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葉的人間抒情
撰文/陳長華(藝術家2018年4月515期)
鐘有輝 炫能量 2017 複合媒材、畫布 162×130cm(圖版提供:鐘有輝)
畫家鐘有輝最近在台北市的國立國父紀念館,舉辦從事創作四十多年來最完整的發表會。名為「萬葉集」的展覽,主要是以自然界的葉草為創作源體。萬葉隨著四季遞換、時序變化、環境移轉,以及觀者當下的心領神會入畫,或成為生活用品物件的浪漫裝飾。葉不再是與泥土枝幹相連的葉;被賦予了藝術生命的葉,穿過畫布、木板、蠶絲、玻璃、陶土……和人一起共生樂活。
「萬葉集」展覽,使人聯想具有千年歷史的日本「和歌」之《萬葉集》,它是日本最古老的敘情詩集。日語中的「言葉」是指話語,「萬」是指數多。這一部詩集收錄了吟詠四季風物、旅行狩獵,以及親友戀人感情交流、問安慰藉的詩歌,因高達四千五百多首而成為和歌最大的傳世巨著。
鐘有輝藝術中的萬葉,與和歌之《萬葉集》並無直接關聯。和歌之「萬葉」映現了4世紀至8世紀的日本社會生活;鐘有輝藝術中的萬葉,則片片觸及他對自然易貌與生命榮枯的感受。若要說有什麼交集,那是他在1970年代前往日本筑波大學深造期間,來自當地風土和文化的見聞。尤其是和季節一起更改姿顏的東瀛楓葉,在當時曾帶給他難以忘懷的美感經驗。
國父紀念館二樓寬敞的國家畫廊兩翼展廳,足供鐘有輝展示他各個時期的系列作品。包括大學時代的油畫作品,留日返台首次個展的版畫「心窗」系列,1990年代開始取材自然草葉的系列、「繽紛」系列、「生之讚歌」、「捲簾」系列等。值得關注的是,他在版畫技法上廣泛的研究,以及注入複合媒材的表現,打破了一般人對版畫單一技法的印象。他展出版畫作品採用金屬版蝕刻、彩色絹印或平版製作等類別的製作方式,也掌握了新科技運用在傳統版畫所能激發的時代感。
鐘有輝於1972年在畫家許漢超指導下學習絹印製作。隔年,旅美畫家廖修平返台,開啟台灣現代版畫教學。鐘有輝成為他的一批指導學生。1984年,當時在平面媒體任職的鐘有輝前往筑波大學留學,1987年以顯微攝影研究「松香粉腐蝕凹版技法」獲得藝術學碩士。
鐘有輝數十年來善用他對自然的熱愛,以眼當作相機的鏡頭,四處觀察攝獵。萬葉入畫時,是從經歷的實景剪裁再製,並不斷地鑽研嘗試不同的技法與媒材,期望在彩色繽紛的有限空間裡,也能跳脫刻板僵化的平面觀感。像1992年的〈馥郁〉加入撕紙,〈喜事心情〉(2000)採併用板畫形式,〈藏能量〉(2017)則是來自仰視陽光下群葉的靈感,光線由外聚焦,畫面結構紮實而保有輕逸詩情。
2012年,鐘有輝從台藝大專任教授退休後,有更充足時間創作及技法研究。在「萬葉集」的展覽中,可以看到他以葉為符號,使用透明疊印、油墨、水等不同性質顏料的技法,印在紙上、畫布上和木板上的各種綜合媒材表現。有些部分加上手繪、雕刻或砂磨處理,呈現一般絹印版畫無法達成的肌理效果。這次的大規模展出,除複合版畫創作,還包括他作品運用在汽車車體、玻璃、陶瓷、服飾等的表現。開幕式中與設計師林國基合作的畫入時裝的演出,也成為他豐饒藝術創作的一個新嘗試。萬葉之美,正如他所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