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本質,我的腐朽
埃貢.席勒:如人風景
紐約新畫廊/2024年10月17日~2025年1月13日
我來到無盡的死城,為自己哀悼。──埃貢.席勒(Egon Schiele)
愛慾、情色、赤裸,這些形容詞毫無疑問地已難與埃貢.席勒切割,他同時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風景畫家那一面也因此經常被忽略。事實上,席勒從孩提時代起就是個充滿熱忱的大自然觀察者,成年後更是為了逃避維也納都會生活的壓力,在鄉村環境中尋找慰藉。大自然成為席勒最熱愛的事物,而風景在他的創作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席勒最早的油畫從風景開始,這類題材直至逝世一直是他藝術生涯的焦點,風景畫也因此佔據其作品集最大的比例。
「埃貢.席勒:如人風景」展場一景
(Photo: Annie Schlechter)
紐約新畫廊(Neue Galerie New York)的「埃貢.席勒:如人風景」聚焦風景在席勒作品中的重要性與意涵,這些創作基礎源於他與自然環境深厚的聯繫,而這個自年輕時已存在的聯繫隨著時間的推移愈加強烈。席勒曾寫道:「我知道在千人之中只有一人能夠認知到萬物的有機體,看見植物的靈魂生命,並從它們的面貌中看見其臉部的生命氣息。」席勒深信自己能夠辨識萬物之間的聯繫、察覺到「類人的花朵」(anthropoid flowers)和「神聖的自然」,而這樣的信念是他的風景畫根基;透過風景畫,席勒以視覺形式表達自然與人類、動物和神明融為一體的觀點。
「埃貢.席勒:如人風景」匯集席勒創造性視野的多個面向,並展示其著名肖像作品與他對風景的執著之間特殊的連結。展覽特別側重席勒風景畫中的象徵主義。花卉、森林、草地、樹木等自然環境以及城鎮景觀構成其畫作中的空間,反映了藝術家對人類境況的存在主義訊息:春夏的希望與生命力終將屈服於衰敗和死亡,如此的週期不斷輪迴。這些畫作象徵著生命本身,承載著普世的意涵,更加證實席勒對人與自然之間有著不可分割連結的信念。展覽試圖向觀者溝通:席勒的風景畫與肖像畫之間始終彼此對話,他畫筆下的自然和城市景觀都伴隨著一種稍縱即逝(transient)的氛圍,而穿插其中的,是無所不在的死亡、衰老以及秋日氣息。
早年啟蒙
席勒對風景的熱愛源於童年時期的森林、草地和城鎮環境。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在1900年左右火車鐵路的發展讓城市之間的旅行變得更加便利,席勒一生都生活在相對有限的範圍內:他1890年出生於圖爾恩(Tulln),在克洛斯特新堡(Klosterneuburg)長大,並曾在紐倫巴赫(Neulengbach)度過一段時光,這些地點彼此距離都不甚遠。席勒的人生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出生地圖爾恩度過的,不過鐵道旅行確實激發了年輕席勒的想像力,他的母親回憶席勒七歲的時候會整天躺在窗台上,從早到晚畫著一張張的紙,充滿鐵軌和信號的圖畫。
1902年夏天,席勒搬到克洛斯特新堡就讀中學。此時,他的父親阿道夫.席勒(Adolf Schiele)因梅毒未經治療而健康狀況急劇惡化。1904年,席勒第一次拜訪母親的出生地克魯矛(Krumlov),但是這趟旅程最後因父親自殺未遂而劃下句點,阿道夫後來仍於同年在克洛斯特新堡去世。舅舅利奧波德.齊哈采克(Leopold Czihaczek)被指定為席勒的監護人,是其近親中唯一過著中產階級生活的人。在齊哈采克的資助下,席勒在紐倫巴赫度過了許多奢華的暑假,對他產生深遠的影響。此外,席勒經常探訪舅舅,一起短途或長途旅行。
「埃貢.席勒:如人風景」展場一景
(Photo: Annie Schlechter)
接著,席勒不顧家人反對申請上了維也納藝術學院(Akademie der bildenden Künste Wien),成為學院最年輕的學生,並於1906年搬至維也納投入學業。在此期間,他愛上了名為瑪格麗特.帕爾托內克(Margarete Partonek)的女孩,為她創作了一本畫滿周遭風景的素描本,可說是其作品集中相當獨特的存在。席勒於1906年開始創作他的第一批畫作,但直到隔年才開始使用油彩。他早期的作品以克洛斯特新堡周邊地區的風景和城鎮景觀為主題,並以戶外寫生素描為創作基礎。在席勒母親的回憶中,席勒一有空就會在河床的草地上或森林裡,用彩色鉛筆在素描本上一頁頁地不停繪畫。(全文閱讀595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