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昇 以台式符號訂製時代想像
撰文│陳玟妤.圖版提供│李育昇(藝術收藏+設計 2024年7月202期)
從劇場服裝設計師到塑神師,李育昇以高級訂製服的精神,於其具高度工藝辨識度與搶眼風格的服裝設計中,傳遞對時代的關懷與想像。他自歷史、性別、台灣特有種、卡漫文化、時尚等多重角度,豐富了台灣的視覺語彙庫。在劇場中,他如施展魔法,靈活運用生活中的媒材,將文本中的角色提煉為一個個令人難忘的造型;於民間信仰領域,他為信仰注入當代價值,推動轉型正義,使信仰與藝術互相守護延續,展現多元與包容,也化為走向未來的動能。
李育昇
CK拍攝
問:在神明、神將的視覺表現上,你還運用了哪些台灣化、更體現當代精神的元素?
答:最近完成、現於龍潭大廟龍元宮的一對小仙童是神農的駕前仙童。民間信仰在台灣有400年歷史,如果能賦予祂近代意義,那便是作為台灣特有種生物的守護神。我在小仙童身上堆疊許多龍潭當地的特有種,包括台灣萍蓬草、龍潭莕菜等元素。
我設計的神將主要還是從傳統戲曲的形象演變而來。傳統戲曲強調人的佈局,講究中軸線,我在做戲劇角色造型時最在意頭部的設計,設計神明形象時則花最多工夫在中軸線。像是七爺八爺身上的金鎖牌,牌上刻有繁體字的「臺」字紋,底下也有「TAIWAN」字標。我的神將還結合了機器人裝甲的概念,稱為「電氣神將」,「電氣」一詞來自於日語漢字。在民間信仰科儀上,謝范將軍在開光後便從物件成為了宗教文物,不能隨意拆卸身體,然而電氣神將在巡演前後需要拆卸、重組,於是以謝范將軍的小型神像偶頭為入神信物,出巡時再置於整座大神尪仔的玻璃殼護心鏡內,宛如《新世紀福音戰士》的駕駛艙。雖然我在結構、紋飾、符號有所調整,也從現代角度去考量了作品和穿戴者身體之間的關係,但關鍵形式上仍遵循傳統,讓懂行人士明白,他們在意的形式和傳統,也在新的手法或符號中被保存下來。
電氣神將千里眼順風耳——「天」
汪德範拍攝
電氣神將採藥煉丹童子——「人」
李育昇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