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繪藏日月,嵯峨野夢華
東京國立博物館平成館「舊嵯峨御所大覺寺——群英薈萃御所丹青」紀念特展
撰文.攝影│林志鴻.圖版提供│東京國立博物館(藝術收藏+設計 2025年3月210期)

京都大覺寺宸殿
距今約1200年前,平安京遷都後不久作為嵯峨天皇(786-842)的離宮而營造的嵯峨院,就是大覺寺的起源。嵯峨院建成約50年後的西元876年,嵯峨天皇之女正子內親王請願將嵯峨院改為真言宗寺院,並以其子恆寂入道親王為開山之祖。從此,大覺寺成為由皇族或貴族擔任歷代住持的寺院,廣為人知。隨著令和八年(2026)大覺寺開創1150週年的到來,東京國立博物館平成館「舊嵯峨御所大覺寺——群英薈萃御所丹青」紀念特展帶領你我回顧這段歷史,呈現大覺寺守護傳承的寺寶,以及皇室、幕府與宗教信仰、藝術審美互為發凡的至高美學成就。
大覺寺所坐落的嵯峨,相當於現在的京都市右京區嵯峨一帶,包括嵐山、小倉山等處。自古以來就以名山勝水而聞名,平安時代作為禁野(皇族專用狩獵場),天皇和貴族們爭相在此營造別墅,是一處風光明媚的遊樂之地。

京都大覺寺宸殿「牡丹之間」
● 嵯峨天皇與空海──從離宮嵯峨院到大覺寺
真言宗大覺寺派的大本山大覺寺,起源於平安時代初期嵯峨天皇(786-842,在位809-823)所建的離宮嵯峨院。天皇深愛嵯峨之地,讓位後便營建御所,在此隱居。此外,天皇還是自唐歸國的真言宗開山之祖空海(774-835)的知音,他採納空海的建議,在離宮內安置了〈五大明王像〉,並於疫病蔓延之際親自抄寫『般若心經」,以祈願天下安寧。五大明王與《般若心經》,便成為大覺寺信仰的兩大支柱。
西元876年,因嵯峨天皇之女正子內親王之請,離宮嵯峨院獲得寺號敕許,大覺寺由此開創。大覺寺的寺寶,為你我一展平安時代大覺寺的風貌。

重要文化財:明圓〈五大明王像〉 平安時代(1177) 京都大覺寺
東京國立博物館提供

重要文化財:狩野山樂〈牡丹圖〉(局部) 江戶時代(17世紀) 京都大覺寺
東京國立博物館提供

重要文化財:狩野山樂〈牡丹圖〉(局部) 江戶時代(17世紀) 京都大覺寺
攝影│林志鴻
★本文為文章節錄,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25年3月號210期《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 + Design》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