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桃園的國寶神刀─吳榮賜
吳榮賜 晶 銅 298x520x488cm 2018 坐落位置:桃園大溪埔頂公 園
吳榮賜 風調雨順 銅 270x742x820cm 2018 坐落位置:桃園大溪埔頂公園
吳榮賜秉持傳統雕刻的技術與精神,讓臺灣雕塑藝術成就再一次達到高峰。近十年來,定居桃園大溪的吳榮賜,完成了數次更具代表性的展覽,像是2011年「神刀傳奇─吳榮賜雕塑藝術個展」、2012年「中國四大名著經典人物─吳榮賜雕塑世界巡迴展」、2015年「王者天下─吳榮賜象棋雕刻大展」、2017年「決戰沙場四十五年回顧─吳榮賜雕塑藝術個展」等。這些展覽所蘊含的意義,不僅是吳榮賜個人生命美學的體現,更是臺灣雕塑藝術在國際上立足的指標。2018年,吳榮賜在桃園又造就兩件新的大型公共藝術─〈風調雨順〉與〈晶〉。在桃園市李柏坊議員的建議下,鄭文燦市長力挺這次別具意義的公共藝術,讓這兩件世界級藝術品,坐落於大溪埔頂公園,成為桃園大溪最富典範意義的人文地景。並將於11月8日上午9:00至10:00在大溪埔頂公園現場舉行揭展儀式。
公共藝術提案報告會議合照(由左至右):桃園市李柏坊議員、桃園市鄭文燦市長、雕塑藝術家吳榮賜、桃園市工務局黃治峯局長、桃園市大溪區黃睿松區長。2018年4月19日合影於木京鼎雕塑展覽館。
「風調雨順」在傳統神像造型中往往以「四大天王」的面目呈現,南方「增長天王」手握寶劍,寓意「風」;東方「持國天王」手持琵琶,寓意「調」;北方「多聞天王」手持寶傘(或作寶幡), 寓意「雨」;西方「廣目天王」手中纏繞一龍,寓意「順」,(也有人認為「劍」寓意「順」、「幡」寓意「風」、「龍」寓意「雨」)。吳榮賜的雕塑藝術本以神像為源,「風調雨順」一直是吳榮賜神像美學的重要表現,四大天王的展現有一體成形的四面環顧,也有四尊天王獨立造型的神態,無論是哪一種刻法,都顯得莊嚴慈悲,令觀者心生祥和。然而這次有別傳統神像造型,使用了四大天王手持的「法器」來象徵,以古典底蘊融涉現代藝術思維,將他所創發的「波紋」刀法推向新的藝術境界;雖然不以人物為主體,卻體現了更為絕妙的風采。吳榮賜全新巧思的〈風調雨順〉深具為人民祈福的意義,能佇立於人文底蘊豐厚桃園大溪,更增添藝術的感染力。
吳榮賜 風調雨順 樟木 80x80x120cm 2015
上林鐵板燒餐廳典藏 接近傳統佛像的具象表現,最大的差異在於四件作品是同一根木料做成,同一樹心具有同心協力之意,背靠背站姿則有團結對外抗敵之志。
另一件作品〈晶〉,則是吳榮賜從甲骨文造型中創變而來。他曾以「甲骨文」為創作主題,將作品分為天文、地理、人文、人體、五官、動物、植物、器用、建築、武備等十類,將原本平面的甲骨文刻成立體造型,除了樣貌多變讓藝術界驚嘆,對於漢字文化的推廣也讓觀者獲益良多。中文系出身的他,對於漢字的歷史價值和藝術精神有相當體悟,「晶」是三個日,代表光亮的意思,吳榮賜定居桃園十年,深受桃園在地文化感染,無論是自然風光或是人文情愫,都讓吳榮賜以居住桃園為樂。桃園面積廣大、地質穩定、天候適中,具有先天環境的優勢,再加上交通便利、四通八達。諸多條件下,桃園已是臺灣人口成長率第一的優質新興都市,儼然是臺灣眾多都市中的「閃耀之星」。有感於此,才讓吳榮賜以甲骨文「晶」作為埔頂公共藝術的題材。此外,為了與〈晶〉相互輝映,吳榮賜更在他大溪仁德五街的「木京鼎雕塑展覽館」創作了由「日神」和「月神」組成的〈日月同輝〉,至此,日月星辰的光芒匯聚桃園。
左/吳榮賜 日 樟木 16x17x21cm 2003 右/吳榮賜 月 樟木 12x6.5x29cm 2003
吳榮賜「甲骨文」創作主題中與〈晶〉同為「天文」系列的作品〈日〉與〈月〉
吳榮賜 日月同輝 鋁合金 92.4x193x300cm 2018
〈日月同輝〉裝置於「木京鼎雕塑展覽館」外牆(示意圖)
在吳榮賜的創作生命中,有一段傳為美談的經歷。1948年出生於南投縣名間鄉的吳榮賜,雖然自小在蕉農家庭中長大,然而喜愛畫畫、熱中美術的他,卻始終無法忘情藝術創作,23歲毅然負笈北上,拜在著名木雕師傅潘德門下當學徒,立志以佛雕為業。憑著他過人才華和善良憨厚的本性,不但贏得潘德先生青睞,也與其女潘妙音結為連理。在佛雕界歷經一番起落後,31歲那年得到漢寶德先生賞識,開啟了吳榮賜通往藝術界的大門。1986年3月,於臺北春之藝廊舉辦他生平第一次木雕個展,除了獲得廣大迴響,也確立了他在藝術界的地位。他獨創的「波紋」刀法,讓原本靜止不動的雕刻呈現出時間與空間的流動,也讓他的作品樹立起獨特的風格。此後,「中國立體象棋」、「世界立體象棋」、「民間俠義世界」、「三國風雲」等主題更揚名中外,香港、新加坡、法國、比利時、哥斯大黎加等國皆邀請赴展,不但獲得世界藝壇讚賞,也成為享譽國際的雕刻家。在藝術界成名後,吳榮賜有感於自身學歷不足,不顧旁人眼光,以45歲的年紀重拾書本,從國、高中補校開始讀起,每日與年輕學子相伴,進而唸到大學、研究所,前後歷經十多個年頭,終日孜孜不倦。在老師們眼中,他是認真努力的好學生;在同學們眼中,他是和藹可親的「阿伯」。憑著堅定的意志,在2006年順利取得淡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學位,完成了他人生的另一個夢想。畢業後,更遠赴紐西蘭,挑戰世界級神木考里松的硬度,完成世界最大一體成型的木雕大佛。從蕉農到大師,從小學學歷到碩士文憑,吳榮賜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
30多年前漢寶德教授與吳榮賜合影
吳榮賜在佛雕業攀上顛峰的狀態中,選擇放慢腳步、向下紮根,他沒有被名利所惑,而是放下大師光環,重新當個學生,他對於這段過去,曾有非常真誠的告白:「我從法國展覽回來後,面對大家叫我大師,可是我心裡很清楚我只是沒有讀過書的鄉下人,有的時候報紙在報導我,只要寫一些成語我就看不懂。」、「我的朋友很多都是大學教授,他們跟我講話怕我聽不懂,所以要常常遷就我,盡量用一些比較淺的字來跟我說話,看到他們跟我講話那麼辛苦,我自己也覺得可悲。」學歷的不足讓吳榮賜常感到自卑,於是他下定決心讀書,從國中補校唸到碩士班畢業,歷經13年,甚至還在亞洲大學擔任專任教授,領航新世代學子藝術創作的技能。
談到吳榮賜一生中最感念的人,就是已故美學家漢寶德先生。吳榮賜從佛雕匠師走進藝術創作的領域,可以說都是來自於漢寶德先生的指導與鼓勵。30多年前,漢寶德先生時任中興大學工學院院長,有一天他路過吳榮賜開在雙連的佛具行,對店內作品相當欣賞,在這個際會下,開啟了吳榮賜的藝術心靈。漢寶德先生曾在藝文雜誌上寫過一篇短文:
「幾年前我在街頭閒逛,在一家佛像雕刻店前,看到了一些神采生動的粗模,因此認識了雕刻師吳榮賜先生。他是一位有天分、肯苦幹而且十分專注的青年,所以我向他表示對他的期望。我平常十分喜愛民間藝術,同時也相信民間藝術是民族藝術的根源。他已經是有名氣的佛像雕刻家了,我更希望以他獨具的才能,自民間的雕刻出發,力求精進,嘗試為民族的雕刻走出一條路子來。他不曾受過學院教育,而且已經從事木雕17年了,我勸他把作品公開,請文化界的朋友表示些意見,做為進一步努力的參考。我希望喜好民間藝術及關心國內雕刻前途的朋友們,能踴躍的前來,給他鼓勵、批評與指教。」
又說:「30前年我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是技藝高超的木雕匠師。我在當時正在傳統建築中尋找靈感,希望找到建築創作的方向,所以看到他的作品,就把我在建築上的思維,推及於雕刻,勉勵他把傳統雕藝以現代面貌呈現。我告訴他這是匠師進入藝術家的途徑,但也是一條艱辛的路。」
或許就是因為這份愛才的心,漢先生總是耐心解說雕刻美學的相關概念給吳榮賜聽,吳榮賜說:「一開始我都聽不懂,但我很認真努力聽,漢先生也會從最基本、最淺的開始講,慢慢的我自己也會選書、看書,並藉由實際的雕刻來印證理念。」30多年來,吳榮賜無論在人前人後,從不直呼漢寶德先生的名字,總是以「漢先生」來稱呼,他常對人家說,如果沒有漢先生,就沒有今天的吳榮賜。
無論是重返校園的經歷,或是深受漢先生的影響,都讓吳榮賜的藝術生命更為豐厚與深邃,也讓他沒有任何創作侷限。現年70歲的他,仍然鍾情於藝術創作,每年都有新的格局與視野。藝術不分國界,當然也不受政治分野的限制,吳榮賜的藝術成就超越語言與族群。生平搬家超過40次的吳榮賜,常戲稱自己是「狡兔三窟」的性格,這變動的個性也為他帶來豐富的人生歷練,然而他卻選擇桃園大溪做為他長年定居所在,桃園帶給他的精神力量不言而喻。這次埔頂公園公共藝術的創作格局,是他繼2006年在紐西蘭完成世界上最大一體成形木雕佛像之後,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藝術,可望能帶給桃園更豐富的藝術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