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時尚的先行者吉爾.珊德
1990年代是時裝極簡主義重要的發展時期,代表人物有來自維也納的赫姆.朗(Helmut Lang)與發跡於漢堡的吉爾.珊德(Jil Sander)。他們兩人從事服裝創作的原因相當簡單,朗是發現遍尋不著令自己滿意的男裝,珊德則是對當時的女裝著裝規則大表不滿。在這標榜「少即為妙」的年代,潮流的發展訴求極度簡化的優雅。法蘭克福應用藝術博物館(Museum Angewandten Kunst)舉辦吉爾.珊德回顧展,聚焦於她於過去40年間開創的女裝時尚風向指標。
左.吉爾.珊德(Photo: Peter Lindbergh)
右.吉爾.珊德2013年秋冬廣告形象 Jil Sander campaign, A/W 2013/2014, model: Edie Campbell© David Sims
以極簡美學著稱的吉爾.珊德,其職業生涯之初是於德國《Petra》雜誌擔任時尚編輯。1967年,年僅24歲的珊德繼承了母親的縫紉機,在德國漢堡開設首家個人精品店,而後於1968年創立同名品牌。1975年,她的第一場巴黎時裝發表會並未如同預期獲得關注,在不斷改進下,隨後推出的簡約風格服裝廣受歡迎,於誇張華麗當道的1980年代逆勢而行,以簡約風格在時尚界出盡風頭,時尚評論家如此讚揚她的創作:「以彈力羊毛織物或真絲創造出第二層肌膚般的質感,作品的流動感極強,用矜貴的布料製作出不同類型的簡潔時裝,長青亦經典。」1989年,吉爾.珊德品牌在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Frankfurt stock exchange)上市。
德國法蘭克福應用藝術博物館舉辦吉爾.珊德回顧展,由博物館總監馬提亞斯.韋格納(Matthias Wagner)策展,在占地逾3000平方公尺的展場空間中,配備眾多多媒體裝置,呈現珊德在時尚、產品設計與空間規畫方面的作品,讓觀者深入思考並了解她如何在設計中探索現代性的衣裝特質。
珊德不像一般時裝設計師般八面玲瓏,她只是一個敏感而強勢的女人,也許她所展露的就是德國人堅毅不拔、一絲不茍的特點。年約70的她,童年時最喜歡看著母親踩著縫紉機製作長褲與燈芯絨襯衫的場景。她回憶道:「我很早就愛上了褲裝,也對男裝具有相當濃厚的興趣,我的作品無論在布料、剪裁或顏色方面,都帶有雌雄同體的特質,同時不忘傳達女性主義的鮮明意識。」當她演繹極簡主義時,依舊玩弄著實用的細節設計,剪裁精緻的夾克大衣,硬挺的塗層面料、耐用的牛仔布、尼龍降落傘材質……,試圖將日常所見的元素轉換並提升成為設計的一部分。
左.吉爾.珊德2004年秋冬廣告形象 Jil Sander campaign, A/W 2004/2005, model: Gemma Ward© David Sims
右.吉爾.珊德2004年秋冬廣告形象 Jil Sander campaign, A/W 2004/2005, model: Mathias Lauridsen© David Sims
珊德認為,在時裝上傳達「現代性」,極簡抽象並非唯一的選項。「在時尚設計的世界裡,對於裝飾和圖案並無特別的界定,一切僅僅視乎方法,並取決於整體的平衡以及對於本質的提煉。倘若你不是將印花簡單地貼在布上,而是將其視為獨立作品中整體概念的一部分,那便傳遞了觀念思考的概念。這一點和高端街頭時尚有所區別,它傾向於在服裝當中運用大量裝飾,意在表明低廉的價格與口袋拮据無關。」
從表面看來,當下或許不是再創簡約風潮的適當時機。當巴黎、米蘭、倫敦和紐約等時尚重鎮充斥著繁複的紋飾、層疊的風格與豐富的設計之時,吉爾.珊德要在一個充滿過度裝飾的世界裡,證明一件簡潔的黑色羊毛裙依舊可以勝過那繁複裝飾的衣裝,一件完美裁剪的海軍大外套依舊不會陳舊過時,要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似乎並不輕鬆。然而,在這設計過度、過於強調繁複的當下時尚產業環境中,以簡約為主軸或許將是重獲主流目光關注的蹊徑。
★本文為文章節錄,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8年01月號124期《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 + Design》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