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於體現時代風貌的風俗畫家
朝鮮王朝後期宮廷畫員金弘道
朝鮮王朝若以延續全州李氏的本貫來看,時間涵蓋末期高宗稱帝、建立君主立憲制並改國號為大韓帝國,自14世紀末至20世紀初共五百一十八年,歷經廿六代君主,為韓國國祚最長的朝代。朝鮮王朝後期第廿一代及第廿二代君主英祖與正祖在位的七十六年(1724-1800),社會穩定,經濟活絡,是奠定韓國邁入現代化城市發展的重要時期。兩位君主不僅寫有一手好字,更是極力推展文學與藝術發展的推手,因此此階段除了有將兩位君主的統治時期合稱為英正時代以表推崇敬意之外,更有將此文化空前繁榮的時段形容為「朝鮮的文藝復興時代」的說法。
首爾國立中央博物館於今年3月甫告落幕的「蕩蕩平平─書畫的力量」,是一檔適逢英祖即位三百週年推出的特展。展名係以英祖任內推行平衡各黨爭勢力的蕩平政策為命名發想,展覽聚焦在英祖及繼承其施政方向的正祖如何運用書畫做為溝通管道,實現穩定社會發展的願景及成果上。展出作品由此包含宣揚國家政策的書籍、詩詞,以及正祖親近臣民所提筆書寫的往來信件;宮廷畫員描繪的君主和官員肖像,還有以賢君形象巡幸等主題的描繪更是囊括在內。值得一提的是,自英祖在位時即進入監督宮廷畫事圖畫署服務的金弘道,擔任宮廷畫員的時間涵蓋英祖、正祖及繼任的純祖執政期間,尤以自世子起便與其建立深厚情誼的正祖為主要服侍對象。展出作品〈朱夫子詩意圖〉原為八幅屏風,現僅存六幅,該作是金弘道依據南宋理學家朱熹謂之《大學》的八項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主題描繪,並做為1800年的歲畫呈獻給正祖。
朝鮮歲畫猶如中國年畫,於新春時貼附門上,可為一整年趨吉避凶。朝鮮王朝的宮廷歲畫由圖畫署掌管相關事務,宮廷畫員於每年年底繪製完成隔年的歲畫後會分送給各宮殿、宗室、宰相、近臣等,共同祈求新年能迎來好運以及預防災難和疾病的發生。歲畫的主題往往以門神秦叔寶、尉遲恭與鎮宅驅魔的鍾馗,又或是帶有吉祥寓意的喜鵲等動物為主。〈朱夫子詩意圖〉以朱熹的詩句及其弟子熊禾的註解詮釋《大學》的內容做為歲畫主題,如此畫作過往並不常見,金弘道可能是考量到正祖尊崇朱子學、重視實學思想,甚而在1799年選輯《朱子大全》中的四百一十五首詩歌出版《雅誦》並視其為詩歌典範,藉以改革彼時朝鮮衰弱的文風,因此才特意選擇描繪相關主題,用以進獻君主。有趣的是,在這樣的主題安排下反倒可以進一步窺探金弘道理解朱熹詩句的個人觀察,以及如何擇選內容來宣揚正祖推崇的理念。例如第八幅屏風題詩〈石廪峰次敬夫韵〉,詩作:「七十二峯都插天,一峰石廩舊名傳。家家有廩高如許,大好人間快活年。」重重遠山孤寂的意境與近景人群相互照應的生活情景形成巨大對比,金弘道透過敞開的窗戶與半開放的院子鋪展出裡外空間不同的景象。不論是揚穀、舂米或是掃除、圍觀的人們,皆各司其事,繁忙的身影體現糧食富足的百姓生活,而此欲呈現的正是受到統治者善政的庇護下,臣民安居樂業的理想景致。
〈朱夫子詩意圖〉是正祖在世時的最後一年歲畫,除了可以看出金弘道純熟的山水表現,他對於人物姿態與生活細節的體察似乎更為突出。事實上今天提到金弘道時,正是以其風俗畫的名氣最為人所熟知,他與弟子申潤福、金得臣被譽為朝鮮風俗畫的三大畫家。做為宮廷畫員,金弘道自然繪有君主肖像「御真」、記錄遊行等活動場景的「班次圖」以及自英祖起於國家禮制五禮必定留下圖象紀錄的「稧屏」等主題畫作。例如〈平安監司饗宴圖〉記錄平安道知事就任時舉辦的宴會場面,畫面主軸雖然聚焦在盛大的慶典與宴席活動,細看人物卻能發現不少如酒醉倒地不起的書生和人物間相互爭執等的凡人俗事與趣聞。金弘道出身於生活不算富裕的中人家庭,然而自小展露出色的繪畫天賦,以及自六、七歲起師從文人畫家姜世晃,讓他的繪畫長才得以完整發展。據資料顯示,姜世晃汲取南宋文人畫與超脫時代汲取西方繪畫技法描繪的真景山水很大程度地影響金弘道的創作表現,他亦在老師的推薦下順利於十幾歲進入圖畫署當起宮廷畫員。(全文閱讀590期藝術家雜誌)
【7月專輯│宮廷畫家的突破與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