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性」條件:社會責任?
第六十屆威尼斯雙年展聖座館觀感
位於面對威尼斯本島的朱代卡島(Giudecca)島上的女子監獄,由羅馬教廷推出的梵諦岡聖座館,絕對是今年第六十屆威尼斯雙年展中最特殊的國家館之一,除了令人出乎意料的非典型展地,還有該國本身不一般的身分──梵諦岡,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城內的國中國,由天主教會最高權力機構「聖座」所領導。
然而,這間以「與我的雙眼」為展題的國家館並不容易參觀,觀者除了需要事先上網預約參觀日期並輸入個人護照號碼,還須當天持護照準時在監獄前報到,交由女警衛檢查、接受搜身,以及在置物箱留下所有私人用品包括手機和照相機,否則無法進入監獄,光是這些手續就花了近廿分鐘。一旦「成功地」步入監獄(即便順利上網預約到參觀日期,如果忘記帶護照證件還是無法進入監獄展場,在筆者造訪當天有6位觀眾即因忘記帶護照而被拒入場),我們一群約十五人的參觀團從頭到尾均由四位女警衛相伴在側,兩位在我們前面開啟一扇扇不同的門,另外兩位則馬上在我們背後關閉每扇打開的門⋯⋯;好在,在這段相當嚴謹和頗有壓力的參觀過程間,兩位身著灰白色素裝、臉上帶著淡妝的女子自我介紹是我們的導覽員,她們輪流循序介紹展出的作品,足以讓身為觀者的我們放鬆心情、將注意力集中在藝術作品上。
第一間展室看起來像是監獄中的福利社,其中有一個玻璃櫃、一個吧台和幾張桌子,櫥窗內販賣不同的零食和飲料。牆面上展出十幾件美國天主教修女、也是知名藝術家和教育家的科麗塔.肯恩(Corita Kent)擅長的網版印刷作品和海報,呼應這座監獄原先是一間供奉聖母瑪利亞、只有神父和修女居住的修道院。離開福利社後會經過一條走道,牆上展出數幅黎巴嫩裔美國藝術家席蒙內.法塔爾(Simone Fattal)的畫作,以女受刑人寫給家人的信件內容為主題,這些描述痛苦和解放的文字表達出她們的心理狀態。在走道盡頭可見藝術雙人組克萊兒.方丹(Claire Fontaine)的一件霓虹燈作品,遠看像一隻眼睛,呼應著展覽標題;克萊兒.方丹的另一件霓虹燈裝置展示在監獄中庭,如是在向受刑人說道:「我們在夜晚與你同在。」
克萊兒.方丹〈我們在夜晚與你同在〉於展場一景
(Photo: Marco Cremascoli)Padiglione della Santa Sede, 60. Esposizione Internazionale d'Arte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離開中庭後我們會進入一處小花園,其中擺著許多給兒童玩樂的遊戲,應該是女受刑人和家人與孩子訪視見面時相處的場所。在花園旁的一間聚會室內播放著義大利藝術家馬可.佩雷戈(Marco Perego)以他的女星妻子柔伊.莎達娜(Zoe Saldaña)為主角──她也是片中唯一的專業演員──和女受刑人共同完成的一部短片〈無題〉,描述一位女受刑人在出獄前和監獄同伴告別的感人時刻,片長十七分鐘。當我們看完短片離開花園後經過另一條走道,牆面上掛著法國畫家克萊兒.塔布列(Claire Tabouret)從女受刑人提供的家庭照片所創作的不同肖像畫,其中許多是她們和家人與子女在一起的影像,流露出她們對家人的思念。
結束此一觀展行程的作品是筆者認為本展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創作:巴西藝術家索妮亞.葛梅茲(Sonia Gomes)垂吊於禮拜堂天花板的布條裝置,源自她的「交響樂」系列,作品共由卅四條布條組成,繽紛多彩的顏色與巴洛克式輝煌裝飾背景的禮拜堂相互輝映,讓整個空間充滿明亮和神聖的氣氛與深意。
索妮亞.葛梅茲「交響樂」系列作品於展場一景
(Photo: Marco Cremascoli)Padiglione della Santa Sede, 60. Esposizione Internazionale d'Arte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毛瑞茲奧.卡特蘭壁畫作品〈雙腳和心承戴著生命中的疲憊與包袱〉於聖座館展場朱代卡島女子監獄建築外觀現場一景
(Photo: Marco Cremascoli)Padiglione della Santa Sede, 60. Esposizione Internazionale d'Arte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最後兩位受邀的藝術家分別是法國街舞專家冰圖.德貝列(Bintou Dembélé)和知名義大利藝術家毛瑞茲奧.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前者在9月19日來到現場和女受刑人見面並演出,後者則在監獄外布置一幅大型壁畫作品〈雙腳和心承戴著生命中的疲憊與包袱〉,簡潔地表達出女受刑人的心聲,是本展唯一不須進入監獄即可觀賞的戶外作品,而在我們可以不用進入監獄來欣賞這件作品的同時,弔詭的是監獄中的女受刑人卻沒有機會欣賞這件作品⋯⋯。
為「誰」規畫的展覽?
受羅馬教廷樞機主教暨文化與教育部長何塞.托萊多得.門多薩(Cardinal José Tolentino de Mendoça)委託,由義大利籍現任法國龐畢度中心梅茲分館館長齊亞拉.芭利希(Chiara Parisi)和法國籍現任皮諾典藏(Pinault Collection)威尼斯葛拉西宮與海關大樓美術館(Palazzo Grassi - Punta della Dogana)雙館館長布魯諾.拉辛(Bruno Racine)共同策畫,本屆威尼斯雙年展聖座館是梵諦岡繼2013年和2015年後第三次參加威尼斯雙年展國家館。他們選擇此一相當特殊的展出地點,讓聖座館成為這屆雙年展中引人討論的話題之一。
或許因為進入監獄前必須接受嚴格的檢查過程,也由於語言隔閡的關係,所有十位受訓的導覽員均是自願參與的女受刑人,並沒有翻譯,還好展覽解說牌有英語,不懂義大利文的觀者仍可以獲知展出藝術家的簡介與創作概念,並不會有完全被排除在外的感覺。但我在整個觀展的過程中仍有一種像似尷尬、不太舒服,甚至受困的感覺⋯⋯。這種感覺也出現在我參觀這次由阿德里安諾.佩德羅薩(Andriano Pedrosa)擔任總策展人規畫的威尼斯雙年展中,尤其是組成其策展論述之「歷史核心」的三個子題,分別聚焦:全球南方肖像畫現代藝術家、全球南方抽象畫現代藝術家,以及20世紀遍及全球各國的義大利藝術家。在參觀這幾間展室時,我自問,它們到底是為「誰」規畫的展覽?(全文閱讀593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