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名家的人文視野
建築並非抽象的景觀,而是實存的現實。建築師們無不將這一過程視為「靈感工程」般的創造,他們在設計實踐的概念階段即強調實際的場地條件,例如文化與城市結構等,而這些情境的核心則在於人及其所在環境之間的關係。建築進化的過程在於對現狀問題的反思以及對所處時代的回應。建築與城市及自然環境的關係問題,始終是建築師面臨的課題。在支離破碎的城市尋索並建構具有場所感的人性化空間,在資訊時代充分體現與生態環境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建築理念,並在建築學的教育體系中,將設計理念與紮實的建築學功底有效地結合與應用,都是當代建築思維聚焦的核心所在。
妹島和世與隈研吾的人文關懷
妹島和世的建築設計具有通透感與分散性的特色,這源自她早期對各種空間特質的濃厚興趣。早期影響她設計風格的建築包括菊竹清訓(Kiyonori Kikutake)設計的〈天屋〉(Sky House)。她小時候在一張照片中看到了那棟建築,上大學時又在某本書裡與它不期而遇,她回憶說:「那棟建築凌空而建,創造了空間感受的奇蹟,卻又極具美感與現代性。」於是妹島和世在創立自己的建築事務所時,開始思考自己想要創造怎樣的空間,「就像公園那樣的空間,正是我所嚮往的。」她進一步解釋:「在日本,每人在公園內都有各自不同的目的。有人在公園休息,有人在公園跳舞,有人成群結隊,有人孤身一人,不同年紀的人,目的大相逕庭。人人都以各自的方式,在公園裡度過閒暇時光,但同時,人們卻又能感受到社區意識並體驗到空間共用的感覺。毫無疑問,這就是我理想的建築形式。我認為建築必須有這類空間。」
2016至17年度「創藝推薦資助計畫」建築項目導師大衛.奇柏菲爾德爵士與門生西蒙.克雷茲共同研討©Rolex,Tina Ruisinger
奇柏菲爾德與克雷茲的城市規畫思維
勞力士於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主題展館,由透明結構打造而成,外牆的稜面令人聯想起其經典「蠔式恆動星期日曆型腕錶」的三角坑紋外圈。館內展出英國建築名家大衛.奇柏菲爾德爵士(Sir David Chipperfield)及他在2016至2017年度「勞力士創藝推薦資助計畫」中與門生西蒙.克雷茲(Simon Kretz)共同研討之作。
奇柏菲爾德與門生克雷茲的合作十分成功,這兩位建築師並未合作設計建築,取而代之的是展開一項理論計畫,探索多年的城市規畫流程將如何塑造城市空間。還出版了專著《關於計畫──一個思考的實驗》(On Planning-A Thought Experiment),「城市如何構建而成?誰塑造城市?如何決定城市的未來?城市的民主程度有多高?以及最重要的,我們如何才能改進城市規畫的流程?」這些問題是奇普菲與克雷茲合作的核心,此書在勞力士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支持下問世,探索城市發展的全面性觀點,以更強的包容性與創新思維為市民創造美滿的生活。
第16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勞力士展館© Rolex, Reto Albertalli相關報導:
【09月│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特別報導】自由空間的場景意識──第16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