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的千年古徑
通往星野聖地亞哥城的信仰之路
從12世紀到18世紀,無數朝聖者徒步橫越庇里牛斯山後踏上「聖地亞哥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途中行經西班牙境內五個自治州、一百六十六個鄉鎮,最後抵達終點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意為「星野的聖地亞哥」)。這條朝聖之路至今每年仍吸引數以萬計的人蜂擁而至,沿途可以看到許多保存完好的歷史建物,共同見證朝聖之路在文化交流和發展的卓越貢獻。
星野聖地亞哥城:朝聖者心靈的原鄉
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古城位於西班牙的西北部,過去是加利西亞王國(Reino de Galicia)的首都,現為舉世聞名的基督教聖地之一。相傳耶穌的使徒聖雅各(Santiago el Mayor)曾到西班牙地區傳教,逝世後遺骨也安葬於西班牙,但直到9世紀初,當地農夫發現聖雅各長眠的墓地,法蘭克卡洛林王朝遂在原址建立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Catedral de Santiago de Compostela),做為促進西班牙基督教化的重要據點,接下來的數百年吸引大批基督徒跋山涉水前來朝聖。
然而,這座古城曾在10世紀末遭到伊斯蘭教徒入侵並毀壞殆盡,11世紀重新修建完成,自此成為西班牙基督教力抗伊斯蘭教的重要象徵。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最早在11世紀至12世紀呈現羅馬式建築(Romanesque architecture)風格,18世紀以來歷經不斷改建,於是演變成現在所見富麗的巴洛克式建築門牆,尤其建於1188年的榮耀門廊(Pórtico de la Gloria)是教堂正門的一大亮點,門廊的上部和柱頭至今仍保留兩百多座莊嚴的聖像裝飾,無疑是羅馬式藝術(Romanesque Art)蓬勃發展的巔峰之作。
聖雅各的墓地在千年後成為基督徒朝聖之地,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的周圍除了兩座廣場之外,也有建於不同時代的小教堂和修道院林立,其中蓋爾米雷斯宮(Pazo de Xelmirez)是少數羅馬式建築風格的宅邸,現在則歸屬大教堂建築群的一部分並做為博物館之用。
聖地亞哥朝聖之路
中世紀的基督徒相信造訪聖雅各長眠之地便能被赦免罪責並通往天國,他們大多循著「法國之路」(Camino Francés)前行,亦即從法國邊境翻越庇里牛斯山後,一路往最西邊的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城前進。這條路線光是在伊比利半島內就長達800公里,對於每天平均步行30公里至40公里的朝聖者來說,這段路程最少需要三週至四週才能走完。
朝聖者在正式開始朝聖之旅前,首先要自行準備身分證明文件和道路通行證,並籌措包含餐費、給教堂的獻金在內的旅費。由於參加這趟旅程的人未必都能平安歸來,有債務在身的人要趕緊還清欠款,多數人也會事先寫好遺書備用。
這些朝聖者最早多是穿著斗篷外衣、頭戴寬邊帽,步行時攜帶簡易行囊和裝水的葫蘆,而據說很多人在山間遭到狼攻擊而命喪黃泉,隨身手杖在輔助行動外也能做為驅趕狼和野狗的防身武器。
此外,朝聖者會在帽子和手杖掛上扇貝,表明他們正在前往聖地亞哥大教堂的途中,相傳這是源於殉道後的聖雅各在神的引導下奇蹟似地復活上岸,有人在西班牙海岸發現祂的遺骸被扇貝貝殼覆蓋,此後扇貝便成了聖雅各的象徵。扇貝的圖騰或雕刻遍布於教堂、庇護所及沿途的引路標示牌,不料卻也同時出現了冒用朝聖者身分的「貝殼盜賊團」,甚至有非法徵收過路費的官員或地痞流氓在路上埋伏,以致朝聖者即使走在比山地相對安全的平原,仍可能在沒有橋的河川或沼澤地帶遭逢苦難。
儘管如此,越過重重險阻而抵達聖地的朝聖者人數不減反增,尤其在12世紀鼎盛發展時期,每年有超過五十萬人踏上朝聖之路。
遍地開花的羅馬式建築
除了基督徒之外,商人和工匠也會利用朝聖之路從事交流活動,他們透過這條路線將各種物資和訊息從歐洲各地帶入伊比利半島,可知朝聖之路在中世紀儼然是文化橋梁般的存在。羅馬式建築是這條路上保留至今規模最大的文化遺產,尤其在11世紀至12世紀朝聖人數急速增加的時期,街道上的建築數量也達到高峰,羅馬式建築風格透過朝聖之路在各地傳播開來,影響沿途一座又一座的教堂和修道院建設。(全文閱讀595期藝術家雜誌)
【12月專輯│聖地亞哥朝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