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華夏文明的時光厚度,化為一器一物的靈光
上海龍美術館「天地大觀─跨越時光的文明印記」收藏特展
撰文.圖版提供│龍美術館(藝術收藏+設計 2025年4月211期)
3月21日傍晚,龍美術館2025上半年最值得期待的大展「天地大觀——跨越時光的文明印記」隆重開幕。展覽呈現了200多件(套)從商周至明清的珍貴文物,包含甲骨文、青銅器、玉器、瓷器、佛像、家具等,按照「金石壽」、「器載道」、「思無邪」和「無盡藏」4個主題依次鋪陳,講述著3000年華夏文明的古老故事與精湛技藝,見證了帝王意志、文人雅趣與民間智慧的融合、結晶。

龍美術館館長王薇(左)、龍美術館創始人劉益謙。

漢 跽坐吏玉燈、盤(兩件) 高8.5 cm,直徑12.3 cm
●從帝王將相的權柄象徵,到匠人指尖上的溫度
龍美術館館長王薇介紹:「1992年前後我和我先生劉益謙開始收藏,如今有30多年。每一件藏品的收藏,從其藝術價值到歷史價值都經過了精心甄別,尤其對中國傳統藝術,更是注重其傳承有序、源流清晰,這些藏品也串連起了一個個獨特的收藏故事,延續至今。展覽期間我們出版兩本畫冊,一本瓷器專輯,一本雜項專輯,囊括本次展覽的所有作品,以及一些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展出的藏品,希望對大家理解展覽有所助益。」
龍美術館創始人、展覽總策畫劉益謙說:「回望30餘年的收藏之路,心中只有『沉澱』二字。從1994年偶然踏入藝術品拍賣會,便成為一場與時間的對話。『天地大觀——跨越時光的文明印記』展覽勾勒出華夏文明3000年未曾斷裂的脈絡,它們不僅是帝王將相的權柄象徵,亦是匠人指尖上的溫度,更是文化碰撞的火花。當年輕的一代駐足或沉思時,我希望他們能感受到華夏文明的符號,更希望這種傳統匠人精神在每一個人的血液中流動。收藏是私人的,但文明屬於所有人,3000年時光的厚度,終將化作展覽中一器一物的靈光。」

清乾隆 黃地洋彩錦上添花暗八仙雙龍耳瓶 高75 cm,口徑24.8 cm,足徑26.5 cm(封面圖版)

清康熙 五彩十二月花神杯 直徑6.5-6.8 cm
【四月專輯│PANORAMA of the Exquisite Arts大美不言,百年不遇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