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洋名作照見時代之眼
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
奇美博物館/2024年5月2日~9月1日
眾所矚目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5月2日在台南奇美博物館盛大開幕,繼上海、首爾、香港來到亞洲巡迴最後一站第四站的台南,也是這座倫敦國際級美術館成立兩百年來首次來到台灣展出。這場從文藝復興到印象派橫跨四百餘年的國際西洋繪畫大展,匯聚了波蒂切利、貝里尼(Giovanni Bellini)、拉斐爾、提香、卡拉瓦喬、林布蘭特、維拉斯蓋茲、哥雅、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泰納(J. M. W. Turner)、康斯塔伯(John Constable)、柯洛(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塞尚、莫內、雷諾瓦、高更、梵谷等五十位名家的五十二件原作真跡,提供台灣民眾與藝術愛好者極為難得的機會親炙藝術史代表性佳作,在開展前便受到廣大關注與期待,而開展不到兩週便已突破三萬人次參觀,可見其熱烈程度。
倫敦國家藝廊館長加百列.芬納迪(中)、奇美博物館董事長郭玲玲(右4)、奇美博物館館長許家彰(右3)與策展團隊成員於開幕記者會合影(圖版提供:奇美博物館)
這場英國倫敦國家藝廊與奇美博物館共同主辦的展覽為期長達四個月,展期結束後作品也將回國返還館藏,在今年倫敦國家藝廊建立滿兩百週年的時機,無疑示範了一次國際藝術和文化交流與建立館際專業合作關係的推廣策略。在5月即將迎來兩百週年館慶(NG200)之前,倫敦國家藝廊館長加百列.芬納迪(Dr. Gabriele Finaldi)特別偕同一級主管親赴奇美博物館參加展覽開幕,奇美博物館館長許家彰致詞時說道:「很開心可以在英國國家藝廊兩百週年的歷史性時刻參與這個經典大展,更榮幸能夠成為英國國家藝廊指定的台灣唯一合作館所,這說明奇美博物館已成為台灣民眾認識世界文化歷史的重要平台;希望透過我們一次又一次引進國際大展,增進南台灣國際交流的機會,也為國人開拓寬廣視野。」
芬納迪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我們挑選的作品希望可以宏觀且廣泛地呈現倫敦國家藝廊的典藏,包括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一直到20世紀初的這些作品。除了時間軸之外,我們也希望這些作品可以代表不同的歐洲藝術傳統,包括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等的藝術創作。此外,它們也必須是藝術大師的作品〔…〕。其實過去兩百年以來,我們一直努力將藏品與大眾分享,如今有機會將作品帶到亞洲,並與台灣的觀眾分享。透過這個展覽,一方面希望更多人認識倫敦國家藝廊,另一方面也希望開啟更多未來合作機會,並藉由這樣的珍藏展增進彼此的認 識。」芬納迪並提到,近年奇美博物館曾分別與倫敦的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和國家肖像藝廊(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合作過展覽,在良好的口碑和經驗保證之下,雖然此次籌備時間相對有限且是首度來台灣展出,他仍肯定這次展覽的品質,也相信將會是一次美好的合作。
由此,「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可以說有意映現出代表倫敦國家藝廊珍藏的縮影,如何以代表性的五十二件展品貴精不貴多地梳理出該館兩 百年來的收藏方針以及發展歷史,也是在觀賞這些西洋美術傑作的同時值得注意的一個策展方向。
此次在台灣的展覽以時間軸與地理區域為經緯軸線,將內容分為四大單元:一、「人文的甦醒:歐洲文藝復興繪畫」,二、「從王室到平民:巴洛克繪畫」,三、「探索與創造:壯遊風潮」,四、「光線與色彩:印象派繪畫」。展出作品中時間最早的創作為15世紀下半葉來自義大利南部的畫家安托內羅.達.梅西那(Antonello da Messina)的〈書房中的聖傑洛姆〉,最後以印象派大師莫內的〈鳶尾花〉作結,隨著前後超過四百年的時間跨度,回顧藝術史階段性的重要時期,前三單元並再下分子題,以關鍵藝術家與時代轉折/區域流派點題,另一方面也與奇美博物館常設展「藝術廳」中自13世紀至20世紀的西洋藝術脈絡遙相呼應。
安托內羅.達.梅西那 書房中的聖傑洛姆 約1475 油彩椴木板 45.7×36.2cm 倫敦國家藝廊藏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波蒂切利 聖澤諾比烏斯的三個奇蹟 約1500 蛋彩木板 64.8×139.7cm 倫敦國家藝廊藏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走進第一單元展場,觀者首先見到的是位於動線右側以宗教主題為主的作品,左側則為古希臘羅馬神話題材與肖像繪畫。展覽一開始即以文藝復興的影響為著 眼,鋪墊藝術審美如何從中世紀奉神與信仰為中心逐漸轉為人文主義的精神,同時這波風氣的回響從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威尼斯來到北方的低地國地區,也在接下來第二展間和第三展間的作品逐一呈現。開場的第一件作品梅西那〈書房中的聖傑洛姆〉雖仍是描繪天主教聖人,但對主角有更為人性化的描寫:將《聖經》從希臘文翻譯成拉丁文的聖傑洛姆(Saint Jerome)在自己的書房中閱讀,桌子和書櫃上擺放著各種私人物品,前景階梯上的鷓鴣、孔雀、銅碗則分別象徵真理、永恆、純潔。畫作尺幅雖小,但細節的刻畫和空間透視的景深俱足,有諸多可以進一步探討的線索。以〈春〉、〈維納斯的誕生〉等代表作知名的波蒂切利,在此展出的是他晚年以15世紀佛羅倫斯主教聖澤諾比烏斯(Saint Zenobius)生平事蹟創作四幅系列畫作之一的〈聖澤諾比烏斯的三個奇蹟〉。他以通常做為臥室裝飾的彩繪壁掛(spalliera)長方橫幅呈現主教如聖人般行使神蹟的故事,場景中也描繪了當時佛羅倫斯的建築,為事件提供舞台之外,甚至能透過藝術家精準捕捉到的建築特徵指認出現實中的城市空間位址。貝里尼作於1480年代的〈聖母子〉中,瑪利亞柔和的姿勢使她富含人性,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是,畫家在聖母身披的藍色斗篷所使用高品質的群青(ultramarine)顏料提煉自青金石,在當時是相當昂貴的畫材,顯示出委託者不凡的身價與地位。
拉斐爾 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加瓦聖母) 約1510-1511 油彩木板 38.9×32.9cm 倫敦國家藝廊藏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拉斐爾為歐洲藝壇帶來無遠弗屆的影響,此次展出的〈聖母子與施洗者約翰〉(又名〈加瓦聖母〉,取自該作先前的所有者加瓦男爵〔Lord Garvagh〕),充滿畫家的精心安排,除了聖母扭轉身體的坐姿,畫中三人交織的視線反映出內心的活動與相互的牽絆,小耶穌和施洗者約翰雙手形成的空間為構圖的中心,與聖母的姿勢形成一個穩定的幾何結構,加上背景建築物兩側拱窗的線條和陰影,更突顯了聖母的臉龐與身形以及沉思、神聖的和諧氛圍。相對於重視素描與線條的佛羅倫斯繪畫,16世紀的威尼斯畫派代表畫家提香更傾向色彩的營造與表現。在提香廿多歲時創作的〈女士肖像(來自達爾馬提亞的女士)〉中,主角是一位似乎相當有文化素養的女性,她以正面直視觀者,自信地展示一件側面半身浮雕肖像,賦予了肖像人物更具個性的展現,真人大小的畫幅和寫實的衣著也使之極具存在感。在當時的威尼斯鮮少有女性肖像畫,提香無疑樹立了新的典範。
提香 女士肖像(來自達爾馬提亞的女士) 約1510-1512 油彩畫布 119.4×96.5cm 倫敦國家藝廊藏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楊.荷賽特 年輕公主(丹麥的多蘿西亞?) 約1530-1532 油彩橡木板 38.2×29.1cm 倫敦國家藝廊藏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在「楊.荷賽特與北方文藝復興」子題中,以肖像畫知名的楊.荷賽特(Jan Gossaert)在〈年輕公主(丹麥的多蘿西亞?)〉中對小公主華貴服飾有鉅細靡遺的描繪,這位女孩推測為丹麥流亡國王克里斯蒂安二世(Christian Ⅱ)的女兒多蘿西亞(Dorothea),作者並以她手中倒轉的金色渾儀暗示其身世背景。除了王室與貴族階級的肖像畫之外,展覽也展出描繪庶民生活的作品:喬基姆.布克雷爾(Joachim Beuckelaer)的兩件「四元素」系列〈火〉、〈水〉,分別描繪16世紀的漁獲市集和廚房場景,充滿各種肉品食材與日常忙碌的一般百姓,當中隱喻的《聖經》主題也表示出宗教信仰仍是人們世俗生活的一部分。
第1單元「人文的甦醒:歐洲文藝復興繪畫」展區一景
(圖版提供:奇美博物館)
第二單元「從王室到平民:巴洛克繪畫」聚焦17世紀南方巴洛克(西班牙、義大利)和北方巴洛克兩種風格的表現,分別以卡拉瓦喬與林布蘭特為代表。對宗教改革的反動間接促成巴洛克風格的流行,從義大利逐漸傳至其他天主教國家,在藝術、文學、建築、音樂與戲劇表演領域皆有豐富的展現,繪畫方面多見以光影對比和飽滿的色彩營造戲劇效果、情感表現力和動態感,而北方國家在基督新教與中產階級興起的社會背景下呈現更為內斂的內涵,也拓展了入畫的題材,出現描繪平民風俗與自然風土的主題。
卡拉瓦喬 被蜥蜴咬傷的男孩 約1594-1595 油彩畫布 66×49.5cm 倫敦國家藝廊藏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林布蘭特 六十三歲自畫像 1669 油彩畫布 86×70.5cm 倫敦國家藝廊藏
©The National Gallery, London
展覽展出相當經典的重要作品。倫敦國家藝廊最早收藏的卡拉瓦喬三幅畫作之一〈被蜥蜴咬傷的男孩〉充滿戲劇張力,男孩驚恐的反應與動作映襯著前景細緻描繪的瓶花、水果靜物,產生強烈的反差,在在突顯出畫家卓越的繪畫技巧和創新思維,更提供寓意豐富的想像與解讀空間。林布蘭特的〈六十三歲自畫像〉是他在1669年離世前所繪製的三幅自畫像之一,呈現在觀者眼前的是畫家反覆透過對自身的凝視如實呈現臉部歲月的痕跡,實踐著對光影和色彩的琢磨及研究,直到生命的盡頭,而林布蘭特之所以雋永,或許原因之一正是基於他即便晚年潦倒,對探究繪畫本質的本心依然未曾止息。〈約翰.斯圖亞特勛爵和他的兄弟伯納德.斯圖亞特勛爵〉可謂范戴克英國宮廷肖像畫的縮影,表現出人物的雍容華貴與優雅氣質,他們的站姿和衣著色彩對比鮮明:左邊的約翰.斯圖亞特(Lord John Stuart)輕鬆地站著,神情似乎陷入沉思,而他的哥哥伯納德(Lord Bernard Stuart)一派自在地展示服飾與配件,傲然直視觀者。這幅真人比例的雙人肖像畫有可能是斯圖亞特兄弟準備在1639年開啟一趟為期三年的歐陸旅程前的紀念委託畫作,不過因為缺乏其他實證,無法確認他們最終是否成行;不久,1642年爆發英國內戰(清教徒革命),效忠王室的兩人先後殉於戰場。
范戴克 約翰.斯圖亞特勛爵和他的兄弟伯納德.斯圖亞特勛爵 約1638 油彩畫布 237.5×146.1cm
倫敦國家藝廊藏 於第2單元「從王室到平民:巴洛克繪畫」展區一景(圖版提供:奇美博物館)
接下來在第三單元「探索與創造:壯遊風潮」中,背景來到英國18世紀從貴族青年子弟「壯遊」(Grand Tour)教育養成傳統逐漸普及到富有中產階級、文化交流鼎盛的時代。在這一展區可以欣賞卡那雷托(Canaletto)的兩件作品〈威尼斯:卡納雷吉歐區入口〉和〈威尼斯:城堡區聖伯多祿聖殿〉,他對水都城市風景的精準描繪受到英國收藏家的喜愛;哥雅的〈依莎貝爾.德.波爾塞爾女士〉則是屬於英國在19世紀初發現西班牙繪畫之後所收藏的第一批西班牙藝術家作品,也象徵了英國收藏家的眼界與收藏版圖的拓展。(全文閱讀589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