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在智能時代看科技藝術發展
台灣科技藝術的發展約略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在「類型學」發展初期,藉由台北數位藝術節與相關展會節慶引薦了在國際上各種流行的新觀念,從數位音像、動力機械裝置、互動藝術、聲響藝術、聲音雕塑到網路藝術等多元的科技藝術創作類型。2009至2010年前後開始,因表演藝術(尤其是戲劇與舞蹈)對數位科技介入的需求,科技藝術與表演藝術跨域共創的契機相對成熟,透過台灣數位表演藝術節、台灣科技藝術節,以及相關跨領域創作的補助計畫,促使「數位表演」與「科技劇場」逐年從向國際學習、在地茁壯到進軍國際,「跨領域」發展的中期階段,台灣對外輸出的文化科技作品已獲國際認同。自2017年虛擬技術誕生開始,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AR)、混真實境(MR)、擴延實境(XR)迅速成為耳熟能詳的新技術,再加上5G通訊傳播科技的普及,使遠程藝術(telematic art)亦成為過去三年來極度被重視的新創作型態。而因電腦的算力與顯示卡等硬體設備的快速提昇,讓人工智慧(AI)與科技藝術之間的距離快速被縮短。如今,「虛擬」、「遠程」與「智能」似乎成為科技藝術在最新進的「創新科技與藝術創作」第三階段發展中,最熱門且為最通俗的專有名詞,更促使創作者不斷反思,創意與創造力如何在智能時代中,重新被思考與重視。
站在創新科技與藝術創作的歷史當前,本年度(2024)科技藝術在台灣的發展或許可用「穩定中求轉變」來概括形容。一方面,在既有經常性的展演活動中仍隨處可見科技藝術作品的呈現;另一方面,因為創新科技的飛快發展,讓科技藝術的創製展演產生具象的形變。而當人工智慧、虛擬分身、物理定律成為科技藝術的新興命題時,創作者又如何能夠快速地從原理掌握、技術轉化到藝術創製,成為一顯著的議題。先以辦理了三屆的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為例,本屆以「超衍化」為命題,在各家科技表演好手們歷經初審、複審,激烈角逐著相當稀缺的獎項中,從科技美學底蘊、跨領域特質,以及前衛實驗性的視角來看,「音速死馬」的《壁 Piah》不僅獲得一致好評,並榮獲競技組首獎與「廣藝特別獎」的雙倍肯定。而初出茅廬的新銳創作團隊「世翔怎樣放手翊博」創作的《皇后與她的魔鏡》獲得競技組貳獎;同樣是創作新銳組合「白鹿迷路」的《克卜勒第N≒幻覺依賴定律》則獲得新秀組首獎。從本屆競賽評選的過程中可以發現,當代創新科技已經將台灣數位表演的歷史發展推到第三波的浪潮上,擺脫了將多媒體技術視為視覺奇觀工具的第一波,以及思辨跨領域融合的試驗性第二波,在這第三波的浪潮中,無論是動作捕捉技術、人工智慧模擬、科學定域運用,都巧妙地讓創作者們融匯在其創作脈絡之中。
用「與生俱來的本能」(with innate instinct)來描繪這世代青年創作者對創新科技的掌握能力一點都不為過。在《壁 Piah》中,創作團隊透過「講古」的口說表演轉化,並結合饒舌風格,更運用AI技術,將歷史事件與在場觀眾相互結合,創造出歷史曾經的「在場性」與「思辨性」。《皇后與她的魔鏡》也將傳統童話故事文本進行轉譯,在現場表演與數位分身之間創造出「真實」與「虛擬」的論辯,其大膽的創新與高度實驗性,為「未來劇場」開創出新的可能性。《克卜勒第N≒幻覺依賴定律》以物理定律討論人際之間、人與天體星球之間的張力狀態,也巧妙地讓星體運行的邏輯內化為情感之間的隱喻表現。
同樣以表演型態為基底的是台中國家歌劇院駐館藝術家計畫,本年度駐館藝術家葉廷皓以《幻象的殘響》一作為數位音像表演展現出創新型態。葉廷皓在不同表演場次中,邀請鄭各均、小事製作等團隊,結合沉浸場域式音像設計、現場表演,以及複雜的互動感應裝置,完成約四十五分鐘的演出。除演出長度突破音像表演有史以來的時長外,其所結合的互動感測技術、影像生成技術皆是當前最新之數位形式,在技術整合、表演性、藝術性上皆相當成熟,且能適度提供觀眾體感。演出過程的流暢性呈現出技術整合的完整度、美學的獨特性與藝術的成熟度,表演內容有鮮明之特色、段落清晰流暢、影像敘事與聲音質地優美、現場演出穩定,表現絕佳,為葉廷皓階段性創作巔峰之作。另一位駐館藝術家張博傑以《Relight+日_夢_遊》突破對表演藝術形態的想像框架,透過三階段──「日」、「夢」、「遊」──的活動,將個人到群體的回憶轉化為一新的共享篇章。「日」回應在日常生活中蒐集到的故事,以文物展的形式,結合1970年代老建築的空間性,使展覽中一幕幕時光碎片喚醒記憶中的曾經。「夢」是回到歌劇院凸凸廳的沉浸展,將觀眾轉化為時光旅人,穿梭在聲音與裝置之中,體驗具有年代感的氛圍。而「遊」則是回到台中舊城區的走讀,跟著藝術家導覽,想像藝術家如何在生活中發現創作靈感,整個過程不斷穿梭在清代、日治時期與現代的時代感之中,讓城市景物像似老電影般地呈現在人們的經驗中,展現出生活中的劇場特質。(全文閱讀596期藝術家雜誌)
【一月專輯│2024視覺藝術年度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