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藝術生態系之見,藝博會的品牌之路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談國際化、數位化與市場韌性
疫情期間,藝術市場經歷一段輝煌繁榮的時光,大量資金湧入藝術品收藏領域,不僅在拍賣會上成就精彩非凡的交易紀錄,許多地區的畫廊也如雨後春筍般成立。然而此一市場熱度也隨疫情退去而出現明顯降溫的情況,以整體藝術市場的趨冷現象回應、調節著先前的消費及產能過量。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TAGA)理事長陳菁螢指出:「既然市場趨緩是藝術生態自然的平衡機制,則市場自身的韌性也將成為推動其重回榮景的關鍵動力。市場的韌性源自市場的基礎,景氣是全球性的,但當一個地方的市場有足夠穩定的基礎,它的韌性即能體現在轉換資源的能力,以靈活應對變局;基礎相對薄弱的市場,在逆境中則需要更多時間來恢復。因此市場的韌性愈好、體質愈佳,便愈能迅速找到資源進行轉型並穩步復甦。」
陳菁螢
作為生態系的藝術市場正逐步回歸平衡,藝術產業又能以怎樣的思維及對策力挽狂瀾或再創新局?國際和在地的藝術市場能如何打造具韌性的「健康體質」,以適應市場內外的波動?《藝術收藏+設計》雜誌特別專訪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透過她在台灣經營畫廊30多年及參展多國重要藝術博覽會的經驗,結合最近積極參與韓國藝術市場的見解,探討畫廊於藝術市場的經營心法,以及10月即將舉行的第31屆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和首屆台北藝術週「Taipei Art Week」國際化與國際在地化的品牌之路。
●藝起台北:國際化與國際在地化
問:ART TAIPEI今年將結合首屆台北藝術週迎接訪客。妳如何將以上種種經驗與觀察轉化為畫廊協會規畫本次ART TAIPEI及藝術週的優勢?
答:ART TAIPEI的優勢在於年資久,累積了穩固的藏家基礎,大家對它也有高度的認識。這意味著在招商上沒有太大問題,參展的畫廊數量足夠,整體收藏人口也算多,台灣的經濟在疫情之後也相對穩定,因此只要把展會辦好,效果就能顯現。但關鍵在於:什麼是「好」?
我認為的「好」是「國際化」。ART TAIPEI已經穩步走過30年,那它再來的發展方向就是國際化,期許成為亞洲「國際視野的櫥窗」。我期待藝博會在展會的申請流程、媒體宣傳都能達到國際標準,比起展商數量,我更注重的是參展畫廊的品質和內容的多元性。相較新加坡和香港,台灣在整體物價和參展展位費、客群上都具有優勢,藏家群體龐大,藝博會歷史悠久,參展畫廊國際性也有所提升,未來應吸引更多國際畫廊,拓展台灣藏家的視野,滿足藏家對國際藝術的好奇心和需求,這些是ART TAIPEI持續努力的方向。
今年我們也推出首屆台北藝術週「Taipei Art Week」,目的是想突顯台灣畫廊產業的形象,我們希望在經過今年台北藝術週後,更多人能對台北的畫廊版圖有清晰的掌握。台灣藝術市場很蓬勃,因為言論的自由,在藝術表達基本上沒有限制,於ART TAIPEI可以看見媒材、表達語彙豐富的藝術品,在議題上更是百花齊放,因此我們也廣邀國際學者、策展人、海外藏家來台,希望優秀的畫廊、藝術家能在ART TAIPEI被這些國際知名美術館、收藏系統看見,也期待建立起台灣畫廊業者、藝術家與國際機構及藏家更深刻的連結。
2024 MIT新人推薦特區 王怡婷×乙皮畫廊 部分的臺灣 16×82×15cm 2023
2024台灣原住民族藝術特區 魯碧.司瓦那×亞洲藝術中心 迷離晨霧 羊毛布、植物、媒染劑、再生木框 60×120cm 2023
問:畫廊協會在連結畫廊會員、美術館及不同世代的藏家之間,如何扮演媒合的角色?
答:一個地區的藝術市場、產業發展,不能只是侷限於對「零售」行為的反思,還應有策略地推廣,例如:要了解企業典藏的需求,藝術收藏對企業而言有節稅、資產管理的考量。我們致力協助提升藏家的視野,提供豐富的資訊,也與美術館的合作,讓學術、策展的概念帶入市場,提升整個產業的素質。 畫廊協會作為產業、學界、企業之間的橋樑,重要的工作是能兼顧大家的需求,確保各方都能得到想要的資訊,推動市場的健康發展。因此,ART TAIPEI的任務不只是銷售藝術品,還包括「台灣原住民族藝術特區」、文化部培植的「MIT新人推薦特區」等重要項目的展呈與推動。今年,我們邀請多位國際美術館館長、策展人於ART TAIPEI的現場講座分享他們視野中的藝術,希望台灣的業者和藏家能夠感受到國際藝術市場氛圍、藝術和世界的關聯,這有助於讓藏家在收藏的方向上更加多元,也能幫助業者對策展更有概念。
MANE Relax 油彩、畫布 90.9×72.7cm 2024 THEO
【十月專輯│South Korea's Booming Art Scenes藝起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