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與相遇:創意發生的溫室
Res Artis 2024台北年會「在光譜中找到彼此:超越合作」
國際藝術進駐協會Res Artis 2024台北年會在9月6日於台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客家音樂戲劇中心、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嘉禾新村、煥民新村等四個會場展開為期四天的議程與參訪活動。今年年會以「在光譜中找到彼此:超越合作」為主題,著眼於「跨域合作」、「社會參與」、「量能擴增」以及「評估機制」四個子題面向,共同探討藝術進駐中關於「合作」的多元與挑戰,以及藝術的影響力,乃至如何建立更具包容性和永續性的藝術生態。
延續去年Res Artis倫敦年會的主題「留心差距:設計為所有人服務的藝術進駐」,今年以光譜內的流動與多樣為意象,進一步著眼於「合作」的內涵。Res Artis執行長伊萊莎.道森(Eliza Dawson)在台北年會開幕式致詞指出,藝術進駐不僅止提供藝術家發展專業養成的機會,更具有帶來改變的影響力,當「合作」已成為一種當代藝術趨勢而被廣泛使(濫)用的詞彙,她認為這次年會的目的即嘗試更深入地討論合作的真正意義,「只有透過真正意義上的『合作』,藝術進駐才能展現出其巨大力量」,如何發展真摯和互惠的夥伴關係、如何發展評估這些夥伴關係和協作的工具,也是此次年會有待討論的議題。
Res Artis在1993年於德國成立至今已卅一年,現以澳洲墨爾本為總部,由來自八十多個國家超過六百五十個會員組成,形成藝術村與藝術進駐計畫組織的跨國專業網絡,自創設以來每年在不同城市召開實體的區域或國際年會(2021年曼谷年會因新冠肺炎疫情改為線上會議),除了讓會員能夠更加貼近認識當地國家的藝術場景,在表定議程的正式交流之外,人們藉由現場的相遇和對話得以激盪出的想法、資訊交換與人際連結的建立,也正是藝術進駐的精神。今年是Res Artis國際年會首次來到台灣,由來自十九個國家的六十四位藝術進駐計畫負責人協同六位藝術家,帶領共一場專題演講、八場專題座談、七場工作坊和六場圓桌論壇,吸引來自超過卅個國家的藝文工作者與會,包含藝術家、藝術進駐計畫負責人、Res Artis的會員,還有過往年會的參與者等。
做為推進藝術家和創意工作者跨國移地移動的重要系統,藝術進駐通常由機構或計畫之間簽署互惠互利的合作協定,提供藝術家住宿、工作空間,資助交通(如機票)、生活、創作津貼以及創作陪伴等各式資源。本次年會議程從四個子題開展不同講題的發表和討論,並以案例分享說明所屬藝術進駐計畫的實踐內容,頗為密集詳實,本文嘗試就部分參與聆聽的場次議題綜整提要。
台灣藝術進駐的軌跡
在台灣,藝術進駐約是從1990年代後期興起,台北年會第一天的專題演講由吳瑪悧帶來「台灣藝術進駐的發展及取向:以藝術做為一個社會過程」,帶領國內外以及線上的與會者重新回看這段歷程。台北文化基金會北投博物館總監李曉雯(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藝術村營運部前任總監)引言道,1990年代台灣經濟蓬勃發展,伴隨著當時台灣藝術家和文化工作者積極訴求更多空間資源的倡議下,政府開始思考如何再利用歷史建築和閒置空間,然而官方對於如何有效利用這些空間缺乏經驗,因此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現文化部)委請蕭麗虹和吳瑪悧等人前往歐美國家實地考察許多藝術村、藝術聚落和藝術進駐計畫,並將考察結果彙集成1999年出版的《藝術創作與交流的磁場―全球藝術村實例》,成為台灣藝術進駐發展的重要參考。
回顧台灣藝術進駐卅餘年的發展脈絡,吳瑪悧在演講中列舉台灣藝術進駐發展幾個關鍵時間線,包括:1995年蕭麗虹成立竹圍工作室,為當時欲走出美術館白盒子空間的台灣當代藝術家們提供了創作戶外場域裝置作品與展示的空間;1997年文建會設置「藝術村籌備處」;1998年台灣省文化處租用台中鐵道「20號倉庫」空間並委託東海大學進行「鐵道藝術網路整體規畫」。2001年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成立台北國際藝術村,2011年啟動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成功地結合藝術創作、社區參與和都市更新。隨著時間推移,台灣的藝術進駐已發展出多元的模式與數量紛呈的駐村機構與單位,分布在城市和鄉村地區。
吳瑪悧提到,台灣藝術進駐的發展深受社會和政策環境的影響,藝術被寄予為解決社會問題、做為促進社區發展的工具。而台灣的藝術進駐計畫許多由政府資助,使得這些計畫需要更加重視社會參與和公共效益,相當不同於她所經驗到的西方國家以藝術家為中心的藝術駐村模式;在那裡,她感受到藝術進駐所展現的慷慨(generosity),一個「能分享、欣賞、展現我們所關懷的地方」,並也以此期待接下來的會議與對話。
「合作」的多維
議程第一日下午的專題座談「藝術與非藝術領域的跨域合作」由藝術家、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策展人林人中主持,與談機構包含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Arts@ITRI藝術家進駐工研院計畫經理錢又琳、奧納西斯基金會(Onassis Foundation)駐村總監妮菲莉.米羅迪亞(Nefeli Myrodia)、愛荷華湖濱實驗室進駐計畫(Iowa Lakeside Lab AIR Program)總監艾歷克斯.布瑞伍德(Alex Braiwood)及瑞士富蘭克林大學(Franklin University)藝術史教授、TETI Group發起人加百列.杰(Gabriel Gee),分享跨學科合作的藝術進駐計畫運作方法,以及藝術家如何可以與科技、生物科學研究等領域的研究員、科學家、工程師相互學習、激盪新的可能。
在這個場次的討論中,跨領域合作的藝術進駐計畫,常出現的挑戰即是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參與者擁有不同的知識養成、思考模式和工作方式,難免產生溝通和認知上的落差與障礙,而跨領域合作的成功仰賴於參與者對共同目標的認同和理解,並秉持對彼此專業領域的尊重,進而讓多元觀點的碰撞能夠轉化為創意的能量。除了組織不同正式或非正式的互動機會(工作坊、聚會活動、實地考察、開放工作室、餐敘等),也須營造開放和平等的交流環境,使參與者可以自由地、自在地表達想法並分享經驗,促進彼此對等的對話。此外,艾歷克斯.布瑞伍德和妮菲莉.米羅迪亞都強調「過程」和「實驗」的重要性與價值,而非受迫於追求最終成果的壓力,因此並不要求駐村藝術家提交作品,鼓勵藝術家大膽試錯的意願,期許這些跨領域的探索過程得將化為日後創作的養分。
除了藝術進駐機構與藝術家的合作之外,年會也著墨探討藝術進駐中介組織(intermediary platforms)機制的重要性,讓藝術家能與在地社群、進駐機構在駐村過程中保持多向度的溝通連結。第二天下午由新竹市鐵道藝術村總監李育萱主持的座談「藝術進駐平台在地方、地區和國際上扮演的角色」,聚焦中介組織在實務上如何可以促進藝術家此三個層面的連結與共融,為藝術進駐發展合作創造更多可能性。(全文閱讀593期藝術家雜誌)
【10月專輯│藝術進駐.創意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