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沃荷鮮為人知的心靈特寫
安迪.沃荷─絲絨憤怒與完美事物
柏林新國家美術館/2024年6月9日~10月6日
6月的德國日照時間逐漸增長,晝長夜短,夜幕總在晚上9時後才緩緩降臨。在這和煦溫暖的季節裡,有許多街頭活動,也是國際的「驕傲月」(LGBT Pride Month),全球許多城市都選在此時舉辦同志大遊行,支持性別平權、多元友善的理念。而在德國多處也有集會和慶祝,切合此主軸,位於柏林的新國家美術館(Neue Nationalgalerie)推出「安迪.沃荷─絲絨憤怒與完美事物」(以下簡稱「絲絨」),呈現知名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個展,揭開他不為人知的作品,以及流動的性別認同光譜。
柏林新國家美術館大廳展場挑高入口的主題牆上印著2張黑白肖像照片,
一張憂鬱帥氣,一張豔麗逼人,兩張都是安迪.沃荷。
(攝影:劉蘭辰)
重新認識普普藝術大師:社會眼中與私下的安迪.沃荷
「絲絨」展覽名稱致敬艾倫.唐斯(Alan Downs)著作《絲絨憤怒:一位同志男性在直男社會成長的痛苦》(The Velvet Rage: Overcoming the Pain of Growing Up Gay in a Straight Man’s World)。這樣的心路歷程正好也是沃荷在世時的內心寫照,或許透過分析這個層面,能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沃荷創作的心理活動。 為了呈現與世人眼中不一樣的安迪.沃荷,策展團隊將「絲絨」展分成兩個場地,分別是一樓整層展場和地下室的一間小展廳,營造出兩種不同的氛圍與效果。
走入新國家美術館的一樓大廳,挑高入口左右矗立著兩張黑白肖像照片,一張憂鬱帥氣,一張豔麗逼人,乍看以為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物,但當觀眾閱讀完照片旁的主題牆文字後,便會恍然大悟,其實他們都是安迪.沃荷。如此開門見山的設置,揭示了展覽聚焦的性別認同主題。
安迪.沃荷 地下絲絨與妮可 1967 膠印專輯封面、金屬、織物 31.4×31.4cm 柏林私人藏
(攝影:劉蘭辰)
展覽搜羅多達三百件以上的作品,媒材包含繪畫、素描、印刷品、攝影、拍立得、錄像及拼貼,其中包括世人所熟知的唱片封面和電影海報。《地下絲絨與妮可》(The Velvet Underground & Nico)是地下絲絨樂團1967年出道的首張專輯,由沃荷操刀設計,圖象構成簡潔有力。畫面中央只有一根熟透的香蕉,香蕉用塑膠薄膜包覆,塑膠膜封口處寫著一行小字「慢慢撥開,瞧瞧裡面有什麼⋯⋯」,透露一點情色又微微性感的挑逗意味,一時之間轟動、吸引許多注目和輿論。同樣是沃荷藉由互動設計的煽情作品,滾石樂團1971年的專輯《黏手指》(Sticky Fingers)也在現場展出,專輯封面呈現一位男性的胯下,深色牛仔褲的貼身剪裁讓性器官部位微微隆起,褲襠部位設置了一條真實立體的拉鍊,一旦拉開便會看到底層白色的內褲。
安迪.沃荷 霧港水手(萊納.維爾納.法斯賓德翻拍自尚.惹內小說的電影,由迪特.史多製作) 1982 膠版印刷 每件100×70cm 漢堡工藝美術館(Museum für Kunst und Gewerbe Hamburg)藏
(攝影:劉蘭辰)
在電影海報方面,沃荷在1980年代為《霧港水手》繪製一系列主視覺。此電影是德國導演萊納.維爾納.法斯賓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改編自小說《布雷斯特之爭》(Querelle de Brest)的劇情片,故事圍繞一位法國水手──同時也是毒梟和謀殺犯──所引發的同性情慾誘惑與生死角力。沃荷受此書影響甚深,於是他主動為電影設計海報,將視覺焦點放在男主角鮮紅的舌頭上,寓意電影圍繞舌頭所暗示的親密和殘殺關係。
其實早在2001年,新國家美術館就曾策畫沃荷的回顧展,當時這些作品有些也列入其中;然而時隔逾廿年,此次沃荷大展的視角有別以往,不再有康寶湯罐頭,沒有瑪麗蓮.夢露,也沒有成堆成山的布里洛盒子,選件多了未曾曝光的錄像、照片和人體素描,跳脫對沃荷單一的印象。(全文閱讀592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