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亞哥朝聖之路的前世今生
只要有人,就會有信仰;只要有信仰,就有宗教。一旦有了宗教,聖地隨之出現。聖地一出現,信眾自然絡繹於途。基督徒到耶路撒冷朝聖,伊斯蘭教徒前往麥加膜拜,佛教徒赴菩提伽耶頂禮,自古皆然。
西方宗教聖地大多是聖人或殉道者埋骨之所:耶路撒冷的基督空墓、羅馬的聖彼得大教堂、聖保祿大殿,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的大教堂,無一例外。人類雖不見得是唯一意識到自己會死的動物,卻可能是唯一懂得埋葬故逝同類的物種。埋葬已故者目的主要是讓死者安息、避免其亡魂騷擾生者。古人對死亡雖不陌生,但仍設法與亡者保持距離。古羅馬《十二銅表法》明確禁止將亡者葬於「城內」。但為了方便生者前往致祭,通常將死者葬於城外大路兩旁。因此,早期天主教聖徒殉道後也被埋在城外。這些城外墓塚逐漸成為信徒追思、禮拜之所。為了接納與日俱增的信眾,埋骨所先被改建為小禮拜堂、之後甚至擴建成大教堂。為了「親近聖徒」(ad santos)並永遠獲得聖靈庇護,許多信徒希冀死後也能葬在教堂附近,這就是近代西方教堂墓園(church cemetery)的濫殤。
英、法文中的「朝聖者」(pilgrim / pèlerin)皆源自拉丁文的peregrinus,原意為「穿越田野、離鄉背井的(異鄉人)」。中世紀由於交通食宿匱乏不便,再加上翻山越嶺、溯溪渡河的同時,不時還要面對野獸與盜匪的侵襲甚至死亡威脅,對朝聖者身心都是嚴厲的磨煉。當時朝聖者隨身攜帶教區主教或神父提供的通行證(credential / passport),藉此獲得沿途修道院或庇護所的收容與幫助。經過長期跋涉,即使安全抵達聖地,當時朝聖者的狼狽狀態可想而知。為消除彌撒時眾多朝聖者身上散發的異味,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特別設有由多人扯動巨大香爐(botafumeiro)的儀式,此一傳統沿襲至今,已成觀光亮點。基於上述理由,有些朝聖客會結伴而行,並有馬匹/驢子代步:中世紀英國文學代表作《坎特伯里故事集》中的朝聖者即屬於這類型。
會歷經千辛萬苦踏上朝聖之路的,除了提昇自己信仰、為自己/親友病痛祈求恩典、甚至代替他人朝聖(vicarie pro)外,由於其苦難本質,朝聖也是犯錯者自我贖罪,甚至成為當局懲罰罪犯的方式。有關當局會依照罪行輕重,施以遠近不同的朝聖做為刑罰。此措施不但可以讓犯者承受身心折磨,同時也可將他放逐他方、甚至一去不返,可謂一舉兩得!
在眾多朝聖之道中,「聖地亞哥朝聖之路」(Camino de Santiago)基於其特有的包容性、多樣性、挑戰性、方便性,再加上近年來書籍媒體的推波助瀾,能見度遽增、一枝獨秀,已成為徒步或非宗教性朝聖熱門的不二之選。
由於翻譯關係,許多讀者並未注意到拉丁文的聖雅各(Sanctus Jacobus)與法文的Saint Jacques,英文的Saint James,甚至台灣東北角的三貂角,其實指涉的與後來成為西班牙守護聖徒的聖地亞哥(San Tiago)是同一個人!聖雅各是耶穌的十二門徒之一,相傳曾到今西班牙傳道七年,後在羅馬遭砍頭,成為第一位殉道的使徒。他的遺體被門徒用船輾轉運到西班牙西北部加利西亞(Galicia)。相傳9世紀(814)時一名隱修士夢見天使告知聖雅各埋骨之所,之後連續幾晚皆有星星指引方向。從此,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Santiago de Compostela,Compostela來自拉丁文的campus stellae,意思是星星的原野)逐漸成為與耶路撒冷、羅馬並駕齊驅的聖地,歐洲各地信眾紛紛前往朝聖,千年不絕。如今聖地亞哥朝聖之路已包含許多不同路線,其中較著名的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法國之路」(Camino Francés)、「葡萄牙之路」(Camino Portugués)、「北方之路」(Camino del Norte)、「原始之路」(Camino Primitive)等。不論你走的是哪條路,殊途同歸,皆以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為目的地。不過,不少人抵此後仍意猶未盡、繼續挺進到號稱「世界盡頭」的菲斯特拉(Fisterra,源自拉丁文finis terrae,意為陸地盡頭)才甘心。
相傳中世紀朝聖者走到聖地亞哥後,會獲得一枚扇貝(scallop shell)以茲證明;返家後可憑此扇貝請教區神父赦免其罪。扇貝在旅途中也被用來盛水、酒與食物。不料,不肖商人開始到處販售扇貝做為贖罪證明。因此13世紀起,教會當局改為頒發證書(carta probatoira,通稱為compostela)。由於扇貝的輻射狀條紋被視為象徵通往聖地亞哥的眾多不同道路,如今已成為聖地亞哥朝聖之路的識別標誌(法國人乾脆直接稱扇貝為coquille saint-Jacques),並與黃色箭頭一同成為指引無數朝聖者方向的指標。
右.朝聖者扇貝 介於1000-1400年間 7.5×8.5×2.5cm 巴黎卡納瓦雷─巴黎歷史博物館藏 CC0 Paris Musées / Musée Carnavalet - Histoire de Pari 這枚朝聖者扇貝出土於巴黎第6區塔拉訥街(rue Taranne)聖日耳曼德佩(Saint-Germain-des-Prés)公墓的下水道;另一說為出土於巴黎第6區塔拉訥街位於聖文森聖十字教堂(Basilique Saint Vincent Sainte Croix)教堂墓園(前身為聖日耳曼德佩公墓)。扇貝貝殼上的穿孔痕跡為朝聖者用於穿繩懸掛隨身攜帶。
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會踏上此途的已不再侷限於歐洲地區的朝聖者,而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異鄉人。他們喜歡將扇貝掛在背包上,藉此召告世人:我正走向/在朝聖之道上!除了宗教信仰外,這些旅人出行的動機因人而異:有人因人生卡關而出走,有人想放空/挑戰自我而遠行,有人則跟風趕流行而加入。在法國,這條聖地亞哥朝聖之路還被戲稱為不會用網路交友軟體、上了年紀者尋找伴侶的管道之一。
雖然社群媒體上仍不時會出現保守基督徒強調此El Camino的宗教/精神意涵並批評非宗教朝聖者是「觀光健行者」(tourist hikers)的偏執言論,但皆很快就受到糾正。絕大多數人均強調「My camino, my way」。簡言之,這是條包容性極強的朝聖之道。每個人可依照自己的條件(時間、體力、財力)決定自己出行的季節路線、行走方式(徒步、騎馬/單車、搭車)、速度快慢、住宿選擇(庇護所或飯店),旁人毫無置喙餘地。不過,如想領取證書,則必須徒步 超過100公里,且沿途要在朝聖護照上蓋章。 我們這次一行三人走的是葡萄 牙之路,動機則是朝聖、健行、觀光兼具。疫情後,我和太太每年都會和小敏(太太旅美的小學同學)共同出遊兩、三個禮拜(前年是車遊美國南部、去年從阿根廷搭船至南極)。今年選擇徒步朝聖背後因素各異:小敏是虔誠天主教徒,此行具特殊宗教意涵;太太雖是基督徒,但真正令她心動的是健行與美食;我無特定宗教信仰,嚮往的是沿途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鄉村風光!
我們4月26日在葡萄牙波多(Porto)和小敏會合,28日正式整裝上路。原本計畫經由馬托西紐什(Motosinhos)走海岸線(coastal route)到西班牙;但因為第一天海風過大,再加上海岸風光在台灣人眼裡並不稀有,於是臨時決定到孔迪鎮(Vila de Conde)改走中央路線(central route)。我們每晚選定沿線20幾公里外的鄉鎮為隔天目標;目標確定後,每早就揹上行囊、心無旁騖地踏上征途,展開六、七個小時的身/心鍛鍊、與自我/他人的對話。如此風雨無阻地走了十三天(期間連下6天雨,中間休息1天)約300公里,終於在5月10日抵達目的地。在這十三天中,時而風和日麗,時而風吹雨淋,但不變的是沿途的綺麗風光,來自世界各地朝聖伙伴們的問候、打氣以及自己不斷前行的步伐!除了雙腿不可避免遭受折磨外,我們食宿方面絕不委屈自己:一路尋覓特色美食佳釀犒賞口腹;為了較好的睡眠品質與隱私,我們都是前一天訂好下一站的旅館而非投宿沿途的庇護所(albergue)。或許有人納悶:不住庇護所不就喪失了與其他朝聖者交流的大好機會?個人經驗是:只要願意,徒步行進中、咖啡館、餐廳多得是交流機會!(全文閱讀595期藝術家雜誌)
【12月專輯│聖地亞哥朝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