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錯誤的啟蒙
「今品空間計畫有限公司」主持人楊岸的藝術收藏
楊岸的收藏不限領域、集古也藏今,生活中裝載著「用生命創作」的藝術性。他將繪畫、攝影、錄像與裝置藝術、家具到服飾配件等藏品「策展」化地融入日常「再創作」出獨特的收藏視角,並認為法國詩人波特萊爾是最偉大的藝評家:「現在性就是短暫、偶然,這是藝術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恆與不變」,藉藏品向經典致敬並與藝術家的創作生命面向瀟灑連結。
「今品空間計畫有限公司」主持人楊岸
仰望著古董商暨室內設計師阿克塞爾.維弗特(Axel Vervoordt)的收藏高度,同樣身為創作人的楊岸,嚮往與藝術品之間心心相映又重重一擊的交會。即使擁有常玉、沃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 Tillmans)等作品,也不忘以行動實踐支持創作的初衷。對於他人眼中非典的收藏態度或所謂政治不正確性的收藏取向,引用了馮內果(Kurt Vonnegut)的話:「我們必需跳下懸崖,在墜落的同時,讓自己的翅膀成形。」
身為台灣空間設計的「混搭」先驅,認為「時間不是限制,空間沒有藩籬」,楊岸將安迪.沃荷的〈瑪麗蓮.夢露〉立在印度古董畫架上,緊接著梅丁衍〈太陽與星星的故事〉與荒木經惟拍攝的〈Lady Gaga〉,耀眼的紅色、靈動的黑白,對應著工作室大廳中兩張英國古董木椅……。楊岸指出收藏美學核心談的是素養,談的是把人和事提升到更精緻細膩的層次:「所謂三代穿衣、五代飲食、十代掛畫……」,古人在生活富足閒暇之餘,經歷了家族若干世代的耳濡目染,方能在穿扮、飲食有所心得與美學累積,而所謂掛畫更是檢驗心法與眼光最苛刻的傳承本事,楊岸謙遜的認為自己距入門尚很遙遠。
上.事務所空間 下左.荒木經惟作品〈Lady Gaga〉 下中、右.楊岸在美國舊金山工作時,於二手書店購入一本1982年的巴斯奇亞親筆簽名畫冊
楊岸極早便關注安特衛普美學行者阿克塞爾.維弗特。維弗特最早提出並踐行日本「侘寂」(Wabi-sabi)美學概念,進一步發展出融合古今、東西對話的設計風格,例如以砂岩石佛像搭配18世紀義大利長餐桌,以及對自然光線、古舊物事的鋪陳與講究。「在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時,他特別獲邀於佛圖尼宮(Palazzo Fortuny)策畫了「直覺」(INTUITION)展,將西元前三世紀希臘石雕與紐約塗鴉藝術家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以及日本現代書法家井上有一作品完美融入同一空間,令我印象深刻。三年前我在京都收到井上有一的作品,也讓我產生與維弗特的連結。」此外,維弗特的客戶包括演員勞勃.迪尼洛(Robert De Niro)、凱文.克萊(Calvin Klein)以及美國饒舌歌手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等。「他將藝術品全方位的極致發展,帶給藏家理想藍圖,是我敬仰的同業。」
收藏空間盡現設計巧思,「我在任何空間掛畫,打破原有的刻板印象,出人意外入人意中,丟個問號或會心一笑,讓人細細品味。」楊岸在事務所洗手間掛上莊普的藍色畫面,引動絲絲清涼;在辦公室的洗手台牆壁,掛上北京藝術家周軼倫畫的黛安娜王妃,營造一陣優雅窺視;家中浴室洗手台上方掛著顧福生的畫作,「他是我非常尊敬的藝術創作者,我將鍾愛的作品置入居家空間,重新組合人們對生活的印象,喝茶不一定要在茶室,浴室也是能夠舉辦派對的所在。」而在事務所中,池田光弘的畫作以明暗對比出深邃的洞境,展露幽靜而靜謐的樂趣,「從另外一個角度望過來,畫面讓空間形成宛如一道進入異次元的延伸感。」同樣是池田光弘的作品,冷硬的白色石頭,遠看似花瓣一般,楊岸將之置放於白色牆面,下方配上一件中國書卷形的木几。
左.楊岸於居家空間展開的「生活即策展」,讓藝術品與日常生活自然交融
右.家中餐廳的兩面牆,一面掛了侯俊明油畫〈海天遊蹤〉,另一面掛著陳界仁的作品
楊岸家中餐廳的兩面牆,一面掛了侯俊明油畫〈海天遊蹤〉,高逾2公尺的畫面描繪海邊少年仰望著天空中巨大、赤裸、油膩的燒鴨;另一面掛著陳界仁的作品。就是這種在創作中絕對的孤獨與疏離感,深深打動楊岸,將衝撞靈魂的視覺刺激感引入生活中時時刻刻,為居所埋下伏筆。藉由藝術性促動自我砥礪,在工作桌兩側,一邊是森村泰昌的攝影作品〈Lady Warhol〉,另一邊是現代主義宗師索爾.勒維特(Sol LeWitt)作品〈For Afranio〉,「勒維特極簡主義藝術影響我們第一線的設計師甚巨,對我來說意義深遠。」
受到藝術教育的薰陶,楊岸選擇了以設計作為職志。自美國留學工作返台後,也進入校園執教近20年。談到教育,他深刻自省如何不讓學子淪入「假啓蒙」的險境。「教育一個人,其實是冒著一定的風險,表面上是讓人更為理解某些事物,事實上也許會造成誤導,讓人以為自己『已開竅』而誤入歧途。這種問題也常見於藝術收藏領域。」教育界走了一遭,楊岸真切地分享心得,認為「自學」是王道,許多無師自通、或是藉由一己之力畢生鑽研,最終得到的成就,才是真正的自我突破。「手機時代的大眾教育趨勢將走向私塾,分眾專業才能貼近個人天職。」對於18歲女兒楊家宜的創作靈魂,不輕易給予影響或是意見。「這是她15到17歲的創作札記,我跟夫人原本不知道這些作品,畫面上看得出她對媒材運用及動手執行的自信與自由。」厚厚的創作札記,不只是彩筆,還有拉鏈、塑膠袋、布料、熱熔膠……,記錄與父母同遊美術館的幸福時光:首爾東大門的札哈.哈蒂建築作品、V&A博物館的亞歷山大.麥昆時裝展……,絕對是一本集結式的藝術創作與生活註腳。
上.楊岸生命中的第一件藏品:1984年出版的《The Codex》,是集結式的藝術創作集
左下.林明弘客家花布大圓桌作品 右下.女兒楊家宜的創作手札
為了收藏,楊岸必須保持相當的資訊敏感度,持續吸收藝術與市場的新知,他在資訊爆炸時代冷靜覺察內觀,檢視自己的藝術明鏡,去年重新走訪了藝術經典的寶庫。「到義大利佛羅倫斯重新認識文藝復興的美學精髓,去了荷蘭阿姆斯特丹再看林布蘭特(Rembrandt)與維梅爾(Vermeer)的經典之作,讓我在智慧手機時代無時不刻的媒體市場刺激氛圍中,反思『時代審美』與『作品初心之美』畢竟有所不同,提醒自己在企圖超越時空的藩籬時,是否遺漏了些什麼。」
回顧經典,從藝術塵暴中抽絲剝繭,回歸到收藏支持創作的初心,然後繼續向著更寬廣的世界邁進,楊岸也收藏了翻轉「殯葬印象」為美學的張徐展紙紮馬錄像作品。回溯課堂上老師細語的「Cezanne」一詞對於經典的啓蒙,經過歲月洗練,藝術收藏開啓了無可預見的人生視野,楊岸在尊重藝術獨特性的同時,更將其主題式地「策展」出令人驚嘆的生活場域之美,讓人真實感受到藝術品的貼身溫度、與藝術靈魂的深刻連結,由此萃取出一種唯「美」獨屬的感性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