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托邦何在?一個對藝術的探問
MMK 現代藝術美術館「社會之牆」展
位於法蘭克福的MMK現代藝術博物館,近日與多年在博物館收藏上密切合作的德卡銀行共同辦理收藏展,除了MMK自己的當代藝術館藏之外,德卡銀行在過去的15年裡,也累積了許多優秀而多元的當代藝術收藏。該展覽除了讓兩館的收藏互相對話、尋求彼此的關聯性之外,雙方作為MMK2美術館的創始合作伙伴,在成立100年之際辦理此展覽,也有雙方合作多年里程碑的含義。
伊薩.根澤肯作品〈反射〉 Isa Genzken, Spiegelbild, 2001. DekaBank Kunstsammlung,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VG-Bildkunst, Bonn 2018. Photo: Wolfgang Günzel
1989年,在柏林工作的藝術家伊薩.根澤肯(Isa Genzken),設計了她的第一個所謂「混音器」,一個帶有金屬天線的矩形混凝土塊,但不能發出任何聲音。在這件雕塑中,她展現了對「接受世界」可能性的高度興趣。她認為像這樣一個物件,應該首先代表外部刺激的接收和處理,而不是發射出去。其作品〈社會之牆〉延續了這一想法,以格狀鏡子的效果,來表現畫面在傳輸中造成的視覺扭曲。觀眾被一根根鏡柱形成的空間圍住,像是身處紐約或法蘭克福金融區的高樓峽谷,人們只能從反射材料看到他們自己,而建築物明確的外觀因此消解,反射讓它們同時具有吸引力和排斥性。
伊薩.根澤肯作品〈社會之牆〉 Isa Genzken, Neues Design für Weltempfänger, Soziale Fassade, 2002. Installationsansicht/installation view, DekaBank Kunstsammlung,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VG-Bildkunst, Bonn 2018. Photo: Axel Schneider
政治風景:一個黯淡的烏托邦
英國藝術家莎拉.莫里斯(Sarah Morris)的錄像作品〈北京〉展現了中國大陸向西方開放以來,社會出現的深刻變化。21世紀以來,沒有其他國家像中國一樣更適合代表我們這個時代日益增長的全球化和城市化。觀眾透過2008年奧運會期間北京的城市景觀,看見在這個特別的時期,這個新資本主義國家如何揭示了無限擴張和全球化思想背後的社會幕後發生的細微事件。影片中的場景,模糊了政治、社會和商業的界限,使用許多破碎的影像,來揭示一個擁有「光明未來」的國家。
左圖 馬丁.基彭伯格作品〈不知道〉 Martin Kippenberger, NO NATI, 1987. Schenkung aus der DekaBank Kunstsammlung/Donation from the DekaBank collection© Estate of Martin Kippenberger, Galerie Gisela Capitain, Cologne. Photo: Axel Schneider; 中圖 威廉.薩奈爾作品〈無題〉 Wilhelm Sasnal, Ohne Titel, 2000© Wilhelm Sasnal. Photo: Axel Schneider; 右圖 圖爾.格林福特作品〈梅杜莎〉 Tue Greenfort, Medusa, 2007© Tue Greenfort. Photo: Axel Schneider
語意和表音符號的運用
如同蝙蝠俠和神力女超人的英雄象徵,德國藝術家馬丁.基彭伯格(Martin Kippenberger)則巧妙運用了另一組符號系統。他擅長使用雙關語和機敏的嘲諷,在複合媒材作品〈不知道〉中,他結合了各種物體,比如鼓,它引用自德國作家君特.格拉斯(Günter Grass)的小說,它在故事裡是與國家社會主義對抗的象徵,但鼓上放置的是希特勒的《我的奮鬥》(Mein Kampf)和反核標誌等,以各種象徵符號的堆疊來展現德國二戰前那段期間,社會的內在衝突與壓力。畫作〈現代的信不信由你之家〉將紐約古根漢美術館畫成具超現實外觀的大房子,為它畫上奇怪的顏色,在這棟現代藝術的殿堂裡,你選擇相信還是不信呢?基彭伯格將他對於藝術世界的諷刺顯示在標題,以及被荒誕呈現的建築物之中。
左、右圖 麥可.普弗默爾作品〈無題〉 Michael Pfrommer, Ohne Titel, 2015. DekaBank Kunstsammlung,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Philipp Pflug Contemporary, Frankfurt. Photo: Wolfgang Günz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