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漫畫家訪談
李隆杰、61Chi、彭傑、葉羽桐、劉倩帆
過去與現在永無止盡的對話——李隆杰的匠心獨具
李隆杰出生台北,深受美國漫畫家傑夫.達羅(Geof Darrow)影響,擅長繪製人海戰術的大場景;曾參與中央研究院《CCC創作集》計畫、《Taiwan Comix》,著有《覺醒人間︰螂女飛翔傳》(2008)、《動物衝擊頻道》(2010)、《台灣超級機車》(2011)、《新世紀北港神拳》(2013)、《怕魚的男人》(2015)與《1661國姓來襲》(2017)等,其中《怕魚的男人》獲得日本外務省國際漫畫獎優秀賞。
李隆杰的工作桌面,為《1661國姓來襲》中的跨頁繪製情形。(圖版提供:李隆杰)
關於創作,他抱持實驗的態度而在《怕魚的男人》做了許多新嘗試,無對白的設計係由於「後來較常參加國外的漫畫展,沒有對白的書,外國人接受度比較高。」而參與《CCC創作集》的經驗,讓李隆杰學到史料的運用方法,埋下《1661國姓來襲》的創作契機。《1661國姓來襲》別出心裁地以荷蘭人史觀描述鄭成功攻台之戰,他說自己投入了過去所積累的創作基礎與技法,「那個時候的心態,是想測試自己的極限能做到什麼程度。」
今年6月,李隆杰獲邀參展於法國南特國家當代藝術中心舉辦的巡迴大展「Mangasia—亞洲漫畫的奇幻世界」,由英國知名漫畫評論家保羅.葛烈威特(Paul Gravett)邀集廿多名多國顧問團隊策畫,是全球首檔以亞洲漫畫史為主題的展覽,致力呈現亞洲漫畫多樣性。「有很多不一樣的形式,可以看到其他國家的特別表現手法。有時不見得很能了解作品內容,但是在觀看時可以感覺到作者的用心程度。有些漫畫家在一格的畫面裡就花了很多力氣,像鄭問就是很明顯的例子。」……(撰文/羅珮慈)
在國際中追尋自我——61Chi的安古蘭經驗
漫畫家61Chi,本名劉宜其的她出生於高雄左營,小學五年級進入保荐畫室,在黃保荐的自由教學風格下,奠定紮實的美術基礎。大學就讀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選擇轉入平面設計領域,隨後也於設計研究所深造。
61Chi分享她的安古蘭經驗。她在2012與2014年入選為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台灣館參展代表團;2012年為台灣首次參與,亦是該屆的主題國家,參展藝術家共廿一位,包括鄭問、陳弘耀、蕭言中、鐵柱、李隆杰;回國後,61Chi創作《房間》,並成為第二次參展之作。她提到在《房間》之前,都是自費出版的同人誌及原創繪本,「終於有一本屬於自己的作品可以帶去給歐洲人看」。2016年12月至隔年1月,她駐村於安古蘭國際漫畫暨影像城作者之家,期間橫跨漫畫節,「這幾年台灣館會先組成一個代表團,再納入當年度入圍漫畫節新秀獎,以及在當地駐村的台灣漫畫家。」因此她說自己其實算是參加了三屆。
61Chi於2014年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表演現場繪圖(圖版提供:61Chi)
駐村與參展很不一樣。「只是參展的身分時,只能看到那一年的東西。」而駐村時只有「畫漫畫的、畫插畫的以及做動畫的」三種藝術家,話題圍繞在各國漫畫文化與產業現況;她說:「去敲別人的房門,自我介紹後,接著就問『可以看你的工作室嗎?』,然後就可以一目瞭然房間裡的創作者在工作時的事前資料採集、分鏡腳本、創作風格、創作器材、繪畫流程等,對我來說收穫很多。」……(撰文/羅珮慈)
以漫畫與世界對語──探訪彭傑的創作初心
言說與表達的慾望無不時刻主掌人類文明的傳播及脈動,無論以聲音、文字、繪畫甚或身體為媒介,出發點皆為傳達想法,並透過述說與他人產生各式各樣的連結,組構出細密的訊息網絡。其中一種為人喜愛的形式即為漫畫,而透過漫畫將訊息的傳遞拓展至中國、日本,並成為首位登上《週刊少年JUMP》的台灣漫畫家,便是彭傑。
彭傑 新宿D×D(圖版提供:友善文創)
在上述諸多自我表述的方式中,彭傑選擇了連環漫畫,這套體系賦予他完整表達想法與概念的空間,而啟蒙他的正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漫畫《小叮噹》。「《小叮噹》透過連環漫畫的方式,用很簡單的媒介、題材講故事,讀者便能夠輕易沉浸在情節當中。」彭傑回憶起自己五歲時首次接觸漫畫的光景,並在事後嘗試自創另一版本的《小叮噹》,在與同學分享的過程中建立起作者與讀者的關係,從中發掘樂趣,也因此埋下日後成為漫畫創作者的種子。
以自我表達與建立連結為創作出發點,彭傑的漫畫中亦不乏對當代社會的關懷,如大環境氣氛低迷時,他便透過漫畫中的段落鼓舞、激勵讀者,在意識到作品影響力的同時負起身為創作者的責任,期許透過作品,產生人與人之間較為正向的關係;而其作品中劇情結構的安排,亦多訴諸放諸四海皆準的人類共通性,當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感同身受、有所共鳴,作品本身便具有莫大意義。……(撰文/高慧倩)
追逐心之所向──葉羽桐的貓與女人
貓的瞳孔閃動琥珀綠的光澤,在沾染陽光氣息的早晨或微雨的午後,戴上笠帽,於路上疾走;剎那間身後竄起騰騰黑霾,他回身,抽起腰間繫劍斬下,遂即刻收妖──葉羽桐《貓劍客》中的猞猁動作老練麻利,姿態保有優雅,正如漫畫家本人落筆時的神韻,攤開竹製筆捲、細細挑揀所用毛筆,一隻帶有靈性與傲氣的貓,在扇面上一揮即就。
葉羽桐 胡姬 2014 水墨紙本設色 41.4×40.5cm(圖版提供:葉羽桐)
2014年曾代表台灣參加法國安古蘭漫畫展的葉羽桐,今年以《貓劍客》一作入圍金漫獎,以鮮明的水墨漫畫風格結合《山海經》中的神怪元素,開創出娛樂性與藝術性兼具的作品。由於在國小三年級受到井上雄彥《灌籃高手》的畫風與技法所啟發,葉羽桐很早便立志成為漫畫家,在家人支持下一路就讀復興美工、東海大學美術系,並受教於水墨畫家吳士偉、吳繼濤等人,奠定深厚紮實的繪畫基礎,功力自然不在話下。
而論及水墨漫畫,許多人都會立刻聯想到漫畫家鄭問,同樣以水墨為創作媒材的葉羽桐遂進一步思考,自己還能夠透過水墨創作出什麼?「我在一開始用水墨畫漫畫的時候,很多人找我畫武俠類型的題材,鄭問老師也是以水墨畫武俠。但我需要找出自己內心真正想畫的東西,找到屬於我自己的風格。」……(撰文/高慧倩)
漫畫的可能性——劉倩帆與數位漫畫
台灣年輕創作者劉倩帆以〈潛水〉一作獲2018年安古蘭國際漫畫節發現獎(Prix Découvertes)的數位漫畫競賽(Challenge Digital)項目第二名,別於一般書刊式的平面漫畫,她將數位特性運用到漫畫之中,昇華了讀者對作品內容的感知。
〈潛水〉故事中的主角描繪一名聽障女孩等待迎接人生中最重要的日子——第一次聽見聲音,不過直到故事末段,讀者才知曉女孩的聽障身分。隨著女孩經過一天的日常,劉倩帆細膩地留下線索和伏筆,使最後女孩隔日前往醫院啟動電子耳的霎那,讀者一同經驗女孩從寂靜無聲到聽見電子耳開頻的雜音、環境聲,最後是自己的心跳搏動,此刻才明白作品名「潛水」所隱含的深意。
劉倩帆數位漫畫作品〈潛水〉(圖版提供:劉倩帆)
劉倩帆自法國貝桑松國立美術學院畢業,於快畢業時開始嘗試手繪數位漫畫,至今兩三年間持續在網路上發表手繪的Gif檔或Flash小動畫作品,雖然並沒有一般漫畫具備的完整故事架構,過程中卻也成了她擅長且喜愛的創作形式。為了參賽,她在構思〈潛水〉的故事同時思考不同於紙本的呈現方式,並利用數位特性為漫畫帶來創新,因此她運用聲音、讓讀者參與的設定,以及別出心裁的敘事質地,從最後的十名入圍者中脫穎而出。數位漫畫競賽項目創立於2015年,為漫畫創作的一新趨勢。劉倩帆指出,雖然數位漫畫篇幅上較短,但為了達到互動、影像特效,除了基本畫功,創作者也必須具備更多數位技術,此外也得考量到作品發布的網路平台和介面格式相容性問題。劉倩帆的創作以手繪為主,保有一種粗糙的筆觸紋理,風格樸拙稚趣;她表示,數位漫畫並非「動畫」,在傳統漫畫的形式上有所挑戰之外,仍必須兼顧圖象的故事內涵與原創性。……(撰文/蔣嘉惠)(全文閱讀521期藝術家雜誌)
【10月專輯│漫畫靈光走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