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 大畫家
陳瑞福畫出海的交響
畫家陳瑞福1935年出生在屏東縣琉球鄉白沙村。座落於台灣西南外海的琉球鄉(即琉球嶼、小琉球)素有「海上公園」之稱,距東港約15公里,為一座北寬南狹的珊瑚礁島嶼,形狀像一把芭蕉扇。陳瑞福人生中第一個舞台即搭建在小琉球,從碼頭的崎嶇小徑上來,在懸崖邊的樓房上,在此「起鼓」,演出他的悲歡歲月。自他剛剛出生的襁褓時期,張開眼睛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海,夜裡的視線則仰賴電土燈、油燈,在忽明忽暗的晃動光影中,聽到的依然是海浪滔滔的浪濤聲,童年的遊戲就是拿著石子在路邊的岩板上,刻畫水中的花瓶岩、漁家搖搖欲墜的住房,或者討海人補破網、整補船具,準備出海捕魚的情景。在陳瑞福略懂寫作之後,他使用稍嫌生硬的注音符號夾雜著國字,緩緩向世人道出埋藏在心裡的志願:「我要成為一位大畫家。」1951年陳瑞福考入屏東師範學校,畢業後分發到高雄市擔任國小教師,此後定居高雄。在這段期間,他曾經在留法畫家劉啟祥門下學習繪畫,不但開拓他對藝術創作的視野,也激發日後積極參與美術相關活動的決心。
畢生畫海,樂此不疲
現年八十四歲的陳瑞福,孜孜不倦地付出終生時間和熱情,在繪畫工作上心無旁騖、專心一志,於國內外公辦或私設的美術館、畫廊舉行個展並參與聯展,不下百次。陳瑞福完成的多數作品,皆緊扣「海」的主題。長久以來對於生活與成長的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陳瑞福融入自身體驗與人文情感,以在地人的觀點,深刻描摹生活周遭的自然景觀。
陳瑞福使用強烈的色彩,描繪出近代的調子。深藍色的天空,燃燒般的紅瓦,直入眼簾的白色壁面,綠色的窗戶,深綠色龍眼樹林,令人看了情不自禁地湧起急欲歡呼的情緒,畫面中台灣南端的獨特色彩,漾出動人的生命力。台灣的風景,愈往南走,熱帶的特色就愈清楚。太陽強烈地直射,樹林因而色澤濃厚,層次豐富。此外,南部尚留有古城壁、荒廢的古老建築等,山羊徜徉其間,又是另一股截然不同的荒涼氣氛,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繪畫題材。藝術家透過對景物敏銳的觀察,將陽光在南台灣所散發的熱情滿載於畫布之上,耀眼奪目,絢爛而精采。
陳瑞福 故鄉紅瓦厝 1988 100F
對於海港有著濃厚的情感,海洋意象深植在陳瑞福的腦海中,畫海已是他的宿命。為討海人發聲,以成為討海人代言者為己任,他以海洋為題材的創作綿延半個世紀,愈是熟悉的景物愈具挑戰性。尤其是千變萬化的海洋,即便在同一時刻面對大海,也會看到不同的景致,體會到不同的感受。正是由於海洋的多變,讓他樂此不疲,始終無法放下畫筆。陳瑞福的繪畫風格發展,大約分為三個時期:一是從1956至1979年的「多元嘗試時期」,此時期作品題材多元,有人物、靜物、海濱景色、古厝、鄉間景色、國外景致等,具廣伸觸角之趨向;二為1979至1984年的「海濱風情時期」,此時期的創作大量描繪純粹的海景,並加入漁村、漁船等人文意象,構成海港風光;三則是1984年迄今的「漁港人文時期」,從描繪海的風、晴、雨、霧、颱風前後的姿態與四季的風情等,轉向以畫筆詳實地記錄漁民的生活。
陳瑞福 琉球漁港 1989-1992 50F
鮮明的個人風格
綜合陳瑞福的藝術創作,可以歸納出如下幾點主要特色:
一、豐富的色彩層次:陳瑞福的作品,充滿希望與活力,正是來自於對豐富色彩層次的掌握。早期畫作偏好使用紫紅、橙黃、湛藍、群青等彩度較高的色彩,尤其是黃色系的使用,製造多層次的微妙色階變化,閃耀如太陽般溫暖的光芒,加上藍色系的巧妙運用及襯托,畫面猶如陽光與水氣的壯麗融合。1980年代之後,則使用加入大量白色的濁色系,更經常以灰褐、灰紫為主要色調來調和畫面,呈現抒情詩般的高雅韻味。
二、厚實質感的表現:陳瑞福早期畫作經常以厚塗顏料的方式製造出畫面的質感,如海濱礁石群岩粗糙厚實的質感與量感,以營造畫面的深度。中後期著重於沙質般畫面的肌理,以「高雄燈塔」系列畫作最為突出。
三、執簡馭繁的群像處理:陳瑞福的作品中除了單純海景的描摹外,大部分作品的描繪對象經常盈滿整個畫面,如海邊的紅瓦房、港口旁一幢幢的樓房、停靠港邊的漁船、漁家人物群像,尤其後期作品如「討海人」、「黑鮪魚」系列,前景人物的描寫有如攝影中的格放般,使畫面聚焦在人物的動作姿態上,背景處理毫不輕忽,亦有滿滿的人物群像、成排停靠的漁船等,使得整體畫面展露重複、韻律之美,以及熱鬧豐富之感。群像處理往往考驗畫家的構圖能力,陳瑞福擅長於複雜的群像中安排眾人注視之焦點,以及動作、身形之微妙關係,執簡馭繁,展現其構圖之功力。
四、濃厚的人文情感:陳瑞福的繪畫作品從最早期單純海景的描繪轉入漁民真實生活的寫照,焦點從大遠景的描寫轉移為討海人的內心世界,創作中注入更多民胞物與的人文關懷,如於碼頭堤岸修補、整理漁網的漁人,港邊穿梭搬運黑鮪魚的扛魚者,血淋淋的黑鮪魚與持刀的解魚師,貼著標籤躺在拍賣場等待運銷的魚群,魚市場魚販拍賣互動的情形等;他以傾聽的心情接近魚體和討海人,以紀錄者的角色,用畫筆忠實詮釋漁民與海港的故事,表現討海人真誠淳樸的美好一面。
陳瑞福 黑鮪魚 2016 50F
五、執著堅定的意念:相對於台灣美術界現代化潮流的風起雲湧,陳瑞福近半世紀的繪畫生涯一直堅守自己的風格,以具象的手法觀照、表現本土人文風情。海洋、漁港、漁民一直是陳氏繪畫作品的中心,他曾自云,對海的繪畫熱情將永不厭倦。此種堅定的信念與情感,可從其繪畫創作中體會到。熱愛繪畫,體悟生命中的感動,對自身產生使命感,並賦予自我存在的意義,這即是藝術最極致的表現。
對於神祕的大海,陳瑞福的思索是永遠不會厭倦的。他發現歷史上很多前輩畫家,為人們留下許多以大海為題材的創作,海有時平和如鏡,讓人任所翱翔;有時怒濤洶湧,讓人在其中得到啟發,體悟自然和人生。如果說藝術創作如大海一樣浩瀚,他便是忠實的子民。其美術航道通往歐洲的美術環境,也因與前輩畫家接觸,受到許多印象派繪畫的影響;他對黃色系素來偏愛,在金黃色系的運用上亦有獨到之處,畫出閃亮輕巧的細緻筆觸,並高度掌握表現技巧。
生命與藝術的真善美
陳瑞福的創作理念是:生活即是藝術。藝術家要親近自然,貼近人群;藝術與人生有密切的聯繫,呈現的是人生,再現的也是人生。他把情感投射於趣味,以畫筆描摹漁民的生活與感情,真實反應人生,體現出人間的互助與合諧,他更服膺於藝術的本質,表現真、善、美的真諦,真誠地熱愛海洋。就是那份善意,促使他繪出討海人堅毅的生命力,用繪畫的藝術性,將這一切化為可觸可感的藝術品。這是藝術上真誠善意的美好表現,討海人樸實的勞動姿態,為生活打拼、與大海搏鬥的勇氣,有著「真」;漁民之間的互助,則是「善」的一面,他們的形象在昇華為藝術品後,自然散發出生活中獨特的「美」。陳瑞福以油彩堆疊後所產生的濃稠厚重感,乍看之下顯得樸拙,更表達出藝術性既真實又誠實的畫作特質。勞動者沐浴在自然天光下,彼此呼應,讓觀者從中體會到散發的生命力,正是這種對生命的崇敬,使觀者能夠與畫中人產生連結。這也是陳瑞福藉由畫作,所欲讓人們體驗到的另一層次、另一面貌:討海人的生命質地,是真、是善、是美。
陳瑞福曾去拜訪老船長,了解駕馭船隻航海的經驗,並訪問討海人出航前如何整補,如何向鄰船問水路,航行中如何觀星目斗;船靠岸為搶新鮮,趕市場「走船頭仔」扛魚貨,如何搶快到魚市,如何「撿公母」,如何剪切魚貨、爭取好價錢。這些要領與艱辛,陳瑞福都一一以速寫、素描或文字記錄下來,成為他畫不完的素材、講不完的生命故事。陳瑞福常在凌晨3、4時到魚市場參觀他們吆喝拍賣魚貨的熱鬧實景,更能深入體會他們的辛酸和悲苦。他從小看著家人或鄰居,靠著觀星目斗的經驗充滿希望地駕一艘船,或單獨駛孤帆,往波濤洶湧的大海「爭風戰水」,向深不可測的大海勇往直前,賺「天公錢」。海上鹹濕的浪花、腥臊的氣味打在他們身上,猶如刀割般疼痛,經年累月留下斑斑的歲月痕跡。長期海上孤寂的生活、艱苦的捕魚作業,養成漁民堅忍不拔的意志和粗獷強健的體魄。畫家從旁靜觀這些漁家的工作與神情,以同理心理解並描摹下來。
陳瑞福 漁市 2004 100F
對海最深的依戀
陳瑞福以親身經歷見證海的魅力,以討海人的代言人自居,以繪畫的語言具體化、形象化討海人的快感與痛感。陳瑞福一生看海、聽海、愛海,做為一個海的子民,大海就是他的鄉愁,是他生命不可分割的部分。從教職退休後,專心在筆刀、油彩裡與大海征戰,且樂此不疲。他的繪畫風格誠懇虛心,將世界萬物帶給他的感動,融入自身的情感與體驗,再恣意揮灑在畫布上。其繪畫風格的演變如同人生境遇一般,為持續而漸變的歷程,三個階段裡主要的創作題材,可歸納為「漁港特寫」、「港都風情」、「討海人之歌」、「黑鮪魚唱」等四個主題。隨著時間過去,他在各種繪畫題材上注入更多的人文關懷,而不再只是單純的風景畫。其畫作中,刻意不詳細交代人物五官表情,或直接略去不畫,借助身體行動的姿態,巧妙表達出熱鬧豐富的感覺,運用色彩魅力表現南台灣充滿陽光與溫暖的印象。
陳瑞福 鼓山漁港 2015 50F
驀然回首,近七十多年的繪畫生涯彈指間流逝,雖然陳瑞福走過各國的海港漁鄉,卻沒有任何一處海水,能像故鄉那樣使他魂牽夢縈。他提起畫筆,蘸著油彩和故鄉的大海對話,將南台灣亮麗的陽光揮灑在畫布上,將海港斑剝的磚房堆砌在畫面裡,更將鄉親們辛勤刻苦的勞動精神,繪成畫幅。一筆一筆記錄在藝術作品裡,讓生命力舞動其間,陳瑞福畫出海的交響,更畫出澎湃的人生。(全文閱讀517期藝術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