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的神聖與真實
「卡拉瓦喬2025」大展
羅馬巴貝里尼宮國立古代美術館/2025年3月7日~7月6日
七十四年前,羅伯托.隆吉(Roberto Longhi)在米蘭王宮(Palazzo Reale di Milano)策畫的展覽「卡拉瓦喬與卡拉瓦喬派」,將對17世紀巴洛克繪畫影響深遠的卡拉瓦喬,在被世人淡忘逾三個世紀後重新寫入藝術史。如今,「卡拉瓦喬」這個名字儼然成為巴洛克藝術的代名詞。今年,位於羅馬巴貝里尼宮(Palazzo Barberini)的國立古代美術館(Gallerie Nazionali di Arte Antica)推出「卡拉瓦喬2025」大展(展期自3月7日至7月6日,自5月29日起加開晚間時段至午夜12時),將天主教聖年(Il Giubileo)獻給這位極富創造力的繪畫天才。
卡拉瓦喬的本名是米開朗基羅.梅里西(Michelangelo Merisi),1571年出生於米蘭,而「卡拉瓦喬」這個名字則來自米蘭附近、他所成長的小村子卡拉瓦喬(Caravaggio)。卡拉瓦喬少年時期的生平史料甚少,他可能曾師事西蒙內.彼得札諾(Simone Peterzano),後者是提香的學生。他大約於1595年抵達羅馬,在經歷數個月艱苦賣畫的日子後,與人稱「阿爾皮諾騎士」的名畫家吉塞皮.塞薩里(Giuseppe Cesari)短暫合作,並成功獲得樞機主教法朗切斯科.馬利亞.德爾蒙特(Francesco Maria del Monte)的青睞與贊助。卡拉瓦喬很快成為世紀之交羅馬最具原創性、也最受歡迎的畫家,他為聖王路易堂(San Luigi dei Francesi)和人民聖母聖殿(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Popolo)所畫的祭壇畫奠定了自己的名聲。

卡拉瓦喬 奏樂者 約1597 油彩畫布 92.1×118.4cm 紐約大都會美術館藏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Art Resource / Scala, Firenze
然而好景不常,卡拉瓦喬衝動火爆的個性讓他犯下謀殺案: 他在一場帕拉科達(Pallacorda,為現代網球的雛型)球賽中發生衝突,殺害了拉努齊奧.托馬索尼(Ranuccio Tomassoni)。為躲避追緝,他逃離羅馬,此後數年間輾轉於拿坡里、馬爾他、西西里等地,並持續接受創作委託,在馬爾他的期間甚至得到馬爾他騎士團的殊榮。但之後卡拉瓦喬很快再度捲入打鬥並鋃鐺入獄,然而他竟從牢中逃脫至敘拉古、墨西拿,再回到拿坡里。1610年,卡拉瓦喬似乎因為得知教皇特赦他的消息而試圖返回羅馬,卻在途中不幸病逝於埃爾科萊港(Porto Ercole),享年卅九歲。

卡拉瓦喬 聖保羅的皈依(第一版) 1600-1601 油彩木板 237×189cm
歐德斯卡奇收藏(Collezione Odescalchi)藏
Foto Scala, Firenze
「卡拉瓦喬2025」從美國及歐洲各地匯聚廿四幅卡拉瓦喬的油彩作品,以年代分為四部分講述卡拉瓦喬的生平及繪畫風格的轉變。展覽亮點包含去年重見天日並在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展出的〈瞧,這個人〉、後來成為教皇烏爾巴諾八世(Urbano Ⅷ)的馬費歐.巴貝里尼(Maffeo Barberini)兩幅肖像畫,以及被人民聖母聖殿拒絕的第一版〈聖保羅的皈依〉,這些作品平時皆不公開展出。除此之外,巴貝里尼宮做為展館亦獨具歷史意義:出自巴貝里尼家族的馬費歐是卡拉瓦喬的贊助人,而馬費歐後來成為樞機主教的姪子安東尼奧(Antonio Barberini)也從德爾蒙特的收藏買下〈老千〉、〈奏樂者〉和〈亞歷山卓的聖凱薩琳〉,這些畫作此次終於「回家」,在巴貝里尼宮齊聚一堂。
勇闖羅馬
卡拉瓦喬早期的畫作大多是世俗題材。在阿爾皮諾騎士的工作室時,他開始繪製花果等靜物,展出的〈生病的巴克斯〉和〈削水果的男孩〉,還有收藏於米蘭昂博羅削畫廊(Pinacoteca Ambrosiana)的〈水果籃〉,均證明他描繪靜物的高超畫技。〈生病的巴克斯〉一般認為是卡拉瓦喬病中的自畫像,可能是一種自我宣傳的手段,蒼白微青的膚色反映倫巴底畫派寫實的特色。但身為神祇的酒神巴克斯(Bacchus)抱恙的呈現則是大膽而新穎的嘗試,酒神這一角色似乎也與畫家放縱狂野的個性不謀而合。〈納西瑟斯〉這幅原本就收藏於巴貝里尼宮的畫作如同〈生病的巴克斯〉取材自古典神話,題材也同樣創新:畫中僅有這名希臘神話中俊美而自戀的少年,他雙手撐在水邊,延頸凝視水中自己美麗的倒影。畫面上半部的身體與下半部的倒影構成一個完滿的圓,體現循環自困的執念。雖然此畫是否為卡拉瓦喬本人所作仍有爭議,〈納西瑟斯〉無疑形塑了人們對畫家風格的認識。

「勇闖羅馬」展區一景
(Photo: Alberto Novelli & Alessio Panunzi)
〈老千〉、〈女占卜師〉和〈奏樂者〉皆屬於卡拉瓦喬早期典型的「喜劇風格」作品,均是畫家為其早期最重要的贊助人德爾蒙特所作。這一時期的畫面歡快活潑,總帶著一絲慧黠,與他後來強烈明暗對比的戲劇化風格大相逕庭。〈女占卜師〉和〈老千〉都描繪富家子弟受到誆騙的場景,根據傳記作家喬凡尼.彼得羅.貝洛里(Giovanni Pietro Bellori)的記載,卡拉瓦喬大多採用街上的普通人而非古典雕塑做為模特兒,因此畫面十分寫實鮮活,這些題材可能帶有道德寓意,靈感來自當時盛行的舞台劇。在〈老千〉的畫面中,背對觀者的男孩正從背後拿出作弊用的額外紙牌;左側低頭端詳雙手中紙牌的年輕男孩似乎渾然不覺,他背後的中年男子正在向同夥釋出信號。這類題材後來成為卡拉瓦喬派的傳統,尤其在義大利境外的拉圖爾(Georges de la Tour)、烏特勒支的亨德里克.特爾.布呂根(Hendrick ter Brugghen)和赫里特.范.洪特霍斯特(Gerrit van Honthorst)均常描繪。(全文閱讀602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