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里昂雙年展「河流之聲,穿越水域」
里昂國際美食城+里昂當代藝術館+布魯奇昂基金會
圖版提供/17e Biennale d'art contemporain de Lyon、廖瓊芳(藝術家2024年12月595期)
第十七屆里昂當代藝術雙年展(Biennale d’art contemporain de Lyon,以下簡稱「里昂雙年展」)主展場轉至2020年方停用的法國國家鐵路公司(SNCF)的修繕工廠「火車大廠」(Les Grandes Locos),另一個啟用的新展場則是里昂國際美食城(Cité Internationale de la Gastronomie de Lyon),並且保留里昂當代藝術館(macLYON - Musée d'Art Contemporain de Lyon)的展場。上一期筆者介紹主展場火車大廠的展覽,本文接續帶領讀者一覽其他幾個展場的精采作品。
里昂國際美食城
里昂是法國美食之都,里昂國際美食城除了不同主題的展覽之外,也舉辦各種品嚐會、烹飪教室等,希望推廣以健康為前提的法國美食。里昂國際美食城位於里昂市中心,早在12世紀時,里昂的天主教修士在隆河畔蓋起禮拜堂,接待朝聖者、病人也接濟窮人;17世紀時進行擴建,在禮拜堂四周蓋起一座由修女負責的醫院。1731年,里昂大醫院(Grand Hôtel-Dieu)成立,沿著隆河河岸建造、由建築師舒伏洛(Jacques-Germain Soufflot)設計的一長排整齊壯觀又現代化的三層樓建築,長達400公尺,可使用面積超過6萬平方公尺,並且延攬當時法國的名醫,成為法國知名的大醫院。這間大醫院一直使用至2007年退役,之後進行大規模整修,同時努力保持歷史古蹟的原貌,目前設有一家五星級飯店、多家商店,以及里昂國際美食城。
里昂國際美食城外觀一景
©Chassignole
里昂國際美食城所在的建築完整地保留18世紀里昂大醫院藥劑部門的珍貴木櫃、陶瓷藥罐、資料室等。此次做為里昂雙年展主展場,由於特殊的醫療歷史背景,當中可以看到許多跟修復、療癒,以及人類精神層面相關主題的創作。
美籍薩爾瓦多裔藝術家瓜達路佩.馬拉維亞(Guadalupe Maravilla)的作品佔據了一間大廳的展場。馬拉維亞接受訪問時提到,因為薩爾瓦多內戰,他八歲時即翻山越嶺、隻身流亡至美國,在艱困的環境中求生存,後來又不幸罹癌,他的創作成為一種自我療癒的「工具」。他結合雕塑、繪畫、音樂、裝置⋯⋯透過每日儀式化的行為藝術,成功地治癒自己的癌症。現在,他以同樣的方式幫助別人治療癌症。
馬拉維亞並非第一個以藝術來治療癌症的藝術家,早在1970年代,美國的舞蹈創作者安娜.哈爾普林(Anna Halprin)被診斷出癌症時一度陷入絕望之中,她透過舞蹈並且結合素描藝術,以一種儀式感讓生命成為持續的創作過程,發洩心中的恐懼與不安。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哈爾普林的癌症獲得改善,她和女兒於1978年成立非營利的舞蹈藝術治療中心,致力於癌症及愛滋病患的協助治療。 2006年,里昂當代藝術館為哈爾普林舉辦一場大型回顧展。她於2021年去世,享嵩壽一百歲。
瓜達路佩.馬拉維亞作品於里昂國際美食城展場一景
Courtesy de l’artiste. Photo ©Jair Lanes
馬拉維亞的作品反映出做為移民和癌症倖存者的經歷,其代表作「驅病者」系列結合繪畫、雕塑與治療儀式,並透過聲音療法幫助參與者紓解創傷,尤其是針對移民症候群和癌病。在這個過去做為大醫院的展場中,天花板懸掛數張吊床,上面織有「致祖先」的字樣,下方有數件造形奇特的雕塑。藝術家在展場中敲響不同的鑼產生奇妙的音樂,充滿薩爾瓦多的薩滿儀式元素,藉此療癒創傷。
瓜達路佩.馬拉維亞於里昂國際美食城展覽現場敲鑼舉行驅病儀式
(攝影:廖瓊芳)
馬羅.夏普(Malo Chapuy)1995年出生於法國,對哥德藝術末期至文藝復興初期的藝術特別感興趣,這段時期藝匠地位提高,從工匠轉變為藝術家。夏普使用傳統的蛋彩繪畫,將當今人類面臨的急迫問題:氣候變遷、傳染病、乾旱、大水災、逃亡大遷徙等類似警示世界末日預言入畫,並且將現代產物如風力發電機和水塔等置入畫面,這些為了解決能源與水資源問題而被製造的工業產物將成為未來的「遺跡」。夏普也以新冠肺炎防護面罩製作「彩繪玻璃」,他善於利用材質,使其作品帶有時空錯置卻又十分真實的特性,令人玩味。
1991年出生於法國的弗羅里安.梅爾明(Florian Mermin)接受里昂雙年展的邀請,在隸屬於里昂大都會區的玫瑰小鎮韋尼雪(Vénissieux)駐村創作。韋尼雪在19世紀末曾經結集廿多位玫瑰花的專家,尤其是約瑟夫.史瓦滋(Joseph Schwartz),他將畢生精力投注於開發玫瑰新品種並獲得許多殊榮。梅爾明對園藝十分感興趣,多次向里昂的園藝專家請益,還不厭其煩地前往里昂第一大學查閱古老珍貴的植物標本。
拿破崙王子羅蘭.拿破崙.波拿巴(Roland Napoléon Bonaparte)乃是法國著名的植物學家,他是拿破崙一世的弟弟路西安(Lucien)的孫子,由於被迫放棄軍職,他轉而四處旅行,研究地理學、洞穴學、植物學,並致力於蒐集全球最重要的植物標本,共集結三百萬個樣本。梅爾明有幸得以查閱這些珍貴的植物標本,創作了一系列和玫瑰有關的作品在韋尼雪展出,是為里昂雙年展會外平行展「迴響」(Résonance)單元展覽。在里昂國際美食城展出的作品則是一朵巨大的香堇菜(Violette)雕塑,它的花葉可以食用並具有某些療效,花朵經常被用來製作糖果,同時也是重要的香水原料,但是其種子和根莖具有毒性。梅爾明創作的巨大香堇菜花朵以蠟為材料,於其上黏貼不同的礦石和香堇菜花朵糖果,兩者會散發光芒且同時擁有療效。這件雕塑的後方是里昂大醫院古老的白瓷藥罐藥品櫃,促使藝術家以療癒的花朵做為創作主軸。另外在里昂美術館(Musée des Beaux-Arts de Lyon)的花園也有一件他的蝴蝶雕塑,靈感來自於一件蝴蝶標本。
哈賈兒.莎塔莉 碎石上的花朵 2024年8月 彩色有聲錄像 於里昂國際美食城展場一景
Courtesy des artistes. Photo ©Jair Lanes
1990年出生於伊朗的哈賈兒.莎塔莉(Hajar Satari)接受里昂雙年展的邀請,2024年在白朗峰的一座山村駐地創作,身處海拔2000多公尺的山岳,透過當地山地生態專家的引領,她想像一種科學研究般的植物日誌,記錄氣候變遷對於動物、植物影響的象徵性個人研究。莎塔莉每日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進行觀察、記錄、攝影,持續五十一天,透過放慢步調的象徵性儀式減緩人類介入大自然所造成的破壞。白色的樹脂雕塑靈感來自她父親在伊朗的玫瑰花園蓄水塔的造形,由於氣候乾旱,灌溉水的取得變得十分重要。蓄水塔中間有一圈吐舌等待甘霖的人臉下巴,顯現出雨水在全球暖化的迫切重要,賦予了作品寓言故事般的詩意特質。(全文閱讀595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