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記事─臺南市美術館典藏修復展
籌備期達八年餘的臺南市美術館,於今年10月起試營運,展示美術館於籌備過程逐步累積的各項成果。現任館長潘(示番)就任後著手推展的重點工作項目,為跨領域整合臺灣藝術研究的兩個中心:「臺灣美術發展研究中心」與「美術科學研究中心」,也是美術館研究典藏部的核心工作之一。
研究典藏部自2010年起,針對臺南文化與發展具代表性的藝術家作品進行收藏,並持續將臺南市政府移撥予本館、對臺灣發展具重要歷史意義的作品,委託國內修復師進行修復與相關背景研究,小早川篤四郎主繪的「臺灣歷史畫」系列便是其一。
有感於大眾在藝術品保存上較為陌生,美術館在推動美術科學研究中心時,更重視專業文物保存維護人員(以下簡稱文保人員)的聘任,不僅針對東、西方媒材分別徵聘專業的修復人員,也聘任具備美術館經驗、跨領域溝通能力之科學人員加入團隊,並投入大量資源添購修復與藝術品科學分析相關設備,藉由組織彈性,讓這類專業人員得以於臺灣的美術館中一展長才。
小早川篤四郎作品〈臺灣歷史畫─通事吳鳳〉劣化狀況局部
起步/要領:鑑往方能知來
臺灣有著灼熱豔陽及豐沛雨水,高溫多濕的環境孕育出豐富物種,卻也使得物質容易劣化衰敗;這座島嶼上進駐不同語言文化的人們,歷經政權的更迭創造出多元共榮的文化內涵,過程中許多歷史蹟證也逐漸被覆蓋或佚失。留存下來的歷史文物與藝術作品,做為歷史的見證,記錄所處時代的審美觀、技術以及文化內涵。
然而生活中的灰塵、光照、高溫、潮溼、生物排遺等,都會讓作品受到損壞老化。為確保藝術品能傳世長久,需建立良好的保存環境;能抵禦時間的殘酷留存至今的作品,除了機運好以外,多數也具有較為良好穩定的基材、存放於良好適宜的環境,或有專人常常看顧、修整。在臺灣濕熱氣候影響下走過數十年,這些作品的基底材及媒材隨著時間變化,普遍容易出現褐斑、黃化現象;部分作品因受限早年收藏環境欠佳,除有機材質自然老化外,還會出現漬痕、顏料剝落等。
美術館最初發展的意義,便帶有對大眾開放、美學品味養成的責任,因此盡力維護作品,使其足以傳世,自是美術館的當然義務。作品輾轉來到臺南市美術館,館方人員發現作品狀況不佳時,便需評估是否送交文物醫生──修復師們為作品進行調養。修復人員依循在文物保存維護專業發展的過程中,由經驗累積傳承下來的修復原則:「最小干預、可逆性、可辨識性、詳實記錄」,進行作品的保存修復工作準則。
探索/發現:作品的隱藏故事
修復人員的工作,是減緩藝術作品的老化、修補裂化損傷,同時盡可能地保留作品的真實樣貌與歷史,確實照護藝術品的過往與未來。若說藝術作品是以有形的圖象、形態記錄歷史,修復師們便是以科學方法了解作品背後所隱藏的情感記憶,並思考最適合維繫與留存這些歷史與情感的方法。
藝術品修復人員多數需具備藝術史、修復實務技術與基礎化學的概念。由於不同材料有著不同的特性,使用相異媒材創作的作品,自然有各自適合的維護與修復方式,因此修復師們往往有其擅長的材質領域,如油畫、紙質、器物等,甚至區分得更細──如同醫院分科一般。
修復的過程中,須藉由歷史調查、文獻爬梳,對被修復作品背景有所了解;另一方面,藉由科學儀器的輔助並與科學研究人員共同攜手合作,清楚作品的材質構成,甚至是前人修復的痕跡。最後,修復過程需要細膩而仔細地記錄,並謹慎評估採用的修復方式可能帶來的影響,謹守修復原則,避免造成作品的二次傷害,或是滅失歷史的重要跡證。
以手持式螢光X射線元素分析儀(XRF)檢測〈臺灣歷史畫─鄭成功〉
工法/心法:手腦並重
作品進行修復的過程,須以科學的理性思維,思辨修復策略與流程方法。此外,也須注重作品的美學表現,同時關懷其背後隱含的人文歷史。修復的評估過程,重視取與捨之間的衡量,盡可能將最完整的歷史留存給後世;修復時詳盡記錄所有執行過程,以及修復前後的結果。
修復人員的工作並非再創作,須耐心、縝密地避免更動作品,同時細膩感受作品內涵,掌握美術的呈現技巧,力求最終能在大眾面前呈現完整而自然的成果。修復師們所具備的「匠人之心」,是專注而細膩地辨別同一作品於不同時代遺存的痕跡,以及如何能減低破壞,並最高程度地忠實呈現作品原初或特定時間點的樣貌。
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修復人員在執行修復工作的過程中,往往須與美術館密切溝通;館員則從美術館的角度,權衡作品穩定性,與美學價值、文化意義、社會情感、展示詮釋方法等,評估並確立最終修復執行的細節與預期成果。(全文閱讀521期藝術家雜誌)
【10月特別報導│臺南市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