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不安的臨在,展現柔韌
第六十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袁廣鳴:日常戰爭」
由台北市立美術館主辦的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自2015年以來開啟單一藝術家展覽的模式。今年第六十屆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由台灣錄像藝術先驅袁廣鳴代表參展,展覽由華裔美籍策展人陳暢(Abby Chen)策畫,以「日常戰爭」為題,除了代表性的〈棲居如詩〉、〈佔領第561小時〉、〈日常演習〉等作之外,更帶來結合新技術創作的兩件新作〈日常戰爭〉與〈扁平世界〉,在藝術家富含寓意和批判思考的影像詩學中,交織訴說出潛伏於日常環境的各種衝突,隱喻當代人類的處境與生存狀態──疫情之後世界繼續推進,國際動盪迭起,盤根錯節的歷史恩怨與對立關係升級成戰爭,氣候變遷和生態危機,資訊戰與科技焦慮……,在日常貌似平靜的正常生活表象下,實則無時無刻不面對著不安與不確定性,同時喚起的是對於安身棲居的憧憬、反思「家」的意義與可能性。 袁廣鳴表示,〈日常戰爭〉其實在2019年就已經大體構思完成並開始製作,此次同名展覽與後來全球態勢的對應抑或對本屆威尼斯雙年展主題「處處都是外人」有所呼應均實屬巧合。不過從後設來看,不啻是一個洞察機先的藝術預言,得以連結威尼斯雙年展的國際觀者對此共鳴,開幕後也陸續獲多家國外藝術媒體報導推介和好評。
©TFAM of Taiwan Collateral Event 2024
步上台灣館展場普里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rigioni)通往二樓的古老石階,還未進到展場前,耳裡傳來令人不安的空襲警報聲響迴盪在樓梯間,隨即映入眼簾的是黑盒子中巨大的投影,袁廣鳴的〈日常演習〉台北市杳無人跡的空拍場面矗然在眼前,影像的前方放置了幾張像是海灘會擺放的白色木製躺椅,與作品中隱含的壓迫與威脅之感產生了一種不合時宜的奇妙張力。同時展場的另一側〈在我們的遠方是什麼?〉素描中的人物並排而坐、戴著護目鏡,齊齊望向畫面之外觀者無從得知的景物,而他們也正是坐在造形類似的椅子上,令人不由得思忖著其中的關聯性。突然間思緒猛的一聲巨響瞬間拉回展場,尋找這令人驚魂未定的動靜,發現是從另一小展間中的一張餐桌裝置〈預言〉傳出來的。為了緩解被嚇一跳的尷尬轉而關注桌上擺設,看到玻璃高腳杯內的酒水兀自搖晃,惶惶不知下一次何時爆開的巨響。
「袁廣鳴:日常戰爭」中位於展覽主場的兩件大型投影〈日常演習〉和〈佔領第561小時〉是在陳暢建議下的安排,訂定整體主調。〈日常演習〉超現實或如電影場景的無人空城,是袁廣鳴以五架空拍機同時於台北市區五條主要幹道正上方、以監控式的鏡頭拍攝記錄每年實行的「萬安演習」。藝術家指出在台灣鄰近的國家,應只有韓國的民眾有這樣全國性防空演習的記憶;影像中的奇觀場景同時影射戰爭的威脅和隱慮,卻是台灣的人們熟悉的日常。〈佔領第561小時〉是袁廣鳴應學生之邀拍攝,記錄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訴求為家園尋求一個更好的未來,近一個月的佔領行動中也將議場化為參與者臨時的居所。關於〈佔領第561小時〉,袁廣鳴在訪談中表示事實上一開始並無意展出這件較具政治意味的作品,是陳暢點出了在他的錄像作品中,這件是唯一有人在內的,而人則代表了希望和生機,「雖然情況不容樂觀,但是人還是可以經過努力去改變某一些現實」,另一方面,萬安演習其實也帶有國家規訓力量的象徵,學運則是人民抵抗的另外一個方向,兩件作品在輪番的播映下達到一種平衡。
©袁廣鳴,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FAM of Taiwan Collateral Event 2024
設置在影像左側牆面的〈在我們的遠方是什麼?〉可說是進到下一展間前,承上啟下的巧妙安排。這件黑白素描的原型來自一張攝於1951年的歷史照片,裡面的人物並不是悠閒的度假者,而是觀看核試爆的美國高階軍官,這張照片也啟發了袁廣鳴2018年的作品〈向光〉。這幅坐等觀看試爆的畫面或許也會令人聯想到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去年的好萊塢大片《奧本海默》劇中的原子彈試爆排場,鏡頭外的強光昭示著毀滅性武器的誕生和冷戰以降的核威脅時代。而這樣的危險狀態,距離我們其實並不遙遠。
〈棲居如詩〉作品設置於一類居家空間,影像內外皆營造出中產階級家中的客廳擺設,然而觀看著面前的循環爆炸影像,夾雜展場背景音中隱隱傳來的〈日常演習〉空襲警報聲、戒備著〈預言〉不知何時會突然發作的巨響(同時逐漸適應/接受這個不舒服的干擾)。在這裡所謂的「家」,並不使人感到安穩。
左側空間則展出展覽同名新作〈日常戰爭〉,有別於2014年的〈棲居如詩〉以仿真模型拍攝,袁廣鳴此次使用自行研發的單軸線性「運動控制系統」配合程式精密控制,並打造出1:1的套房實景──房間主人設定為中年單身的中產階級男性,從架子上擺放的書籍來看可以推論他應是一名知識份子。隨著直線前後移動的鏡頭拉伸,在無預警地一聲玻璃窗碎裂,同時桌上的電視螢幕開始播放電玩YouTuber談笑風生的戰爭遊戲影像畫面,之後屋內被未知的外部襲擊逐漸破壞殆盡,直到房間如戰後廢墟般狼藉,最後緩慢地復歸至原貌,主人卻始終缺席。袁廣鳴以這一個荒謬的現實場景,將戰爭的概念擴展至當代社會中各種壓迫與矛盾,隱喻戰爭的狀態已然在人們的生活中,成為一種常態;而袁廣鳴影像作品本身的視覺美感,讓作品彌漫著冷凝的詩意。
©Marco Bottigelli / Coastal road in Madeira, Portugal via Getty Images
另一件新作〈扁平世界〉是袁廣鳴在媒材技術上的一次全新嘗試,包括首次在影像作品中配樂,展現他對科技的態度與反思。〈扁平世界〉形式上與過去一貫的往前、直線的鏡頭一致,影像內容組成均採用Google街景(Google Street View)的資料庫製作,透過人工智慧(AI)運算搜圖並投入大量人力與勞動,創建出一動態超時空縮時(Hyper-lapse)的道路序列影像,袁廣鳴指出這部新作「屬於一種資料庫的動態影像/錄像,而這樣的『新公路電影』,也反映出現代科技當中身體的缺席」,像是Google地圖與Google街景的出現大幅影響人們對世界的認知,瞬間的虛擬移動改變了人、地理與距離的關係,當實體的距離消失,而地方之於人的文化歸屬和記憶也無法累積和感知,使這些地圖上的地點成為無身體經驗的「非地方」(non-place)的影像空間。〈扁平世界〉中可以看到從台灣的街景出發,行經的城市與鄉鎮、山區、海邊、荒野,藉由程式搜尋世界上類似的街景串接形成一個不斷往前的迴圈風景。袁廣鳴在這件作品中呈現了當代科技與速度、身體性與距離之間的矛盾性,科技的發展進步卻導致某種失效,所見之景也變得均一扁平。在此,似乎也照見袁廣鳴一直以來的創作實踐對棲居和家的概念、憂患於未來的藝術關懷。
袁廣鳴的創作多從個人生命經驗提取,從父親隨國軍遷台的戰亂創傷與失根的記憶之於藝術家自身的成長經歷和內在困惑,投影出的是台灣在地緣政治下的現實氛圍與景況。因為父親的影響,他對家/家鄉的概念保持一種不安(Uncanny)的狀態和覺察而不致遺忘,體現在對日常生存狀態的探問;或許我們可以說,袁廣鳴對這樣的不安保有一種臨在的意識,從而對不安的正視和凝視中尋找其他可能,使他的作品同時具有矛盾的特質與多重性的思辨,例如:〈扁平世界〉創作從傳統的攝影機實拍嘗試跨度到虛擬的介面,對當代科技的思考和運用卻是反向的操作與探索;〈棲居如詩〉爆炸的循環回放和〈日常戰爭〉影像最後過渡回最初完好的狀態,也可以是一種重生。
誠如陳暢在公眾論壇「如島嶼思考」中提到的,面對離散境遇或孤立無援時「家是找到和賦予勇氣的所在」,策展人提陳出袁廣鳴作品中的積極面向;她說藝術家在曾經做為監獄規訓空間的普里奇歐尼宮展出,讓它在當代成為自由發聲的場域,也希望藉以提供人們重新思考台灣作品在全球語境下呈現的意義。(全文閱讀589期藝術家雜誌)
【6月專輯│第六十屆威尼斯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