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動感官,藝術是全景覺知的召喚
奧拉弗.埃利亞松分享「你的好奇旅程」所感

奧拉弗.埃利亞松與2010年作品〈多重影子屋〉
「藝術邀請你重新思考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藝術挑戰你慣常的感知方式。藝術要求你參與,而非消費。藝術是一張複雜的關係網絡。藝術將不確定性視為創造的契機。藝術有時是一種美好的願想。藝術能激發強烈的慈悲心。藝術讓抽象之物具體可感。藝術是一種來自未來的思維。藝術是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藝術信任你的經驗。藝術是變革的推動者。藝術是現實的製造者。藝術能容納他者的存在。藝術是世界的創造行動。藝術是慷慨的。藝術能療癒。藝術使人獲得力量。」冰島─丹麥藝術家奧拉弗.埃利亞松(Olafur Eliasson)在2019年提出〈藝術是〉(Art is)宣言。自1990年代初開始藝術創作以來,埃利亞松便對「知覺」深感興趣,尤其是形塑知覺的認知與文化系統。埃利亞松認為,生命的顯現,是透過你與它的主動相遇,是透過你的感知,藝術亦然。唯有全然調動我們的感官,才能真正理解我們與作品的關係,也才能從中產生有意義的知識與理解。
● 對話奧拉弗.埃利亞松

奧拉弗.埃利亞松1997年作品〈單色房間〉
Olafur Eliasson, Room for one colour, 1997. Installation view: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Taipei, 2025
Photo: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Courtesy of the Angsuvarnsiri Collection © 1997 Olafur Eliasson
問:多年以來,你持續以最廣義的視角,探討光的多元表現形式,其中包括鏡面作品。光,是你所有創作的原點嗎?光,如何觸動你對於感知的深度思考?是源自於北歐當地日常生活環境的感知嗎?或是來自其他因素的啟蒙?
答:光,對於藝術經驗而言,是根本性的存在,事實上,它也同樣支撐著我們日常所做的一切。我在年幼時就深深體會到這一點。那是1970年代能源危機期間,我前往冰島探望祖父母。為了節能,他們家每天晚上某個時間就會關掉所有的電燈與電器。我記得,正是從那時起,我開始觀察光線如何改變環境氛圍。當時是冰島的夏季,即使夜晚降臨,戶外依然保有微光──是那種近乎暮色的明亮。唯有當燈光熄滅,眼睛慢慢適應了幽暗的光線時,人們才會驚覺原來還有光的存在。這段經歷極為深刻,使我意識到「光」的狀態,對於我們能否進行各種活動是何等關鍵的存在。
答:光,對於藝術經驗而言,是根本性的存在,事實上,它也同樣支撐著我們日常所做的一切。我在年幼時就深深體會到這一點。那是1970年代能源危機期間,我前往冰島探望祖父母。為了節能,他們家每天晚上某個時間就會關掉所有的電燈與電器。我記得,正是從那時起,我開始觀察光線如何改變環境氛圍。當時是冰島的夏季,即使夜晚降臨,戶外依然保有微光──是那種近乎暮色的明亮。唯有當燈光熄滅,眼睛慢慢適應了幽暗的光線時,人們才會驚覺原來還有光的存在。這段經歷極為深刻,使我意識到「光」的狀態,對於我們能否進行各種活動是何等關鍵的存在。

奧拉弗.埃利亞松1994年作品〈苔蘚牆〉
Olafur Eliasson, Moss wall, 1994. Installation view: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Taipei, 2025
Photo: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Courtesy of Tate Collection, London © 1994 Olafur Eliasson

奧拉弗.埃利亞松2019年作品〈冰河融化系列1999/2019〉
Olafur Eliasson, The glacier melt series 1999/2019, 2019.
Installation view: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Taipei, 2025
Photo: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neugerriemschneider, Berlin; Tanya Bonakdar Gallery, New York / Los Angeles © 2019 Olafur Elias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