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如何再現漫畫
以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的展示為例
觀看日本的漫畫博物館,得見博物館在詮釋「漫畫」做為產業和社會歷史的重要性上,有多重面向的關注議題以及再現手法,透過和不同合作單位與策畫主題的結合,博物館嘗試、實驗各種漫畫展示的可能性。本文以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以下簡稱「京都國際漫博」)的常設展與特展為例,說明博物館如何試圖跳脫漫畫展示大多由「原畫」與「漫畫書籍」組合的侷限,甚至透過異業合作模式,呈現不同面貌的展覽技術。
一、常設展:「『漫畫』為何?」
京都國際漫博常設展「『漫畫』為何?」("マンガ"って何?)透過展示大量漫畫書籍與相關文物,一併書寫日本的漫畫史與社會之間的影響力以及關聯性。展覽從「漫畫」本身的文法解析至漫畫產業發展、漫畫文化的流動性等來回應「『漫畫』為何?」的提問。另一方面,展覽也提出數個漫畫產業的相關議題,可知館方對「漫畫」的詮釋,不僅是探究其本身所承載的內容,也關注它做為媒體的特質及產業的影響力,展覽以不同展區的子題共構對漫畫的理解。以下為常設展覽的分區子題:
1. 漫畫媒體年表
漫畫做為圖文傳播媒體,透過展版年表與雜誌、報刊及漫畫的出現背景,依年代排序,可見漫畫在日本社會中的歷史發展演進。
常設展「『漫畫』為何?」展場一景,「漫畫媒體年表」展區。
(攝影:董怡彣,攝影圖由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授權使用)
2. 漫畫人生年表
依據日本的雜誌讀者年齡層與性別分類,整理出不同年紀人們所接觸的漫畫雜誌類型,藉由展示雜誌封面,了解該性別與年齡層所關注的流行娛樂主題。
3. 漫畫是兒童的讀物嗎
在此子題下劃分三個類別:「諷刺漫畫」、「做為青少年文化的漫畫」、「學習型漫畫與資訊型漫畫」,由此三個議題面向的雜誌與漫畫作品,回應漫畫在社會中行使的不同功能。
常設展「『漫畫』為何?」展場一景,「漫畫是兒童的讀物嗎」展區。
(攝影:董怡彣,攝影圖由京都國際漫畫博物館授權使用)
4. 什麼是「電視漫畫」
此處所指之電視漫畫可謂「動畫」,說明動畫的製作發展奠基於漫畫分鏡腳本。同時也闡述日本的動畫發展中,礙於製作時間與經費的限制,而發展出當地獨特的動畫繪製技術。
5. 製作漫畫的方式
此展區展出傳統漫畫的手繪工具與數位漫畫製作的特色,並指出漫畫產業中單一作者與共同作者的差異,以及作者與編輯之間的合作模式。
6. 漫畫裡的「基本規則」
透過漫畫作品內容的展示與文字說明,解說日本漫畫構成的三大條件――漫畫文法、角色、漫畫分鏡。
7. 挑戰「基本規則」的漫畫
承接上一子題,此展區進一步補充,漫畫也包含打破既定風格的漫畫作品,藉由展版的圖文事例來呈現畫風與分鏡在漫畫創作的應用與突破。
8. 漫畫家是有錢人嗎
透過展出知名漫畫家與作品的發售銷量,並繪製漫畫產業流程的圖表,揭示產業背後參與團隊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
9. 角色扮演(Cosplay)也是一種漫畫嗎
在日本漫畫產業的龐大市場下,由粉絲主導創作,參與同人誌或是角色扮演活動的人數逐年增加;此展區延伸討論漫畫與其周邊文化和商品化現象。
10. 全球的人讀「漫畫(マンガ)」?!
不論正式授權或是盜版,日本漫畫在全球的大眾文化交流下,被翻譯為各國語言;此展區展出譯為不同語言的日本漫畫,與在交流過程中相互學習吸收影響的漫畫作品。
11. 世界的漫畫
以獨立玻璃展櫃,將世界各國漫畫與日本漫畫的不同特色分別做對比與解說。
根據上述常設展主題與子題的介紹,可歸納出館方從幾個面向來剖析「漫畫」:一、「漫畫」本身的特色與文法結構;二、漫畫產業的內部運作與社會關聯;三、日本漫畫的歷史發展與大眾文化;四、漫畫的功能與進階發展;五、日本漫畫與國際的漫畫文化。其分區主題顯示策展團隊試圖透過漫畫的社會學研究方法,論述漫畫在日本的各種社會影響力,從爬梳漫畫歷史,與理解何種主題刊物受歡迎的過程,進一步認識大眾對漫畫的需求,並依此基礎建立一套理解大眾流行文化的再現方式。
以常設展的子題為例,不同年齡層的閱讀嗜好呈現出大眾對娛樂文化喜好的轉變;同時也見到漫畫載體的變革,從早期雜誌的單幅諷刺漫畫刊載,到近代漫畫單行本的發行,進而反映在出版業的演進歷程與流行文化主題的多元變貌。在「漫畫家是有錢人嗎」分區主題中,則量化統計漫畫雜誌與單行本出版數量,計算出漫畫家的投入經費及最終收益,將最後統計成果以表格、圖解與數學公式的方式於展示中呈現,旨在使觀眾了解漫畫的產業鏈結構與社會之間的關聯。
「『漫畫』為何?」此常設展主題名稱的「漫畫」所對應的日文為「マンガ」(Manga),並非採用台灣讀者較熟悉的日文漢字「漫画」。「漫画」一詞出現較早,因時代背景不同,所指稱的對象也有所差異,其定義範圍仍有爭議;而日文「マンガ」的片假名「マンガ」則多用以指稱具備故事特質(內容不見得是「搞笑」)的日本現代漫畫。
由此可知,館方主要詮釋的漫畫對象為「日本的現代漫畫」,但是它不能只談論戰後的漫畫發展,還須回溯日本的漫畫歷史,才能處理漫畫所涉及的各種議題。也就是說,除了解釋「漫畫」的定義,為了理清漫畫做為傳播媒體的特質,必須從漫畫的發展背景來思考它的涵蓋範圍及影響力。館方透過整理館藏可觀的漫畫藏品,進一步分類並研究漫畫的歷史發展與受大眾歡迎的代表漫畫刊物。(全文閱讀521期藝術家雜誌)
【10月專輯│漫畫靈光走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