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演一首重新編排世界秩序的革命曲
第十五屆光州雙年展「板索里,21世紀的音景」
創立於1995年的光州雙年展,是亞洲最資深的藝術雙年展,也是標誌光州在經歷韓國獨裁政權之後、朝向民主政體的文化盛會。適逢展覽卅週年,本屆光州雙年展擴大國家館數量至卅一館(上一屆為9館),主展覽「板索里,21世紀的音景」(展期至12月1日)由法國策展人尼可拉.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擔任總策畫,聚集卅國、七十二位藝術家參與展會,顯見光州持續主導亞洲當代藝術走向,從亞洲視角來勾勒當下全球地緣政治的野心。
布西歐在接受《觀察者》(Observer)藝術記者艾麗莎.卡洛羅(Elisa Carollo)訪問時表示,過去十年他一直關注當代藝術中關於氣候變遷的論述:從2014年台北雙年展「劇烈加速度」探討人類世的概念;2019年第十六屆伊斯坦堡雙年展以象徵海洋最大垃圾帶為名的「第七大陸」;到2022年共同創辦的策展公司「莖上根」(Radicants)於威尼斯博拉尼宮(Palazzo Bollani)策畫「星球B:氣候變遷與新崇高」,以生活在全球暖化影響下的藝術家作品來質疑西方浪漫主義的崇高(Sublime)概念。對布西歐而言,上述計畫與他早期提出的「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是彼此連貫的,只是重心從人類延展至人與其他(有機)物。本次展覽企圖重思人類、動物和其他生命形式的交互作用,為氣候變遷帶來的全面影響進行論述上的更新,而「板索里」(Pansori)做為扎根韓國本土的傳統音樂形式,成為測繪另一種空間政治的思想基礎。
走進主場館光州雙年展展館(Gwangju Biennale Exhibition Hall)的第一展區「反饋效應」,觀者首先通過艾默加.歐格勃(Emeka Ogboh)的聲音作品〈Oju 2.0〉,聽取其家鄉奈及利亞的拉哥斯社區的喧囂鼎沸,接著與巴西藝術家辛西婭.馬賽爾(Cinthia Marcelle)的〈此空間已無空間〉相遇,其以強烈白光營造幾近崩塌的現代化設計,預示僵固的社會體系與思想結構正在消解,需要被重新協商定義。同一展區,韓裔德國藝術家米拉.曼(Mira Mann)以陳列檔案素材的長形梳妝鏡面裝置〈風之物〉,講述1960年代韓國政府如何推動各種政策機制,招募大批韓國女護士移德。米拉.曼爬梳冷戰時期跨國女性(包含她母親)勞工飄零的日常,刻畫一代韓國女性的生命經驗以及她們透過傳統農樂(Pungmul)維繫家鄉認同的故事。鄰近的印度藝術家阿莫.K.帕特爾(Amol K. Patil)作品〈城市歡迎誰?〉透過燈光調度、雕塑設置與影片中的詩歌朗誦,創造一處抵抗種姓制度的社會劇場,唱吟長期受壓迫的勞動者之聲。同樣呼應板索里指涉的「人們聚集地的聲音」及「底層聲音」,美國藝術家諾爾.W.安德森(Noel W. Anderson)以系列壁毯雕塑,交織已故非洲裔美國歌手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與板索里的鼓聲,探索聲音做為跨文化、階級種族聯盟的可能。上述三位藝術家的作品,示範歷史敘事的暗面之音,如何世代相傳、綿延數里,訴求尚未到來的光明。
第二展區主題「複調音樂」欲透過世界的複數音頻,突顯多層次的宇宙與生活樣態;數件作品從內在的個體經驗、外在的工業與自然地景等出發,偏離既有的傳統感知路徑,為錯綜複雜的生命現象與結構予以新的詮釋。英國藝術家哈里森.皮爾斯(Harrison Pearce)即以一次腦部斷層掃描顯示大腦異常運作為靈感,創作由充氣橡膠模型和機器部件製成動力雕塑〈原子價〉,並透過軟體控制聲音與氣動系統同步,有節奏地模擬大腦活動,營造詭譎迷人的氛圍。中國藝術家王裕言的〈綠灰黑棕〉拍攝廣州專門製造塑膠植物的廠區,影片一方面以明快的節奏呈現這些「人造」自然,暗示石油資本主義和全球開採的血腥邏輯;另一方面以Yes樂團1980年代之經典歌曲〈寂寞芳心擁有者〉為背景音,但刻意調降成慢速循環播放,營造畫音宛如被石油黏液拖拉牽扯的超現實美感。石油也連結到安德里斯.阿魯蒂烏尼安(Andrius Arutiunian)以瀝青為主材料的裝置〈下方〉:他藉由五個不斷放射出微量聲音的瀝青雕塑,呼應希臘寓言兩隻神獸因拒絕教導人類語言而被囚禁於地底下的神話。同樣探討古老地層聲響,權慧元的〈洞穴傳送門〉使用聲波與影像科技捕捉濟州島熔岩洞內的噪音,並以LED螢幕轉譯島嶼古今地景,探索生態、科技的交互作用和不同技術如何影響我們對環境的認知。
布西歐在《Ocula雜誌》的專訪中提到本展是「一齣你我都可以走進的歌劇」,而此種企圖在第三部分展區「原始聲響」特別明顯:眾多巨型裝置、雕塑和繪畫共同探索「宇宙的浩瀚和分子世界的微小」,試圖為此齣歌劇提出有力的結論──從多巴哈馬藝術家多明尼克.諾爾斯(Dominique Knowles)長達30公尺的畫作〈而莊嚴的葬禮適合我四季皆宜的愛人〉呼應人類原初創作痕跡的洞穴壁畫,到來自南非的比安卡.邦迪(Bianca Bondi)〈漫長的暗泳〉召喚不同微生物種的沙丘生態系,以及法國藝術家瑪格麗特.玗牡(Marguerite Humeau)以生命起源為靈感打造的裝置〈*攪拌〉,布西歐似乎沉浸在旁徵博引地為當代人類世賦予美學意義,然而,與其說他賦予展覽莊嚴隆重的尾聲,這些奇觀式作品,反而給人置身於反高潮舞台的印象。此種心理落差,並非是因為展覽作品言不及義,反而是除了帶著臣服於此精明的展覽敘事離開現場,再也沒有更多被挑戰的重擊感,也沒有某種持續迴盪於內在空間的餘音繞樑;更甚者,整齣「歌劇」像是飄浮於光州和更大的地緣政治之上,讀不到城市與展覽的關係,亦感受不到人類情感政治在此雙年展扮演的角色。冷感喪志的距離感,成為走出主展館的直覺感受。(全文閱讀594期藝術家雜誌)
【11月專輯│2024秋季雙年展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