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合作,駐村機構的「友誼」網絡
法國藝術進駐概述
在繼日本東京(2012)和京都(2019)、泰國曼谷(2021年因新冠肺炎疫情改為線上會議)等地後,國際藝術進駐協會Res Artis國際年會今年再次來到亞洲,9月初在台北聚集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會員、藝術家、策展人等藝術專業人士,以「在光譜中找到彼此:超越合作」為題探索藝術進駐跨文化與跨領域的無限可能。同時,筆者在此整理概述法國藝術駐村的生態,深入淺出比較不同藝術進駐的組織模式、營運重點等,以供廣大讀者參考。綜觀而論,法國官方登記有案的各式視覺藝術進駐就有超過兩百個單位,而從國家至地方各級公家機構(美術館、學院等)或私人機構(協會、基金會等)每個進駐單位還有不同的駐村計畫,例如分別針對國內或國際、製作或研究、藝術家或策展人、藝評、學者等。各單位不論網絡、經驗或資源多寡,皆積極運用自己的利基特色發展進駐計畫,推展深層合作、交換的初衷。
與台灣找到彼此
正如Res Artis台北年會今年的「合作」命題,本文先從與台灣合作的駐村案例說起。當然,法國駐村在國內最為人所知的無非是廣含各種藝文領域的西帖國際藝術村(Cité international des arts),成立於1965年,三大創辦元老為巴黎市政府、法國文化部與外交部,與全球超過五十個國家的政府部門、學校、協會等機構建立合作關係。台灣文化部自2006年起與西帖國際藝術村合作,固定承租三間工作室,每年公開徵選六名藝術家進駐。另外,雖然沒有西帖國際藝術村著名,但與台灣官方合作的法國駐村,過去(2009-2011)還有在尼斯的亞森別墅(Villa Arson)這個集藝術中心、美術學院和藝術駐村的南法當代藝術重點機構。以及2015年至今,安古蘭國際漫畫暨影像城(La Cité internationale de la bande dessinée et de l'image,包含漫畫博物館、資料中心、電影院、展覽廳、書店、技術及多媒體支援中心的綜合性文化機構)接待來自全球的漫畫家駐村的「作者之家」(La Maison des auteurs),每年由台法雙方共同甄選兩位漫畫家。又或者今年才剛開始與巴黎新興菲夢可基金會(Fondation Fiminco)攜手合作的「阿婆蘭」計畫(APOLAN,以蘭嶼特有蘭花Phalaenopsis Aphrodite命名),每年選送一名台灣數位科技及新媒體藝術家。
打鐵趁熱,在此先談菲夢可基金會這個單位。醜話在前,2017年在巴黎郊區羅曼維爾(Romainville)一片前製藥廠後工業荒地成立的基金會,背後的菲夢可集團老本行是地產開發商,長期致力於文化贊助之後的這個藝文園區計畫匯聚當代創作生態系統:藝術家駐地、展覽空間、畫廊,以及即將推出的表演藝術單位等。以園區進行城市「仕紳化」的長期計畫看似對整體藝術產業都有好處,此類的「批評」時有所聞。2019年落成的第一部分佔地1萬1000平方公尺,匯集駐村、展覽空間、七個當代藝術畫廊、視聽製作公司、出版印刷廠,著名的帕森斯巴黎藝術與設計學院(Parsons Paris),以及法蘭西島大區當代藝術典藏中心(Frac Île-de-France – Les Réserves)。目前尚未完工的第二部分,從2025年開始將擴展到視覺藝術以外的領域,包括舞蹈、戲劇和音樂等表演藝術,如國家戲劇藝術學院(CNSAD)的新校址。另一方面,由建築師尚―米歇爾.威爾莫特(Jean-Michel Wilmotte)設計的短期住宅有一百四十六間客房,歡迎藝術家和學生入住。菲夢可基金會園區內也成功匯聚重點公家藝術機構,同時,藝術進駐與國際公家和私人機構連結合作網絡,像是日內瓦攝影中心(Le Centre de la photographie Genève)、法國在土耳其協會(Institut Français de Turquie)、新加坡國家藝術委員會(National Arts Council Singapore)等,為不同合作夥伴提供「客製化」駐村,以此看來與台灣的合作在日後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公/私,地方/國際,創作/研究……
再者,法國駐村單位除了有文化部直屬、國家級到地方各層級公家藝術相關機構,還有形形色色的民間私人單位,藝術進駐計畫在機構整體運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極為不同。不同層級的美術館、藝術中心大多數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駐村項目,例如巴黎郊區的馬恩河谷省立當代美術館(Mac Val)。馬恩河谷省(Val-de-Marne)是法蘭西島大區(大巴黎地區)開發當代藝術收藏的兩個省部之一,定期收藏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在地製作的新作品,自2007年開始的駐村計畫始終瞄準國際藝術家,鼓勵與「群眾、在地」命題產生共鳴的作品。相較於馬恩河谷省立當代美術館的大型現代化建築,置身古蹟建築的藝廊―諾瓦西勒塞克當代藝術中心(Le Gallerie, Contemporary Art Center of Noisy-Le-Sec),做為法蘭西島大區另一個開發當代藝術收藏的塞納―聖德尼省(Seine-Saint-Denis)的重點當代藝術機構,先後推出的兩個駐村計畫分別針對國內和國外藝術家,同樣強調一系列作品的製作,特別是在配合館所推出「展覽」的前提之下。此外,1973年創建的波爾多當代美術館(Capc, Musée d'art contemporain Bordeaux)除了參與英法兩國藝術機構網絡的「磁性」(Magnetic)交換駐村計畫,更於2021年推出「鬼鬼祟祟」(Les Furtifs)駐村計畫,想像展覽之外的形式,例如更具表演性的作品,鼓勵藝術家跨領域、跨機構(檔案館、大學、美術館)交流合作,期待活動形式(會議、表演、音樂會、放映、研討會等)的創作。
私人基金會和協會等機構在這方面,如愛馬仕基金會(Fondation d'entreprise Hermès)自2010年以來,每年邀請三位造形藝術家在其工廠內駐村,運用專業技術、工匠、材料創作獨特作品,目前已有皮革、紡織、水晶專業等十二家工廠開放藝術家進駐。在光譜的另一端,由藝術家創立、管理並為藝術家服務的集體工作室Le Wonder,自2013年以來先後佔據巴黎郊區的幾個大型閒置空間,至今已發展出七十位藝術家可共同工作的獨立自治實驗性機制,分享技術工具等資源,匯聚了跨領域的創作者參與。其駐村計畫更是對全球開放,強調尊重集體的價值觀和自主的概念。(全文閱讀593期藝術家雜誌)
【10月專輯│藝術進駐.創意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