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藝博會觀察筆記
金秋10月在倫敦藝文愛好者的行事曆上是滿載的,有第廿一屆斐列茲倫敦藝術博覽會(Frieze London)、主打當代非洲藝術的1-54藝術博覽會、PAD藝術設計博覽會(PAD London)以及第二屆飯店型藝術博覽會「小景點」(Minor Attractions),周遭更有各大博物館、美術館和畫廊舉辦新展開幕派對、演講等活動,相當熱鬧。
斐列茲倫敦藝術博覽會第1天藏家預展吸引許多人潮
今年斐列茲藝博會做了幾項重大改變。一是重新布局展場攤位,將年輕畫廊移到展場入口,觀眾得一路走到最後才能找到國際藍籌畫廊,許多觀眾和畫廊主對這樣的安排都持正面態度。它提高小型畫廊的能見度,藍籌畫廊擁有更大的空間發揮,歡眾也有更多機會發掘新的藝術家,可謂一舉多得。二是延續去年備受好評的「藝術家對藝術家」專區,由五位資深藝術家包含瑞西德.強森(Rashid Johnson)、盧貝娜.希米德(Lubaina Himid)、印卡.修尼巴爾(Yinka Shonibare)等各自提名一位新興藝術家,並有獨立展位展示他們的作品,頗有提攜後進之意。與以往相比,今年的斐列茲藝博會更強調以藝術家為核心的策展方式與創新的空間設計,予人耳目一新的觀看經驗。另一個討論焦點是今年新增的「煙霧」展區,由洛杉磯漢默美術館(Hammer Museum)策展人巴勃羅.何塞.拉米雷斯(Pablo José Ramírez)策畫,以陶瓷媒材為主角,探討該藝術形式對全球性移民與原住民族歷史的影響。在國際博物館近廿年內相繼舉辦陶瓷相關展覽之際,做為市場指標的斐列茲藝博會終於給予相應的重視,擴展以西方主導的美學視野,後續如何發展值得關注。
斐列茲大師展由大衛亞倫藝廊展出的古埃及公主石棺非常吸睛
斐列茲藝博會的姐妹品牌斐列茲大師展(Frieze Masters)則一如既往的中規中矩,以兩千年以前的作品為主,其品項包含藝術大師傑作、珍稀書籍、古董等。最大的亮點是大衛亞倫藝廊(David Aaron)帶來的古埃及公主石棺有三千多年歷史,在市場上非常稀有。以藝術家個展為主的「工作室」展區佔據在中間主要走道,擴大規模的「焦點」展區帶來許多知名藝術家鮮為人知的作品,如朵拉.瑪爾(Dora Maar)和茱蒂.芝加哥(Judy Chicago),讓人驚喜。
1-54藝術博覽會主打非洲當代藝術
第十一屆1-54藝博會比斐列茲藝博會晚一天開幕。在薩默塞特宮(Somerset House)舉辦的1-54藝博會今年有六十多間畫廊參與,是自舉辦以來最多的一年,有廿三間畫廊是第一次參加。大部分的畫廊主贊同1-54藝博會提供更專精的平台讓當代非洲藝術曝光,而非擠身在大展會的邊緣。斐列茲藝博會開幕帶來的銷售能量也延續到1-54藝博會,不少畫廊主對於首日銷售成績和新藏家的湧入都表示欣喜。
倫敦在脫歐後面臨巴黎的強勁挑戰,僅管仍有許多聲音質疑倫敦是否能保有歐陸藝術市場的龍頭地位,但大部分的藝廊主對於倫敦多元文化的包容和成熟的藝術生態持樂觀態度。此榮景在未來會有什麼發展,藝博會將會是一個主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