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結構
1960-1990的建築潮流
桑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 Sainsbury Centre© Photo: c Foster + Partners, Ken Kirkwood
製造業、工程與機械產業在1960年代的突飛猛進,讓當時英國建築評論家雷納.班漢姆(Reyner Banham)提出對「高科技建築」的大膽想像,希望擺脫「國際主義」侷限在美感與造型的方法論,轉而擁抱「科技之心」,他在1988年過世前的30年間,試著「定義、排出年表、了解」另一種「現代主義」,被視為當代的「高科技」先驅。
將工程與建築緊密結合的手法,在英國有四位建築師最常被當作典範: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理查.羅傑斯(Richard Rogers)、尼可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麥克.霍普金斯(Michael Hopkins)。二戰後的建築與產業結構、美國所流行的預製現地組裝與模組建築的技法,再加上1960年代的科幻烏托邦風潮都影響了他們,夢想打造一個機械化、具調節性的空間,以此預言未來新興的居住與工作模式。
1970至1980年代,這樣的建築風格受到許多著名大型美術館、展覽空間、工廠與辦公大樓的青睞,後來也轉而應用在許多交通與基礎建設上:橋樑、機場、火車站等,這些都是「超級結構:1960-1990新建築潮流」展所欲呈現的多元發展面向。
左.桑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興建過程 Sainsbury Centre construction, 1975-1978© The Art History Photographic Collection,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Michael Brandon-Jones
中上.桑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興建過程 Sainsbury Centre construction, 1975-1978© Foster + Partners, Alan Howard
中下.桑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新月翼 Sainsbury Centre Crescent Wing© Richard Davies
右.桑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 Current day Sainsbury Centre, 2009© Sainsbury Centre, Pete Huggins
建立桑斯伯里視覺藝術中心
羅伯特.桑斯伯里(Sir Robert Sainsbury)是英國第二大連鎖超商家族的第三代成員,與妻子麗莎.范登堡(Lisa née Van den Bergh)一同收藏了許多現代藝術與部落藝術作品,在1970年代決定將收藏捐贈予諾里奇市(Norwich)的東英吉利大學(UEA),並委託當時尚未成名的建築大師諾曼.福斯特設計了收藏館。
對高科技的想像
「藉由材質與工程將可達成何等目標」是1970年代科技派新建築所關注的議題。為了替一個建築項目找到最適合的科技,有時候會突破建築的領域,在戰後被認為最先進的產業中尋找答案,例如:汽車或飛機製造業。
「高科技與低科技」(High and low tech)的風潮也在此時蔓延起來,例如1978年美國出版的《尖端技術:居家空間的工業風格參考指南》(High-Tech: The Industrial Style and Source Book for Home)就是一本關於居家設計、指明如何在五金行購買零件以拼裝出「工業風」家飾風格的書籍。這和野蠻主義建築、後現代風格的夜店、工作室居住空間的流行之間,存在著相當密切的關係。
上.接合之屋1:20模型 ZipUp House, Detail colour presentation competition model, scale 1:20©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Eamonn O'Mahony
下右&中.香港匯豐總行大樓 Hongkong & Shanghai Bank© Foster + Partners, Ian Lambot
下左.日本世紀大廈Century Tower, Japan© Foster + Partners, Ian Lambot
工程傳統
低污染的工程建造、模組化建置、可以無限延展擴充空間格局的房子:這些1960年代流行的設計概念,在無數的建築與科技類雜誌中週期性地引領趨勢潮流,也在大學的課堂中被廣泛討論。大致上來說,美國的創新發明獨領風騷,無論是軍事上的科技發展,或是網際網絡的遠端控制。福斯特與羅傑斯在美國求學時期汲取了這些概念,在英國本地的建築師,也因為在英、美兩地往返授課的教授們而獲得豐富的相關資訊。
科技轉換與組裝套件
不只在英美兩地,1949年法國建築工程師尚.普魯維獲得教育部的建築競賽,委託其設計可在郊區大量興建的學校與教師宿舍,使用模組化的鋁合金,以及他從1930年代就開始實驗的可拆卸組裝結構,由此設計並延伸出一系列的建築與家具作品。
尚.普魯維的房屋模型,包括1:30模型與立體結構 Jean Prouve House box, comprising 1:30 scale model and 3D contents© Rogers Stirk Harbour +Partners
結語
更貼近人們日常生活的,則是現在電視媒體上播放的建築與室內設計相關節目、貨櫃屋賣場、拖車住家、從五金行可以買到的模組化零件,處處可見「高科技」建築概念對於製程與材質應用的想法。未來設計的種種可能性,不會僅僅侷限於科技的應用方面,而是在你我的創造力與想像力的深度之中。
左.理查.羅傑斯(右)與伊凡.哈博(Ivan Harbour)觀看建築師尚.普魯維的居家模型 Richard Rogers and Ivan Harbour with Jean Prouve House Model©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 右.法國尚.普魯維之家 Jean Prouve House, France© Galerie Patrick Seguin and Rogers Stirk Harbour + Part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