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巴黎奧運與法國當代藝術圈的串聯
從國際賽事到地方體育的展演共鳴
在萬眾矚目的2024巴黎奧運即將開場之際,花都同時帶頭登高一呼,將全法國許多美術館、博物館變身為藝術與運動命題的各式展場,涵蓋自現代藝術、當代藝術、建築、設計⋯⋯,到從歷史、女權、種族等面向來看奧運,即使完全不踏入巴黎的賽場,也能沐浴於「文化奧運」在各處爭鳴的夏季體驗。本文特別聚焦其中的當代藝術特展,透過巴黎兩檔藝術家大型個展,以及分別在馬賽和在大巴黎地區雙雙由數間藝術機構共同串聯的兩場大型展演活動,一探在躬逢今年巴黎奧運盛事,法國當代藝術圈如何同時全面啟動。
「滑」進巴黎現代美術館
2024巴黎奧運是滑板運動成為正式競賽項目的第二屆奧運會。坐落在巴黎滑板運動聖地「圓頂」(Dôme)一旁的巴黎現代美術館(Musée d'Art Moderne de Paris),推出滑板攝影祖父級藝術家阿里.馬科普洛斯(Ari Marcopoulos)個展(展期至8月25日)。馬科普洛斯除了早在近半個世紀前就結識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傑夫.孔斯(Jeff Koons)等知名藝術家,此外,他更見證紐約地下文化圈無數樂團、嘻哈音樂歌手的傳奇故事。此次在巴黎現代美術館的個展首次以裝置形式放映館方於2021年收藏的〈棕色包〉一作,圍繞著這件作品,馬科普洛斯以如同人類學家的視角,戴上反主流文化的稜鏡,透過篩選出的約四十件館藏作品與其攝影作品進行比較,重新詮釋、解讀這些收藏。1993年在紐約拍攝滑板族群的8釐米影片畫面,直到廿五年後,被遺忘的底片才送去沖洗並數位化,之後剪接成〈棕色包〉。一幅當年紐約年輕滑板族群的肖像得以重現,攝影無疑是滑板文化傳說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右/阿里.馬科普洛斯 棕色包 1994 / 2020 黑白有聲8釐米錄像 7'21" 巴黎現代美術館藏
除了運動與身體,建築也是其中關鍵。曼哈頓下城的摩天大樓和封閉的街道、布魯克林大橋橋下的滑板聖地、現已不復存在的世界貿易中心⋯⋯,影片如同那個時代的縮影,消失和殘留的感覺穿插黑白攝影和動態影像,記錄下飄浮在空中的運動身姿。藝術家捕捉到的片刻有一種不經意的美感,又像芭蕾舞旋轉、跳躍的優雅,滑板猶如身體的延伸與瘋狂的能量融合。馬科普洛斯挑選出的館藏作品中,有塞撒(César)和伊薩.根澤肯(Isa Genzken)的作品、攝影家布拉賽(Brassaï)1930年代初拍攝的巴黎街頭塗鴉,以及爵士女伶朱麗葉.格雷科(Juliette Gréco)和天才爵士小號手邁爾斯.戴維斯(Miles Davis)當時年紀輕輕的情侶兩人在巴黎街頭的爵士傳奇照片。街頭的身體同樣與城市建築互為表裡,它們也都是藝術家一生始終迷戀的主題。
舞動肉身材料
美國藝術家馬修.巴尼(Matthew Barney)卅年前曾經與巴黎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Fondation Cartier pour l'art contemporain)共同製作其著名的錄像「懸絲」系列首部曲,這位差點成為專業美式足球員的藝術家,在今年巴黎奧運之際帶著新作「第二輔助」系列再次來到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展出(展期至9月8日)。
「第二輔助」錄像裝置將主展間轉化為體育場,像美國國家籃球協會(NBA)比賽球場中央上空懸掛著大型螢幕,鮮紅的地毯上有一個被矩形一分為二的卵形圖案,是一再出現在巴尼不同作品中同時暗喻體育和性器的符號。長一小時的錄像中,包括藝術家本人在內的十一位「不年輕」的表演者演出一系列啟發自1978年一起意外慘劇的編舞動作:在奧克蘭突襲者隊對抗新英格蘭愛國者隊的美式足球比賽中,兩位球員發生猛烈衝撞,導致黑人球星達里爾.斯廷利(Darryl Stingley)終生癱瘓,媒體上不斷重播的悲劇銘刻在年輕藝術家的腦海中。白鬍子的巴尼穿著奧克蘭突襲者隊的隊服在地上翻滾,似乎因遭受無形的力量而感到痛苦。藝術家研究身體,關注比賽的每個元素,從訓練、賽前儀式到撞擊時刻,乃至媒體對碰撞本身的無情重複,如身體創傷後產生的結締組織,將我們目睹致命力量的窺視慾望與身體的脆弱性所激起的焦慮結合在一起。此外,影像中液體飛濺,狂熱的運動員尖叫,身體扭曲和旋轉,充滿泥水的溝渠⋯⋯,顯然是巴尼1990年代成名創作元素的回歸:黏性物質、超現實主義儀式、帶有色情色彩的身體恐怖,成就一種探索死亡的奇觀。
巴尼當年大量使用凡士林、青銅、合成聚合物創作雕塑裝置,新作則首次使用陶土,以材料的彈性、強度和脆弱性來召喚身體的極限,紀念又病理化地回溯這起球場意外事件,同時探討時間和老化的問題。如其一貫的做法,錄像中的元素跳脫螢幕,成為雕塑裝置作品,模糊了藝術家建構的電影敘事與物質之間的距離。其他展間則展出巴尼的陶土雕塑、早期的「繪畫限制」錄像系列,以及用陶土材料在現場「繪出」的新篇章。
這位運動員藝術家,早期運用體育元素批評美國文化中的沙文主義,雕塑融入大量運動相關物件;而完全沒有出現足球的新作展示了真實暴力及其再現的複雜重疊,巴尼以運動語言審視體育競賽和充斥當前美國社會的暴力,以及身體這個「材料」的病理化修復。
集體運動、串聯
匯聚南法馬賽三大重點博物館:南方大區當代藝術典藏中心─當代藝術城(Frac Sud - Cité de l'art contemporain)、歐洲與地中海文明博物館(Mucem)、馬賽當代藝術館([mac]),由南方大區當代藝術典藏中心─當代藝術城推出的「功績、傑作」系列展覽,以及匯集大巴黎地區十三間當代藝術機構(基於40多年來,匯集大巴黎地區藝術中心、博物館、藝術學校、藝術家團體、基金會等34家當代藝術機構的TRAM─巴黎與法蘭西島大區當代藝術聯盟〔TRAM Réseau art contemporain Paris / Île-de-France〕網絡),跨領域針對全民設計的藝術展覽、表演、放映和研討會等各式活動的「大都會」(La Métropolitaine)計畫,均獲得法國文化部、體育部以及奧委會合作下的「文化奧運」(Olympiade Culturelle)官方標誌,其多元紛呈的展演活動在2024巴黎奧運之際在全法國各級藝術機構展館上演。
就馬賽的三間重點文化機構推出的「功績、傑作」而言,不同機構以各自擅長的角度思辨藝術與體育兩者的關係。南方大區當代藝術典藏中心─當代藝術城以「榮耀時刻」為題,聚焦運動中的英雄主義(展期至12月12日);馬賽當代藝術館「展覽上的畫作」透過不同媒材作品中的運動命題,思考「再現」的問題(展期至9月8日);歐洲與地中海文明博物館的「獎盃和文物」轉而運用藝術家的作品與館藏,以及如從國家體育博物館借展的文物進行對話,探討如同一種古老神話的體育運動信仰(展期至9月8日)。(全文閱讀591期藝術家雜誌)
【8月專輯│2024巴黎文化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