘件作品(其中共有19件作品為委託製作和新作),並透過聆賞會、音樂駐地研究、即興演奏等多元的公眾計畫,以及策展團隊特別規畫的《小世界線上誌》數位平台,於展期間陸續上線,做為觀眾後續延伸閱讀的常態資料庫,持續揮發、深化此次雙年展的共鳴。
重新看待關係的尺度
穿過北美館的大廳後,在入口迴廊遇到的第一件作品是來自北京的王衛〈鏡子〉,雙面馬賽克瓷磚牆面與長廊落地窗平行,拼貼出的畫面宛如明鏡映射著窗外的景象,幾乎無痕地介入這個通透的空間並將觀眾分隔兩側,同時遮蔽了我們望向另一側的視線,但也因為它的低調無爭以及牆和鏡子之於我們的日常性,似乎得以名正言順地令人接納這道牆的設置和存在。
台裔美籍藝術家歐宗翰「無題(奧塔薇亞與隕石)」攝影系列的三幅作品各別置放在一、二樓展場的不同位置,在我們步入展場時首先映入眼簾的,即是他在微距鏡頭下拍攝女兒指尖上托著一粒隕石碎片,彰顯了「小」與「大」之間尺度上的相對性可以展開的複雜面向以及能夠承載的想像;對歐宗翰來說,他在《小世界線上誌》的〈觀景者(一件持續發展中的作品)〉一文中寫道:「〔⋯〕畫面上相互接觸的人體與天體,儘管經歷不同規模的時間之流,也各自都接受了第一道光的餘暉洗禮,彼此卻早就有所連結。」他的「新墨西哥州的天空」系列和於疫情期間創作的「觀景者」系列則提醒了我們觀看的初衷──對世間萬物以及對存在本身的好奇;在這面展牆後背對背展出現居柏林的維茨克.麥斯(Wietske Maas)的作品〈顛茄與眼睛〉,其色層圖象形成自藝術家透過攝影顯像的材料、日光與植物的共同作用,似一個個巨大瞳孔齊齊盯著觀者,頃刻間反轉了凝視的方向。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黎巴嫩藝術家與醫學生物學家拉哈.塔貝特(Lara Tabet)「十一個破碎海洋」攝影系列上的細菌,來自藝術家在膠卷上注射從黎巴嫩沿海取樣的海水,底片的明膠因為水中微生物的活動產生質變而形成風景畫般的畫面,對應的是該國政治鬥爭下被犧牲的海洋遭私有化、過度開發的現實,並將之轉化為難以忽略的微觀地景。娜絲琳.寇德(Nesrine Khodr)〈分解雕塑〉由舊地形圖、剝落的顏料、塵土、玻璃碎片、紙類包材等物件組成,這些在她貝魯特的工作室──先前做為建築工程辦公室在廢棄後隨著時間逐漸崩解的陳年舊物和建築殘骸,成為她雕塑組裝的材料,由此在物質層面上,它們的同在關係被重新排列為另一種形式,同時象徵著藝術家對黎巴嫩政經局勢的憂患意識。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在位於一樓的「放映單元」八位藝術家/導演的長片中,工作與生活於柏林和第比利斯兩地的泰克拉.阿斯拉尼胥維里(Tekla Aslanishvili),其四十七分鐘實驗型紀錄片〈國中國〉回溯跨境南高加索與裏海地區的鐵路網,如何在複雜的國際政治角力中成為締造有別於國界以外新關係的軸心骨。隨著鐵路沿線居民及鐵道人員的視角與記憶陳述,這些仰靠鐵路網生活及工作的人們相互連結、形塑的群體認同足以超越國族與宗教的對立,卻也在國家權力的掌控下被利用為破壞地緣政治的武器,對照著今日該區域的處境。
如果將展出的每件作品視為一個個不同的小世界的投影(含括它們各自挾帶的議題指向),觀眾要在漫射於展場各處分立的小世界之間不同時空和跨文化的異質語境中找到可以「落地」(grounding)的位置,無疑需要投入相當時間(尤其是影像作品)和理解的意願,才得以接近、清晰底層的現實,尤其是歷經漫長疫情與隔離帶來的孤立而疏離或懸浮的狀態,抑或是在資訊爆炸時代與對網路高度依賴、注意力經濟養成的視覺消費慣習之下,如何能與作品切身共情而不止步於外緣?而有時,我們卻也欲身處在小世界裡築出隔離自己的高牆。
不過,正如人類學家陳如珍在《小世界線上誌》的文章〈聲音:那些讓我們扎根的片刻〉探索如何利用音樂來創造共享的「聲音片刻」(sonic moment),弭平個體間的界線並將彼此聯繫起來,以音樂做為深刻連結的方法,「小世界」在北美館地下一樓展廳特別設置「Music Room」,於展期間推出「前DJ」、「好客幫」、「交聲響音」三場公眾計畫,訴諸情感交流和互動的流動場域,並於非演出期間播放各場活動的聲響紀錄。我們不難發現,在展場中作品之間音樂聲響與視覺藝術相輔相成的沉浸空間,提昇了觀者的感知維度與感性經驗。(全文閱讀586期藝術家雜誌)
【3月專輯│第十三屆台北雙年展+2023泰國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