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濕地共生的藝術
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
撰文.圖版提供/康雅筑(藝術家2017年8月507期)
今年6月的雨季就像猛爆性肝炎般來得猖狂,唏哩嘩啦擾動著5月初才在戶外裝置完成的藝術作品,而這也是大自然與藝術作品對話的方式之一。點開「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計畫」的部落格網頁或臉書,可以了解過去藝術季的過程細節與作品,也可見村民協助進行藝術作品導覽或是活動過後的作品維修等訊息,這是因為主辦環境藝術節的觀樹教育基金會長期進駐當地進行輔導與教育的成效,多年來所累積的經驗與藝術家駐地創作期間的參與及情感交陪,孕育出在地居民想為生存的土地獻上一份心力的熱誠,提昇了社區居民的向心力與榮譽感。
由成龍社區發展協會去年製作的作品現場一景,讓觀者能夠更深入濕地環境享受自然的寧靜。(攝影:康雅筑)
回應村落面對的生態議題
成龍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始於2010年,為觀樹教育基金會在成龍村持續推動的社區環境教育方案中的一部分,成龍地區因為位處地勢較低平的沿海地帶,早期養殖漁業長期使用地下水而導致地層下陷,加上全球暖化所造成的極端氣候與海平面上升,及其他颱風等自然災害的影響持續面臨著洪患的威脅,十多年前當地的居民認為家鄉只不過是一片沉睡在汪洋中無法耕種的農地,覺得原本美麗的風情不再並逐漸外移。林務局藉由觀樹教育基金會的進駐欲將此地打造成一個永續的環境學習場域,以社區環境教育方案為目標;而基金會進駐的這八年來,濕地的水也上漲了近30公分,可見得自然環境正面臨劇烈改變。
第一屆參展法國藝術家曼紐爾(Myriam du Manoir)的作品〈候鳥〉至今仍在許多村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件作品是以竹子、蘆葦、麻繩等自然素材製作完成。(圖版提供:觀樹教育基金會)
每年藝術節的主題均經過深思熟慮,歷屆活動宗旨也有所不同。早期企圖透過戶外的藝術裝置來喚起村民愛家鄉,並能懂得欣賞這片濕地,而以「兒童與藝術家的濕地禮讚」為主題。而中期則以實驗魚塭與產業連結相關的「誰來晚餐」、「希望魚寮」等主題來帶出討論與關注,隨後又進入了如何守護與翻轉濕地等方向。2017年邁入第八屆,主題為「愛行動.愛改變」,著重在加強大家對環境的責任感,並思考如何以具體行動共同來和大自然和諧共處,重建及調適與瞬息萬變之環境的關係,並強調生命的自然循環:誕生、成長、死亡與新生,邀請社區的人們順應自然之道,為更美好的環境共同採取行動。藝術作品的概念需要能夠呼應雲林縣口湖鄉這個濱海的小聚落,回應村落所面對的生態議題,並鼓勵在地人採取行動,能在變遷的環境中靠自我力量來尋求更好的生活。未來的目標也將放得更寬更遠,不僅喚醒大眾關心全球環境變遷的議題,讓濕地不單只是個休憩的環境,也同時是開放的學習場域,兼具教育與文化交流的價值。
藝術作品採用公開徵件的方式邀請全球藝術家投件,並期望藝術家在創作的過程中能謹守友善環境的原則,同時也需考量到永續的概念與珍惜資源,依據主題與作品概念而選擇合適的地點進行製作安裝,除此之外,參觀動線也需納入考量範圍。今年作品主要裝置在成龍濕地的周邊,以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旁的成龍村做為參觀的入口,快速道路下的壁面上還保留著第三屆以文蛤殼拼貼製作的作品〈食物鏈〉。順著濕地入口小路進入村子,首先看到的是來自波蘭藝術家皮歐特.威索羅斯基(Piotr Wesolowski)的作品〈隨行〉,由多面三角形面所結構出,造形像是一個奇形的建築,也像是隻多腳生物望向村子的方向,邀請大家與作品一起同行,做些改變讓環境更好,觀者亦可走進雕塑的內部感受它帶來的特殊空間感。
皮歐特.威索羅斯基的作品〈隨行〉,觀者可以入內感受視覺上被竹片切割的濕地風景,後方的快速道路下方有用文蛤殼製作出的「食物鏈」壁面裝置。(攝影:康雅筑)
經過多年來的藝術熏陶與環境藝術觀念的深植,至今村民們不僅愛家鄉也更愛濕地,因為這裡亦是許多野生動物的家,包含了一百廿種鳥類棲息,並孕育許多鹽分地帶特有植物。村民每年化身志工協助作品的裝置,也促成他們動手創作,躍躍欲試於藝術節期間化身為藝術家。因此,有別於過去僅只是助手角色,今年藝術節的徵件條件中亦直接納入了在地名額,讓社區民眾能繼續激發想像力與創造力。村民以社區發展協會為名發表作品〈再生〉,地點選在2015年德國藝術家瑞格斯(Roger Rigorth)的〈水核心〉作品舊址,象徵著生命的流轉循環,在濕地中裝置作品往往可以讓水中倒影為視覺增添浪漫與想像,尤其在天氣好的夕陽落日時刻,鮮明的光影更能將水面上下的影像對應成完整的畫面,村民們將竹子排列成種子發芽的形狀與水中倒影彼此呼應而連成一顆心,反映他們對家鄉的心意,也提點大眾保護並珍愛濕地。畢竟他們才是每天生活在這裡、土生土長的在地人,每天都會經過藝術品,照顧藝術品也長期感受藝術在生活中慢慢醞釀的能量。
濕地的景觀千變萬化,成龍社區發展協會的作品〈再生〉,與自身的水中倒影結合成完整的畫面,充滿想像空間。(圖版提供:觀樹教育基金會)
村民協助裝置〈水核心〉作品一景,當初德國藝術家瑞格斯還不相信鐵梯可以穩固地架設在濕地當中。(圖版提供:觀樹教育基金會)
對在地的小朋友來說,只要美術課要畫與濕地環境有關的主題,學生們的作品中總是會出現最近期藝術節的作品。其實,他們每一年都相當期待藝術家所帶來的課程,雖然因為年紀小可以協助的工作較少,但藝術卻在這些未來的主人翁內心發芽。例如去年由義大利藝術家瑪里莎‧莫琳(Marisa Merlin)創作的〈土地〉,原本是以二手麻布袋裝盛蚵殼、沙土、種子堆疊在濕地中構成的文字景觀,麻布袋隨時間破損露出白色蚵殼的色彩而更加鮮明引人注目,但是最後終會瓦解。於是過去曾經是成龍國小學生,參與過藝術節活動的六位高中生,今年運用端午節與清明節兩個長假來修復此作品,從丈量文字裝置的尺寸來決定竹材用量,由基金會協助準備材料,他們自發性的學習編製裝置蚵殼堆疊的圍籬,讓文字不會散崩,延長了作品在自然環境中的壽命。
修復後的作品〈土地〉空拍一景(攝影:田日蒸)
作品〈土地〉裝置在文字外圍的片狀竹編,是由村裡的高中生自發性的學習製作完成。(攝影:康雅筑)
作品與環境共生
基金會的環境教育主管王昭湄說道:「這些年來其實可以感受到人與人變得更加親近,社區變得更好不再那麼的冷漠……而不諱言,藝術家若是沒有他人的幫忙,根本不可能完成作品進行裝置。而這些村落中的孩子長大後若是有藝術背景、策展或管理等能力,並且願意回到家鄉貢獻所長,也會是世代交替的理想狀態。」這也道出了環境學習場域的重要,大型作品畢竟還是很難一個人獨立完成,需要多人協助,尤其在搬運作品進入濕地當中裝置的過程相當不易,而經常在魚塭中工作的在地人,也是最了解濕地狀態與擁有應變能力的專家。事後照顧環境的責任感,其實應該落實在當地居民的身上,基金會也需要適時的放手讓村民接手許多工作,未來基金會可以更專注在教育與文化的活動執行上。
濕地中的作品同時也提供鳥類得以棲息停歇,此為2016年參展加拿大藝術家泰德(Justin Tyler Tate)的作品。(圖版提供:觀樹教育基金會)
來到下一件作品前依序可以看見過往藝術節所留下來的遺跡,藝術也成為大自然具有生命的證明。多年來,主辦單位與當地人的內心也曾產生許多矛盾的掙扎,因為知道藝術家和參與者投入許多心力,總希望作品可以留存愈久愈好,但是因為作品放在戶外,難以避免風吹日曬雨淋,就算是以永久設置為出發的公共藝術作品,也需要每年的檢修與維護,更何況是使用自然、可被生物分解的材質原料來建構的作品,更是容易隨著時間而加速崩解。早期從大家無法接受作品幾個月就毀損的事實,到後來慢慢接受環境藝術就是會隨時間而變異其存在的樣貌與狀態,材質可回收再利用或逐步回歸大地被生物分解。村民們特別喜愛的作品還會給予更多的關愛與照顧,每逢大雨或颱風過後,都會特別去檢查是否有所毀損,因為他們曾經協助並了解從零到完成的創作過程與手法,而使得修復工程更易進展並達到效益,進而給予適時的修復讓作品能夠保存得更加長久。而媒材在自然環境中與時間賽跑的概念,也出現在英國蘇格蘭藝術家羅伯.穆荷蘭(Rob Mulholland)的作品中,名為〈微妙的平衡〉的裝置作品,在賞鳥牆邊的濕地裡,看似如同一個正在崩解的立方體,側邊飛散的竹枝在空中呈現一種變動的狀態,以開放的姿態邀請大自然在他作品完成之後接手形塑樣貌,讓隨時間崩壞解離的結構如雕塑現階段所展現的消融感,雖然改變是必然但也值得歡慶。
羅伯.穆荷蘭的作品〈微妙的平衡〉,側邊飛散的竹枝彷如一個逐漸崩解的立方體。(圖版提供:觀樹教育基金會)
大自然是人類無法控制與掌握的,來到陌生的環境創作也勢必需要有彈性與應變的能力,因為環境不會順應藝術家的要求而做出改變,相反地帶來意料之外的情況,若是藝術家沒有適應力來克服無論是地點、材料、工具或與他人的互動,也只會擴張進駐期間的不適與抱怨。來自喬治亞的印卡.夏瓦西維利(Inga Shalvashvili)作品受瑞士空谷傳聲的古老傳統啟發,創作了一個兼具外型和聲音趣味的作品〈行動人生〉,作品位於村長公園內,構造是太陽的形狀,人們可以對著各方向的竹管傳送聲響,竹管上裝飾著由村內孩童家中所回收的彩色衣料,取代原本意圖色染竹子的概念,為裝置增添來自在地的魔力。
觀者可以對著夏瓦西維利的作品〈行動人生〉中的竹管發聲,因竹管長短粗細不一而發出不同音調的聲音。(攝影:康雅筑)
台灣藝術家蔡慧盈的作品〈棲地四號─搖籃〉,以象徵新月的月亮造形築成濕地中的鳥巢,在淺水區的草澤後方供鳥類棲息,由麻繩、蚵殼、成龍當地植物編織而成。另一件同樣來自台灣的作品則在濕地轉角處,藝術家劉臻以土和磚創作了〈迴紋〉,她於駐地創作期間在成龍村的各處收集泥土再壓製成小房子,裝置在地面上形成迴紋,縱使連日大雨與積水讓泥房子浸泡在水中,但這其實也是成龍村未來場景的縮影。這兩件作品都有在地的小朋友參與幫忙,成龍國小一年級的小朋友所畫的家的想像圖也裝置在作品對面的小屋中。
蔡慧盈的作品〈棲地四號─搖籃〉,外觀看來像是個落在濕地裡的月亮。(攝影:康雅筑)
劉臻使用泥土再壓製成的小房子排列成作品〈迴紋〉,雨後積水也成了大量蟾蜍蝌蚪生長的環境。(攝影:康雅筑)成龍國小一年級小朋友所畫的家的想像圖,裝置在濕地中的小屋裡,亦隨著時間逐一消逝。(攝影:康雅筑)
結語
基金會期待未來的藝術節能夠有更多元的突破,雖然每年的作品都會挑選不同類型的材質表現,以保持藝術節的多樣性,不論是竹材與自然材料的來源,還是蚵架、蚵殼或瓶蓋等回收材料的取得,均盡量讓作品創作的媒材不會單一或過量,以避免面臨材料取得困難的問題;另外在創作呈現的手法類型與概念的傳達上,也可以有多元面貌。如2014年美國藝術家米雪兒.布洛迪(Michele Brody)作品〈水餐桌茶坊〉雖然看似在建蓋茶坊,但卻是在邀請大家來喝茶共同思量討論環境議題。而今年來自荷蘭的雙人組梅爾與格拉克(Annechien Meier & Gert-Jan Gerlach)以「微氣候實驗室」之名創作了〈微氣候生命線〉,作品位於陰公廟旁的水門堤岸外,以竹編結構呈現閃電造形,一路從陸地延伸到濕地裡,象徵著一條通往綠色未來的廊道,也像是濕地中大自然的心電圖,上面乘載了濕地春天都會生成的海藻,將具有生命的石蓴元素也納入作品當中,努力將微氣候的概念傳達給民眾,並教導小朋友如何觀察環境的轉變,給孩童們留下相當深刻的印象。
來自荷蘭的藝術雙人組梅爾與格拉克作品〈微氣候生命線〉,空拍照完整呈現濕地的心電圖,濕地中的海藻也成為創作的元素。(攝影:郭志榮)
2014年參展藝術家布洛迪作品〈水餐桌茶坊〉,邀請大家來蚵殼小丘上的茶坊喝茶,討論關於環境與飲食的議題。
(攝影:康雅筑)
這些在環境中的藝術進一步描述了環境藝術和大自然的共生與互依關係,就算時間拉長成為遺跡,也能留給後來的到訪者感受藝術節曾經發生過的痕跡,讓在地人回味過去所發生的故事與情節。如同藝術節的美籍策展人艾婕音(Jane Ingram Allen)所言:「……作品存在一段時間後也將回歸自然,如同盛開的繁花必經凋萎,來年春天終會再次盛放。」