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大地心音的綠色調
安娜.赫林格的在地化泥塑竹建築
撰文│劉明惠 圖版提供│Studio Anna Heringer(藝術收藏+設計2018年01月號124期)
DESI培訓中心內部廊道© Alexandra Grill
沒有新潮奇眩形觀、沒有宏偉懾人氣派、沒有精工琢磨珍貴建材,動用農耕水牛和泥的土牆屋,為建築師安娜.赫林格(Anna Heringer)開展出不尋常的事業藍圖。
●手工製作學校
今年剛滿40歲的赫林格,出生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的羅森海姆城,1997年前往孟加拉,加入非政府組織德須卡(NGO Dipshikha)義工行列,為邊緣化社區的農業和技能開發等領域提供援助,不期然地引發了她對該國風土人文的興趣。兩年後,赫林格進入奧地利林茲藝術和工業設計大學主修建築,在學期間曾返回孟加拉西北部境內的魯德拉普村莊(Rudrapur),為德須卡的現代教育和培訓計畫(簡稱METI)提出建議方案,隨後便以〈孟加拉手工製作學校〉為題,撰寫畢業論文。為了探索落實論文內容的可能性,赫林格於2004年重訪魯拉普,時機湊巧,德須卡組織正打算為村莊學校增建新教室,但當地找不到適合的專才,因此任命她為建築師。
改變最初要求的通用式混凝土結構,赫林格與工作夥伴羅斯維格(Eike Roswag)聯手開發出一個能夠就地取材(主要是泥土和竹子),並順應村落建物形貌風格,但引進效率施工程序與整合性建築體的設計。譬如防潮層、磚基、加入稻草的土壤混合物,皆可以減少水分對土牆的影響,另外,改進竹竿樑柱、斗拱的垂直及對角線框架組合與綁紮的方式,便可以增建一個樓層。其他的創意尚有提供168名學童各種互動功能的平面和洞穴空間、彩色門簾和天花板布篷,以及兼具採光、通風和裝飾效果的板式竹牆等。間錯交織的竹影,使充滿快樂氛圍的學園,更具活潑躍舞生機。耗資35000美元的捐款預算,工匠、社區人士、建築師、學校師生總動員,合力建造的METI小學,歷時四個月於2005年底順利完成。
METI小學正面外觀© Kurt Hoerbst
●拼縫生活的印記
孟加拉農村婦女於每年宗教節慶日期間,方可添購一件新紗麗,當它磨損破舊時,便回收再利用,通常是拼湊六層左右的棉質紗麗,以手工密縫固定成一件蓋毯。隨著多年日常使用,蓋毯的表層斑駁剝落,露出內層亮眼多彩的紋理圖案,吸引了赫林格的目光,於是她與德籍服裝設計師雷娜(Veronika Lena)合作,把這些留著家居生活點滴印記的織品面料,交給手藝精湛的魯拉普村婦們,加工製作成各種款式的服裝,迪迪織品(DIDI Textiles)應運上市銷售、公開展覽。
●龍、夜鶯與孔雀
東亞是竹的故鄉,中國竹子種類尤其豐繁。竹表徵正直挺拔、堅韌長青、虛心有節的君子情操,自古以來便與華夏民族的日用生活,締結不解之緣。在厚實的竹文化前提下,為了重塑鄉土魅力,上海設計師葛千濤擔綱啟動2013年首屆「竹建築雙年展」的策展人,將國際盛會的聚光燈投射到鄉野僻壤,邀請包括隈研吾、赫林格在內的12位國際知名建築師,親臨上海以南約600公里處的浙江龍泉市寶溪鄉應對挑戰,就地創作可供人居住的建築。建築師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夯土和竹編方式作為結構體系,因為夯土價廉、質地耐久,又不需複雜施工技術,而竹子看似脆弱,但就延展力而言,卻比鋼鐵更強勁,而近代研發出的新式營造工法,更可讓竹建物在未來的使用過程中,靈活更換損壞部位。
致力推動在地化觀念、擅長竹建物的赫林格,以一組三個分隔開來的青年旅社,再次成為媒體焦點。命名為龍──男子旅社、夜鶯──女子旅社、孔雀──客房的鏤空建築體,各由兩圈壘石基座分別承接內層的夯土牆屋身與外層的竹編架構,非密閉式的屋頂設計,讓熱空氣得以從建築物上方消退散出,自成一個涼爽的微型氣候區。富有禪趣詩意的別緻外觀,靈感來自龍泉青瓷的器形輪廓,赫林格生平的第一件圓形建築作品,巧妙結合了寶溪茂密的毛竹資源及富饒的工藝傳承。當日暮西下,依靠在牆屋周圍、形同碩大燈罩的各別房間點亮燈光後,玲瓏的竹籃式建築物變成散發溫馨柔和光芒的巨形燈籠,懸空映照著令人深受觸動的山水夜景。
●建築是改善生活的工具
自從2005年於德國的勞芬(Laufen)成立工作室以來,赫林格受邀出席眾多國際會議,講演分享永續建築和環保等相關課題,並從事顧問輔導工作。她曾先後在義大利阿爾蓋羅大學、德國斯圖加特大學、慕尼黑和維也納科技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擔任客座教授,其作品曾在紐約MoMA、威尼斯雙年展和歐洲數個藝廊和美術館展出。
龍泉寶溪青年旅社仰觀局部竹編結構© Jenny JI
★本文為文章節錄,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8年01月號124期《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 + Design》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