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漫畫前進歐洲
法語漫畫介紹及台法漫畫交流簡述
今年1月,台灣在國際漫畫盛會安古蘭國際漫畫節(le Festival International de la BD d’Angoulême, le FIBD,以下簡稱「安古蘭」)傳出捷報,新銳作者劉倩帆榮獲安古蘭「數位漫畫競賽」(Challenge Digital)銀獎,其他三位台灣新人Linx次叔、林倩羽、吳雅怡也入圍該競賽,覃偉與Arwen HUANG兩位入圍安古蘭新秀獎(Concours de Jeunes Talents)前廿名,可說是台灣自2012年開始參展至今最亮眼的成績單,也讓國際漫壇看到島國蓬勃的漫畫創作力。
2018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台灣館一景(圖版提供:劉倩帆)
台灣創作獲歐漫盛會青睞,2011年安古蘭邀請台灣擔任主賓國,遭馬政府婉拒,理由是「台灣漫畫家還沒有準備好」。媒體披露此事後舉國譁然,政府才轉而接受邀請,2012年起,我國官方每年組團赴安古蘭參展至今,台法漫畫交流更加頻繁。
從日治時期到戰後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台灣漫畫創作與產業向來受日本漫畫影響深遠,為什麼今日會想到經營遙遠的法國漫畫市場?法語漫畫又有何特長?
劉倩帆數位漫畫作品〈潛水〉(圖版提供:劉倩帆)
法語漫畫的定義
國內常用的「歐漫」一詞,主要指法國、比利時與瑞士等歐洲國家法語系統出版的漫畫,法語漫畫界統稱為「法國與比利時(法語)漫畫」(labande dessinée franco-belge),簡稱「法比漫畫」。比利時另有荷語漫畫(de strip),而瑞士另有德語漫畫(Comic)。
漫畫的法文為la bande dessinée,常見簡寫為la BD。La bande可以指一組物件或一群人,漫畫每頁畫面上通常有好幾組左右橫向圖畫群塊,每個橫向群塊或整頁圖格群組都可算是一個bande,la bande dessinée一詞可直譯為「圖畫群組」,其實就是俗稱的「漫畫」,而此法文詞彙重點在於數張連續圖象產出敘事或意象。
報章雜誌上常見的單幅諷刺漫畫,法語可直譯為「媒體圖畫」(le dessin de presse),近似台灣的單格時事漫畫,這個法文用語不像la BD強調漫畫的數張圖象連續組成形成故事之特質。就法、比、瑞等法語漫畫界而言,以單幅漫畫為主的創作者也是漫畫家。荷蘭漫畫家Willem作品大多是單格諷刺漫畫,也曾獲頒安古蘭漫畫節終身成就大獎(le Grand prix d’Angoulême)。
瑞士作家創圖文新語彙,獲歌德賞識
在15世紀印刷術與教育普及以前,圖象是傳播思想與記錄事件最便捷的方式。法國的11世紀〈巴約壁毯〉描述歷史重要戰役,教堂中常掛有耶穌受難歷程圖象,有些學者認為,這類圖象或許可視為漫畫的前身。
比利時漫畫專家葛需汀(T h i e r r y Groensteen)指出,歐洲中古世紀基督教手抄本插圖其實就具備對話框、狀聲詞或效果線等近代漫畫元素,後來印刷術興起,圖象與文字分開處理,這類圖文混合文本的形式漸微。法國漫畫學者彼得斯(Benoît Peeters)認為,漫畫應具有文本內容連續性、圖文密切關係與可複製性三大要素,在他看來,要到19世紀大眾媒體興起時,漫畫才有機會萌芽與發展。
魯道夫.透柏弗1845年出版的《艾伯特的故事》第24頁
歐洲漫畫史通常從19世紀瑞士日內瓦作家透柏弗(Rodolfe Töpffer)談起。透柏弗或許受到歐洲當時時興的版畫作品影響,開始結合圖象與文字創作故事。他當時沒有想到使用漫畫對話框,人物對話直接放在圖象底下,類似今日的照片圖說。他由左到右使用連續畫格敘事,格子內有時只出現人物,有時鏡頭拉遠,呈現人物與活動場景,取景相當多元化。雖不像今日超級英雄主題的美式漫畫或商業日漫節奏明快或具有空間感,有些分格敘事手法現在看來仍創意十足。
魯道夫.透柏弗1845年出版的《艾伯特的故事》第39頁
透柏弗將自己的幽默圖文故事集稱之為「版畫文學」,常消遣社會上有頭有臉的人物。他曾請文豪歌德過目,老作家覺得相當有趣,鼓勵他繼續創作。透柏弗的作品曾在歐美發行。他亦撰文分析自己開創的圖文混雜作品,學界認為透柏弗可算是首位漫畫理論家。(全文閱讀521期藝術家雜誌)
【10月專輯│漫畫靈光走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