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變革.藝術創新
紐約MoMA「會思考的機器」館藏特展
二次大戰後的數十年間掀起了電腦(電子計算機)科技的重大進步與資訊變革,從真空管大型電腦進展至電晶體、積體電路、乃至微型個人電腦。電腦原來是以軍事用途解碼和導航飛彈為功能的設備,逐漸轉型成為工業生產和通訊傳播的媒體,其功能發展日新月異,不單是計算、執行指令、處理並儲存資料,更設計成具備人工智慧、能夠累積知識經驗,甚至會思考的機器。
Stan VanDerBeek, Poemfield No. 1, 16mm film transferred to video (color, silent). 4:45 min, 1967. Realized with Ken Knowlton. Courtesy Estate of Stan VanDerBeek and Andrea Rosen Gallery, New York. Photo by Lance Brewer© 2017 Estate of Stan VanDerBeek
紐約MoMA舉辦「會思考的機器:計算機時代的藝術與設計,1959-1989」(Thinking Machines: Art and Design in the Computer Age, 1959–1989)特展,精選展出自1959至1989年間,藝術家們通過當時剛剛出現的計算機技術創造出來的藝術作品,包括當時具有代表性的計算機型號和設計組件。展品大多選自MoMA館藏,有藝術品、設計物、建築方案等形式,呈現數十年前的藝術家、建築師和設計師,如何走在藝術和技術結合的前端,將電腦運算用於藝術創作,另一方面,展覽也將展示電腦的發展過程,這些「會思考的機器」是如何影響藝術家的藝術創作、乃至人們的工作、生活和社會關係。
本展由建築和設計部門副策展人尚.安德森(Sean Anderson)、媒體與表演部門策展助理加保羅.畢卡尼(Giampaolo Bianconi)共同籌辦。策展人將展覽重點放在二次世界大戰後電腦發展的歷史,以及藝術家、建築師、設計師如何與當代最新技術互動,如何把電腦運算特色應用在藝術創作、設計及建築領域。展覽強調的時間點為1960至1980年代,從電腦初發明問世,僅有大企業負擔得起的年代,直到1989年全球網際網路(World Wide Web)發明,即數位時代來臨之前的計算機時代。展覽希望呈現戰後藝術的媒材和創作手法,手做與機器特色可以有不同的應用方式與電腦計算系統、程式碼設計結合,呈現在素描繪圖、詩作、聲音、影片及建築形式的試驗。
策展團隊亦觸及個人電腦的設計與普及,對於你我生活、工作與社會層面的影響。因為在現代日常生活中,我們已經非常熟悉電腦和電腦等電子產品,不知不覺中電腦已經無所不在,也非常便利,幾乎人人都會使用、需要。因為如此地普及,或許已經讓人忘記計算機剛發明的歷史背景,希望本展能夠提供觀眾思考生活與科技結合的過程、生活中已視為理所當然的物品背後,存在著數十年的電子機械演化歷程。
史坦.凡德比克作品〈詩境一號〉
Stan VanDerBeek, Poemfield No. 1, 16mm film transferred to video (color, silent). 4:45 min, 1967. Realized with Ken Knowlton. Courtesy Estate of Stan VanDerBeek and Andrea Rosen Gallery, New York. Photo by Lance Brewer© 2017 Estate of Stan VanDerBeek
●實驗階段:1960-1969
展場以1950年代中期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的打洞卡片、1950年製作的IBM 305 RAMAC 彩色電路盒,以及1970年代大幅早期手繪的德州儀器 (Texas Instruments) 電腦晶片設計圖為開端,提供電腦文化的歷史性物件。還有早在1962年,義大利的「程式藝術運動」(Arte Programmata movement)即舉辦相關展覽「程式藝術、動態藝術、多層次作品、開放性作品」,MoMA收藏了安佐.馬利(Enzo Mari)設計的相關海報,以及參展藝術家的作品,包括加尼.卡隆波(Gianni Colombo)的〈脈動結構〉和伽圖里歐.亞凡尼(Getulio Alviani)的〈振動質感表面〉,以及查理.西蘇里(Charles Csuri)最早以電腦設計的黑線條動畫作品〈蜂鳥〉。
●轉型階段:1970-1979
到了1970年代,有些藝術家開始學習程式設計,而非單靠電腦工程師的幫忙。這些藝術家的背景來自純藝術創作,深受電腦系統的數理邏輯和資料處理的本質吸引。藝術家和建築師試圖以計算機系統與運作來進行傳統的繪圖、編織及新創的思維模式。不過,也有人質疑藝術的價值與電腦科技在創作方面的前途。
展場中一件貝瑞.柯羅(Beryl Korot)的大型裝置〈文字與評論〉五頻錄像作品,記錄柯羅使用織布機織布,旁邊還有完成的布匹及柯羅手織的細格布紋設計。她自1970年代開始對織布深感興趣,認為織布的設計與使用織布機的過程十分繁複又規律,織布機可以視為「地球表面的第一部電腦」。她把織紋的設計模式與計算機處理資料的二進位邏輯聯想在一起,編織和程式碼的相似之處,啟發了後來藝術家們的創作。
左.馬利歐.貝里尼協助奧利維堤設計了桌上型電腦「Programma 101 Eletronic Desktop Computer」
Mario Bellini. Programma 101 Electronic Desktop Computer, Die-cast aluminum casing. Manufactured by Ing. C. Olivetti & C. S.p.A., Ivrea, Italy, 1965.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Gift of the manufacturer© 2017 Mario Bellini
右.韋拉.莫娜兒(Vera Molnár)創立「視覺藝術研究團體」,作品模擬繪圖儀的方格分割畫面,完全用手繪創作「保羅.克利研究」系列
Vera Molnár, A la Recherche de Paul Klee (Searching for Paul Klee) (detail), Felt tip pen on paper, 1971. The Anne and Michael Spalter Digital Art Collection© 2017 Vera Molnár
●擴散階段:1980-1989
從1970年代起,設計小型的個人電腦成為各大企業的研發重心,英特爾公司成功發明了執行力強的微處理器後,大幅加速了微型晶片的發展。到了1980年代末期,輕量、平板的螢幕和使用方便的視窗作業系統,逐漸普及整個資訊業界。同時,電腦業界也隱藏了背後龐大的勞力生產成本,並成為串連全球經濟系統的重大工業。1989年,世界聯網和網際網路開放公眾使用,人們的通訊方式隨之改變,接著的全球化趨勢更帶動了社會文化的交流混雜。
●挑戰界限、結合科技
本次館藏特展呈現了電腦的多重角色,既是機器、媒體,也是創作方式,展出的作品反映出不同時代的藝術家挑戰既有的再現風格、試圖重新定義藝術作品的界限。不論是動畫、錄像、動態雕塑或是機器繪圖,過往的歷史背景與藝術家、設計師和建築師的努力,展現了戰後以來藝術創作與科技結合的另一層面,也讓觀者更了解今日人人使用數位產品的便捷生活是如何演進而來。
左.華德瑪.柯爾迪羅作品〈Gente Ampli*2〉
Waldemar Cordeiro, Gente Ampli*2, Computer output on paper, 134.5x72.5cm, 1972.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Fund, 2016© 2017 Waldemar Cordeiro
貝瑞.柯羅大型裝置〈文字與評論〉五頻錄像作品(局部)
右.Beryl Korot, Text and Commentary, Five-channel video (black and white, sound; 30 min.), weavings, and pictographic video notations (detail), 1976-1977.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Committee on Media and Performance Art Funds© 2017 Beryl Korot
★本文為文章節錄,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8年01月號124期《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 + Design》雜誌
相關報導:
【01月│會思考的機器 特別報導】電腦紀元之後的「靈光」轉生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