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築定名的學者暨建築師 伊東忠太
撰文.圖版提供|黃健敏(藝術收藏+設計 2024年9月204期)
東京震災慰靈堂
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發生大地震,有14萬餘人罹難,政府乃在兩橫綱町公園內興建東京震災慰靈堂,慰靈堂是傳統的樣式,由日本建築學者暨建築師伊東忠太(1867-1954)設計。伊東忠太於1892年畢業自帝國大學工科,在研究所研讀期間,對日本建築史產生興趣,1901年獲博士學位,翌年為研究日本建築之源起,赴中國、印度與土耳其遊學3年。多年多國的田野調查,成就了伊東忠太著作等身,其中包括於1931年出版的《中國建築史》,由陳清泉翻譯成中文,台灣商務印書館於1937年刊行。
中國建築史出自外國人之手,對於民國初年愛國情操強烈的人士而言,誠是一項恥辱,這是促成梁思成與林徽音夫婦積極從事尋古踏勘的原因之一,為日後撰寫中國建築史而努力。1965年伊東忠太的《中國建築史》在台灣再度刊行,是1980年代以前建築學子學習中國建築的聖經,對於爾後台灣本土建築研究具有啟迪之影響。伊東忠太另一個重大影響是確定西方Architecture的譯名。在明治維新時,西學鼎盛,但是對於一些專業名詞如何轉化成日文眾說紛紜,Architecture一詞初始被譯為「造家」,1894年伊東忠太撰文建議應以「建築」為準,1879年原本的日本造家學會改為建築學會,帝國大學的造家系於1898年隨之改名為建築系。中國沿用日本的譯名,將原稱為營造的歷史用語改為建築。
在東京一地,伊東忠太有多項重要的建築作品,如築地本願寺、明治神宮、東京商科大學兼松講堂、大倉集古館、靖國神社遊就館與湯島聖堂等。這些建築全以豐碩的歷史研究為基石,採用傳統建築造型,惟未必為木構造,有的採混凝土興建,這顯示伊東忠太絕非食古不化,陷入守舊的保守學究。
湯島聖堂中軸建築大成殿
築地本願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