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興華 藝術是療癒,也是企業文化
收藏家賴興華(圖版提供/賴興華)
在新竹的忠孝路,有一幢特別的建築大樓,它以「生命之樹」的概念設計打造,蘊含著對於生命中希望和幸福的追求——這裡是「送子鳥生殖中心」,是知名的生殖醫學機構,創辦人賴興華醫師從1992年開始投入人工輔助生殖的技術,數十年來幫助了許多渴望擁有小孩的夫妻完成心願。關於賴興華,許多人聽聞的是他在醫學上的成就,然而除了事業與工作之外,他還是位收藏豐富的藝術愛好者。對賴興華來說,藝術除了是個人的興趣之外,也是他用以療癒自我與鼓勵他人的方式;在占地3000多坪的建築裡,各個角落皆陳列了賴興華多年來收藏的各式藝術品,在向來給人冰冷印象的醫療機構中,不僅增添了溫暖的感覺,也讓整個空間有著仿若美術館般的氛圍。
位於「送子鳥生殖中心」一樓的接待大廳,空間充滿呼應功能內容的符號。(圖版提供/賴興華)
「我大概總共擁有200到300件左右的藝術品,但目前為止最讓最自豪的收藏,應該就是『送子鳥生殖中心』所在的這棟建築。」賴興華說,十多年前,原本位於新竹東門街的診所空間,就邀請了菲律賓的華僑藝術家與建築師Francis Yeh擔綱室內設計,因為喜歡他明亮、溫暖而無壓力的空間風格;後來計畫興建新大樓時,便再度委任Francis Yeh設計整幢建築。「『生命之樹』是整體建築物的主題,我們用這個元素來串連所有空間,呼應著生殖中心創造生命的功能。」賴興華解釋,這棟建築的造型以女性的子宮為發想,應該是地表上最大的人造子宮——在建築物門口的兩側就有兩個水池,上面漂浮著大小不一的圓形光球,象徵著孕育卵泡的卵巢;而走進室內的接待大廳,包覆狀的空間則是孕育生命的子宮腔,前方挑高的天花板處則懸吊著有如蝌蚪般游動的精子造型雕塑。「〈生命之樹〉(The Tree of Life)其實是奧地利藝術家克林姆(Gustav Klimt)為比利時的斯托克雷特宮所創作的壁畫作品,畫面左側的『期待』是一個望向遠方的女子,而右側的『履行』則是一對擁抱的男女。我很喜歡這件作品,覺得整個畫面很能反映出女性的心願:找到愛情的歸宿,然後成家生子。〈生命之樹〉反映了我的事業,也就是創造生命。」有了這樣的想法,賴興華便和建築師進行討論,而Francis Yeh認為,新的建築對於「送子鳥」來說也意味著事業的再生,因此更進一步地建議納入更多符合這個意義的主題作品。
左.莎賓娜.費洛奇的雕塑作品(攝影/孫曉彤)
右.周珠旺的作品(攝影/孫曉彤)
談到如何踏上藝術收藏之路,賴興華說是2003年的一次機緣:原本服務於大型醫院的他,在未曾預料的際遇下,於2000年獨立開業,成立了自己的診所。說起創業初始的歷程,賴興華幽默地以「簡直和坐監牢沒什麼兩樣」來形容:診所只有自己一位醫生,他每天看診十幾個小時,一週工作六天,生活的苦悶簡直難以想像。「某一天,我到台北開會,恰好在飯店看見了劉其偉名為〈孕育〉的版畫。」賴興華說,那件作品的畫面描繪的是一隻在黑夜中孵蛋的母雞,他馬上聯想到的是自己的創業艱辛,以及那些來求診希望懷孕生子的女性:「我非常感動,加上版畫作品的價格是我能夠負擔的,於是馬上就決定收藏,也因為買了第一件藝術作品,我開始注意創作作品的藝術家。那個時候劉老已經在2002年過世,我只能夠過書籍和資料來認識他,研究之後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後來就又買了他的另外一件版畫〈夜歸人〉——這件作品的情境就是我當時的生活寫照,每天披星戴月地工作著——直到現在,這件畫作還掛在我自己診間的牆上。」
「一開始欣賞藝術品,是認為它們反映我的生活,後來逐漸也從其他的角度來思考。」賴興華心想,假如藝術能夠療癒自己,那是不是也可以療癒來尋求幫助的病人呢?「所以我又買了劉其偉的〈長長的影子〉,那是一件小型的版畫,畫中只有一隻鳥和牠的影子。我覺得那個情境很像是許多來求診的婦女,她們大多都已經在不孕症的治療之路辛苦了好一陣子;身為醫生,我深知那是一條漫長而孤獨的路程:不曉得要努力多久,只有自己陪伴自己繼續前行。」賴興華說這件畫作,現在就陳列在更衣室內,讓每一位在進行人工生殖前更換衣服的媽媽們,都能夠看到這幅畫,從而感受到被理解和受到支持的感覺。
何孟娟 巴黎計畫 你是我的英雄 影像輸出於黃洞石 80x80cm 2009 圖版提供/加力畫廊
杉普康益 a anemone(アネモネ) 陶 39x41x28cm 2015 圖版提供/加力畫廊
「我一直都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句話,人生很多時候靠的就是一個機會,就算是醜小鴨也可以變成讓人驚艷的黑天鵝。」賴興華說,同樣擁有婦產科專業、也是資深藝術藏家的林錦義是帶他進入藝術領域的入門老師:「過去我曾經跟林醫師是同事,他在1990年代就開始買藝術品,當時就曾建議我收藏吳冠中的作品,只是我當時聽不進去。直到十多年之後,我開始對藝術收藏感興趣,吳冠中的作品價格卻已經與當年天差地別。」賴興華自我分析,他過去說自己是理性思考的人,總是認為藝術品所費不貲,同樣的價錢可以買一件作品,卻也可以買車子或房子,兩相權衡之下,總是認為其他東西比藝術品來的「有形」;而這樣的觀念,一直到了他看到劉其偉的作品,真正產生了共鳴之後,才徹底改變。
「我的太太老家在台南,開始買藝術品之後,每次回台南,總是有兩件必做的事情。」賴興華笑說,第一是去找在台南開業的林錦義醫師,交換藝術收藏的心得;第二就是造訪加力畫廊,看看展覽、聊聊作品。我太太有時候會問我:『為什麼要一直去逛畫廊?』她不曉得,其實我是去『療癒』的——這點我和林錦義醫師的收藏觀點很像,我們都偏好『療癒』的藝術主題。」
「對我而言,藝術無非就是療癒,而這份療癒也是呼應我的專業,以及我的企業文化。」對於賴興華來說,藝術不僅僅是生活的調劑,也是他所秉持的人生信仰以及事業信念;而藝術收藏,無疑是實踐的最直接方式。
黃建樺 編碼者──自戀舞步與無間莊園 數位操控影像和數位攝影、金屬相紙、無酸鋁製背板裝裱 110x208cm 2015 圖版提供/加力畫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