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藝術為沉浸式的感官奇遇
充氣藝術的新貌,創造與共享的瞬間
撰文│洪昱溱.圖版提供│Balloon Museum(藝術收藏+設計 2025年10月217期)

菲利普.帕雷諾作品〈我的房間是另一個魚缸〉
Philippe Parreno, My Room is another Fishbowl © Balloon Museum
回溯自1909年,巴黎大皇宮便與「飛行」結下不解之緣——當年,第一屆巴黎國際航空太空展(Salon de l'aéronautique,簡稱巴黎航展)在大皇宮宏偉的穹頂下揭幕,展出路易.布萊里奧(Louis Charles Joseph Blériot)飛越英吉利海峽時駕乘的布萊里奧11號飛機、各式模型與航空設備。飛機、熱氣球與飛船排列其中,具象化了人類飛天的夢想。時隔百年,2025年的大皇宮再度與「充氣藝術」相遇,藉由「氣球博物館」(Balloon Museum)策畫的「欣悅——藝術瀰漫於空氣中」(Euphoria-Art is in the Air)展覽,藝術家們以各自的視角詮釋「充氣藝術」的無限可能。

超域工作室、毛羅.佩契作品〈看不見的芭蕾〉
Hyperstudio, Mauro Pace, Invisible Ballet © Balloon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