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與虛的慢舞
安東尼.馬柯爾:實體光線
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2024年6月27日~2025年4月27日
走進一個暗黑的空間,四周幾具投影機射出白色光線組成不同的形狀。靜下心,你會留意到形狀以一種緩慢的節奏轉變著,在煙霧中立體起來。這是安東尼.馬柯爾(Anthony McCall)目前為倫敦泰德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的個展「實體光線」打造的沉浸式空間,一個結合劇場、科技和哲學的純粹體驗。
馬柯爾1946年出生於英國,早年在倫敦雷文斯本藝術與設計學院(Ravensbourne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現倫敦雷文斯本大學〔Ravensbourne University London〕)修習平面設計和攝影,後來積極參與由史蒂芬.德沃斯金(Stephen Dwoskin)和鮑勃.科賓(Bob Cobbing)等人共同創立的倫敦電影製片人合作社(London Film-Makers' Co-operative)。該合作社以低成本和成員之間互相激盪與支持的創作精神,在1960年代催生許多前衛作品。馬柯爾自此開始對影像的本質產生更多想法:「是否有可能拍攝一部影片,不是關於一場表演,而是讓影片本身成為一場表演?」他在1971年與藝術家卡洛琳.史尼曼(Carolee Schneemann)相識後發展為伴侶關係,並在1973年隨她搬到紐約定居。馬柯爾的作品致力探索影像和雕塑之間的界限,並使用光和時間做為他的標誌性材料,作品涵蓋繪畫、裝置和表演等不同媒介,被喻為實驗電影和裝置藝術史上的先驅。他在1970年代中斷創作,直到千禧年初因著數位技術的發展,重新審視過去並開始利用新技術持續創作至今。
安東尼.馬柯爾 火焰景觀 1972 於「安東尼.馬柯爾:實體光線」展場一景
Photo ©Tate (Josh Croll)
馬柯爾深受安迪.沃荷(Andy Warhol)的影像概念影響,如沃荷1964年的《帝國》(Empire)和1964至1966年的《螢幕測試》(Screen Tests),讓馬柯爾開始思考時間(duration)和形式(form)的關係。1972年初試啼聲的影像作品〈火焰景觀〉即是探研這個議題的成果,他與藝術團體「出口」(Exit)合作,在野外精心編排幾何網格並植下火種。在霧號聲和風勢的襯托下依序點燃這些火種,而在事前沒有任何排練的情形下,該作品將自然的不可預測性與數學規律進行對比,呈現馬柯爾對形狀和行動不斷發展的深度觀察。他探查的不只是火光與自然的互動,人的行動也是這件作品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在影片中,我們看到的除了編排和點燃火種的人,也有負責記錄的攝影師。「人」與「人的行為」一直都是馬柯爾作品的靈魂,它讓作品不止限於物理和視覺層面,更添上了心理和哲學的體驗。
安東尼.馬柯爾 描述圓錐體的線條 1973 於「安東尼.馬柯爾:實體光線」展場一景
(攝影:林盈君)
馬柯爾搬到紐約後開始積極探索雕塑與電影的界線。受到電影放映機發出的光柱啟發,他提出一個顛覆電影規則的想法:邀請觀眾轉身面向光源而不是螢幕。這催生了馬柯爾第一件實體光線作品〈描述圓錐體的線條〉,該作使用電影放映機和16釐米膠卷創作,以一束細細的光線照射到牆上開始,像時鐘一樣緩慢移動。卅分鐘後一個圓圈的輪廓逐漸地在牆上「畫」出來,而投影機在空間中投射出圓錐形的光。看似簡單,實際上這件作品包含電影的許多特質:光的軌跡、表演、技術、記憶與觀眾的互動,這些成為日後辨識馬柯爾作品的重要特徵。
安東尼.馬柯爾 面對面 2013 於「安東尼.馬柯爾:實體光線」展場一景
(攝影:林盈君)
儘管馬柯爾使用的媒介是高科技產品,但他的創作產出方式仍是最傳統、直觀的,每當他受到啟發,便會把這些靈光乍現的想法記錄在A6尺寸的筆記本裡。等到這些想法開始發展,他會使用更大的筆記本做有系統的整理,再交由技術人員在電腦上做出模擬圖,而後以此基礎調整數值和角度測試不同的可能性。展場第一個展廳便展出一些馬柯爾的筆記──他將這些平面構思圖稱為「足跡」(footprint)──讓我們一窺作品的雛形和創意發展的脈絡。這些紮實的研究和分析過程奠定馬柯爾對材質的了解和掌握能力,並能去繁為簡地將媒材的物理性和詩意演繹到另一個層次。(全文閱讀593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